行政处罚名单上的常客——迪卡侬,这次被罚的原因涉及到生产问题。6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天眼查App获悉,迪卡侬因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被罚款5000元。值得注意的是,迪卡侬曾多次因产品不合格、发布违法广告等问题遭到行政处罚。仅在2020年迪卡侬就已经相继被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产品抽验不合格。
一直以来,主张压缩成本、降低价格的迪卡侬依靠低价策略获取市场份额。不过,在多次被行政处罚后,迪卡侬还能否真正做到低价的同时又保质量成为公众的重点。业内人士认为,迪卡侬的低价策略很容易让公众对其产品质量产生疑虑,产品不合格被罚的背后是否是其控制成本过程中在原料、生产等环节出现“打折”情况,从而导致其成品品质在面辅料、染整、缝制成衣的过程中失控?
因生产问题被罚
天眼查App显示,迪卡侬(北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行政处罚,处罚事由为公司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相关条款规定,处罚结果为罚款5000元。处罚单位为北京市朝阳区应急管理局,决定文书号(京朝)应急罚〔2021〕066-G012号。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迪卡侬此前还有多项行政处罚记录,涉及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发布违法广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其他行为等。
其中,产品质量问题是迪卡侬的顽疾。2020年12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迪卡侬(上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山东芳菲生态服饰有限公司和武汉明佑时尚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生产销售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产品使用说明、纤维含量、保温率项目;2020年11月30日,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迪卡侬(北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石家庄槐安东路分公司销售、迪脉(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DECATHLON茄克衫不合格。2019年2月,迪卡侬(上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因销售1147件质量不合格服装,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超8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在鞋服纺织行业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看来,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产品多次抽检不合格,说明迪卡侬在生产环节管理不严格、品质监管不到位,多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难免会影响迪卡侬的品牌形象,而一旦品牌口碑受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将极为不利。
资料显示,迪卡侬是一家来自法国的体育品牌零售商,于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并开设了亚洲首家实体概念店。截至2020年,迪卡侬在中国实现集团全产业链完整布局,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为全国近400个城市上亿人次的运动大众提供专业产品和体验式服务。
低价、高质难平衡
双肩包19.9元、速干T恤29-49元不等、一双跑步鞋100元上下……说起迪卡侬,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价格亲民、产品齐全。
践行“低价策略”,迪卡侬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2017年,迪卡侬首次披露了其在中国区的业绩。这一年,迪卡侬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105亿元,成功突破百亿大关。截至2017年底,迪卡侬已在全国超100个城市布局约267家概念商场。
“迪卡侬的低价,源于对全产业链的‘掌控’。”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表示,以供应链为例,迪卡侬旗下自有的运动品牌的面料,都是经过自己选购后再提供给OEM代工厂商进行加工的。此外,迪卡侬从设计研发生产物流到终端零售,包括服务性的部门、法务、财务都是自己独立运营,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迪卡侬的运营成本。
不过,低价背后,迪卡侬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也成为消费者的重点。据业内人士透露,“迪卡侬可以用同等级最差的材料,做出基本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然后和其他品牌拼价格。以背包为例,织带用便宜的,线材用股数低的,面料用较次的,但是设计缝合加工等等方面按照比较高的标准来,做出性能不差的产品也不算困难”。
此外,迪卡侬款式老旧也多为消费者吐槽。一位爱好户外运动的消费者徐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迪卡侬的款式基本没什么新意,比较老式,每年新款给人的感觉也只是换了颜色,而且迪卡侬是按运动种类设计产品,所以有很多商品款式更适合于欧美人”。
迪卡侬的低价能否真正做到保质?对此,程伟雄表示,迪卡侬的低价产品确实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成本控制达到极致就会导致其成品品质在面辅料、染整、缝制成衣的过程中失控。此外,因为价格低廉,用户可能因“便宜货”而对迪卡侬功能及质量产生怀疑,影响其商品形象,制约销售额增长。
针对上述生产问题以及如何保证产品品质,北京商报记者采访迪卡侬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