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降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的克星是什么?

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统计研究,在出现血脂异常的人群中,出现甘油三酯升高的比例,要高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人群,因此,很多朋友其他血脂指标并不高,但甘油三酯却往往存在超标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多次说过,甘油三酯是人体血脂代谢的初级产物,所谓初级产物,空腹检查的甘油三酯水平,一般代表的密度更低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粒的水平,这种极低密度脂蛋白还会在体内继续转化,最终会转为低密度脂蛋白为身体的细胞和器官提供营养和能量,而如果甘油三酯升高时,肝脏来不及把所有极低密度脂蛋白转换为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就会在血液中被进一步转化,转为其他类型的血脂,这种高甘油三酯转化的血脂,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不需要经过氧化过程就会在血管壁形成沉积的血管垃圾,会对动脉血管硬化形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甘油三酯升高,也会影响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正常代谢,同样也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个不利因素。因此,虽然目前甘油三酯升高被认为对于心脑血管影响的重要性要低于低密度脂蛋白,但甘油三酯高仍然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值得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如何降低甘油三酯呢?对于轻中度的甘油三酯升高来说,可以说甘油三酯的克星不是药物,而是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甘油三酯是血脂代谢的初级产物,因此,也是受生活因素最大的血脂指标。因此,想要降低甘油三酯,不妨先从生活调理入手。

原来吃的油腻,经常吃高糖食物,不妨让自己吃的清淡点;原来不喜欢运动,不妨加强运动锻炼;原来爱喝酒,不妨试着少喝或戒酒,特别是烈性酒,一定要注意;原来有吸烟的习惯,不放试着戒烟;原来身体肥胖腰围超标,一定要控制体重和腰围;原来经常熬夜,不妨试着保持下良好的作息和睡眠,这些生活方面的改善,都有助于甘油三酯的降低,如果是甘油三酯的水平还未超过5.6mmol/L的情况,不妨先试着从生活调理方面入手,很多时候,通过这样的一些生活方式上的改善,甘油三酯都会有明显的改善和降低,恢复正常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您的甘油三酯属于这样的情况,不妨试试严格自律,生活调理的方式来控制甘油三酯吧。

还有一些朋友存在甘油三酯重度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但难以调理,还容易因为甘油三酯的过度升高而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生活自律无法有效的控制甘油三酯,就要考虑服用药物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通常建议选择贝特类药物,如依诺贝特、吉非贝齐等都是常见的药物,除了贝特类药物外,烟酸类药物、高纯度的鱼油制剂,也被认为是具有降低甘油三酯作用的有效药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遵医嘱选择服用。

还有少数情况,存在家族性的甘油三酯升高问题,甘油三酯数值非常高,而且生活调理,服用药物往往无法获得有效的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血浆置换术等方式来快速降低甘油三酯,但这种方式通常是在甘油三酯重度升高的情况下,经过严格评估后采取的治疗措施。

甘油三酯3.57,吃了两个月的药,不见降低,怎么办?

甘油三酯超标,吃什么能降下来?这是普通大众最为淳朴的一种想法。其实,甘油三酯高很多时候是吃出来的,想要通过吃改善,可能会有些效果,但是很多时候也需要配合其他的措施。下面张大夫就给大家说说这件事。

其实,甘油三酯升高很多时候是因为大家平时吃高脂的食物比较多,同时没有注意体育锻炼,没有注意控制体重,这时候就很容易甘油三酯升高。这种情况下想要把甘油三酯控制下来,可以首先少吃高脂的食物,同时注意少吃碳水化合物(米和面),多吃新鲜的蔬菜,这时候可以有助于甘油三酯的降低,但是只做到这方面未必能完全把甘油三酯全部降下来。更多的时候还要配合运动,而且要坚持远动,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这时候甘油三酯会降低的更加明显。当然,如果这两点做好了,很多人的体重会有所降低,这时候体重可以得到控制,这也有助于甘油三酯的控制。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朋友会询问,哪种食物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其实,甘油三酯高,要注意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这两类食物都会升高甘油三酯。而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则有助于甘油三酯的降低。其实,在食物的选择上,张大夫认为大家只要是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尤其是高脂食物不多吃,保持适可而止,适度的原则,这就不会因为食物而造成甘油三酯的过度升高。

总之,对于甘油三酯升高的朋友们来说,饮食上加以控制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有些人经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还是不能把甘油三酯降下来,这时候就很可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了。

什么药降甘油三酯好?

