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深海10000米是什么概念?
太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都已经够遥远的了,更别说海洋了。大部分人都喜欢海洋,喜欢玩水,但是对于深海,很多人都是有着深深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主要是来自于不熟悉感。我们想要去深海最难的问题就是水温和水压了,332.35米潜水就已经是极限了,但这只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啊,更别说一万多米的海底了,看都看不到。
大多数人都患有“深海恐惧症”,这并不是毫无道理,因为海洋太过于广阔,在面对海洋时,庞大的生物和未知的谜题都让人类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科学家把海洋的深度划分为5个水层,分别是海洋上层,海洋中层、海洋深层、海洋深渊层、海洋超深渊层,海底10000米是海洋“超深渊”层次以下的世界,从就可以感觉到几分海洋的可怕,世界第一高峰也仅仅8844.43米,人类想要征服“超超深渊”层次的海洋可要比攀登珠峰更多的勇气和毅力。
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你在哪里能真正感受到10,000米海底的恐怖?最深的部分在海平面以下11034米,足以支撑整个珠穆朗玛峰。没有生物能像这样生活在海底,因为水压足以压碎任何海洋动物。生命的生存极限只有8000米。
在2017年3月,中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将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下潜作业。下潜地点是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这次下潜,设计潜深为4800米,水下时间9小时左右,主要进行采样、摄像、测量等海下作业。
龙会不会在深海里,所以现在还没人发现?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海生是某港口人,早期是个渔民,跟着父亲出海打渔为生。毎年过年都会送一些海产品给我们这些内陆城市的亲戚朋友们,由于是自己捕捞和晒干的我们也不客气就都收了,直到有一年海生出海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收到过他自己晒的海产品了,因为他从那以后再也不出海打渔了!
约二十年前的一天,海生和父亲跟往常一样开着渔船到离港几十海里外的地方下网,忙碌了一夜后已是接近天亮时分,海生正准备回港,突然从深海方向传来一阵哗啦啦的破浪声,海生爸赶紧将渔船上的信号灯升高了两米并打开了探照灯往浪声处照去,大概在离船几百米的海面上,正有几朵大浪花荡漾开来,海生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鱼群,大鱼群!"
海生爸疑惑道: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鱼出现,还是鱼群!
正在父子两瞪大眼睛看的时候又传来了一声更大的破浪声“哗啦!"
“不会是有鲨鱼群吧?海生!起动!回港!快!"海生爸大声道。海生赶紧跑回机仓发动柴油机!“吭吭。。。!"柴油机的声音响起,划破夜空特别刺耳,渔船周边突然暴起很多浪花,原来是被惊动的渔群突然乱了起来向各个方向急冲开出去。海生爸抓住方向盘,将船在海面上画出了一个大半圆才掉头过来,海生则跳上了渔船的驾驶室顶上,在探照灯照到的那半个