降低甘油三酯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可以选用贝特类药物。饮食方面,平时要低盐低脂饮食,少吃富含钠盐及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还应该减少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限制饮酒。肥胖者要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可以使肥胖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

血脂稠吃什么药好?

导致血液粘稠的原因有很多,但也有很多是一过性的,如身体缺水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通过合理的补水,血液的粘稠度就可以恢复,而血脂出现代谢异常,身体出现高血脂问题,也是导致“血液粘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高血脂导致的血液粘稠,也是高血脂导致心血管健康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脂升高,之所以会对身体健康形成危害,其主要原因在于血液中的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会对血管壁形成炎性刺激,破坏血管壁内皮完整性,而此时过高的血脂就会沉积进入血管壁下方,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反应,最终形成脂质沉积的核心,上面覆盖由纤维蛋白等组成的纤维帽,最终形成动脉的斑块和硬化问题。但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沉积和斑块,也与高血脂导致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变慢也是有一定关系的,血液变得粘稠,血流速度变慢,就会有更多的脂质沉积,血管硬化的进展速度也就更快。

因此,改善高血脂,调整好血脂水平,对于改善血液粘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么对于高血脂血脂稠的问题,应该吃什么药才对症呢?

血脂检查一般有4项,血脂异常一般包括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等几种情况单独出现或综合出现。针对不同的血脂指标异常问题,在药物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虽然有四种指标异常的情况,但主要应该考虑调节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的两个项目,通常总胆固醇的高低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低密度降下来了,总胆固醇也就降下来了,而甘油三酯升高是造成血液粘稠的主要原因,也应该多注意调节。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问题,目前来说首选的调节药物还是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而具有明确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效果,同时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极高危风险的患者来说,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好血脂,还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栓卒中风险的重要方面。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发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等。

除了他汀类药物以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用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比如抑制肠道脂质吸收的依折麦布,强抗氧化作用的普罗布考等等,这些药物,可以选择性的与低剂量他汀联用,用于服用高剂量他汀不耐受的患者,控制血脂达标的联合用药选择。

对于甘油三酯高的问题,通常如果是甘油三酯水平未超过5.6的轻中度情况,如果是单纯的高甘油三酯问题,建议可以先不服药,通过清淡饮食,加强运动,戒酒等方式,往往都会对甘油三酯有不错的调节效果,对于甘油三酯重度偏高的情况,考虑药物降低甘油三酯,主要还是推荐贝特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降低甘油三酯的同时,还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都属于此类药物。除了贝特类药物以外,高纯度的鱼油制剂(药字号产品),烟酸类药物也是调节甘油三酯的常见药物。

通常针对性的生活调理,合理用药,血脂降下来了,由高血脂带来的血液粘稠问题也会大大改善,但如果血脂降下来了,血液粘稠度仍然偏高,则建议就医诊察导致血液粘稠的具体原因,实际上,在临床上一般是不强调“血稠”这个问题的,但如果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而又能够通过治疗干预解决的话,也是应该注意调理和控制的。

血脂高主要是胆固醇还是甘油三酯危害大?苯扎贝特对哪个针对性强?

首先说一下血脂指的是什么?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一些内酯等总称.而他们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指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在我们人体内的胆固醇,它主要以游离的胆固醇以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由于血脂不溶于水,所以它必须经过和特殊的蛋白质结合,才能被溶于血液,运收到组织进行代谢。而这种运输血脂的蛋白就被称为载脂蛋白。

总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和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以及年龄性别等都有密切相关。

甘油三酯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和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和总胆固醇不同,甘油三酯的水平个体内及各几天的变异都比较大,同一个人的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个个体在多次测定甘油三酯时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高脂血症主要指的是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之增高。所以调节血脂的话,主要是选择降低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他们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加速ldl的分解代谢或者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这些药物主要是指他汀类以及普罗布考,胆酸螯合剂剂等。

贝特类的药物主要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常用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本扎贝特常见的不良反应和Titan类的药物相似,包括肝脏肌肉以及肾脏的毒性。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计算机酶的上升,转氨酶水平的升高。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服用贝特利药物可以使甘油三酯伴随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10%左右,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为主,对心血管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卒中没有明显的影响。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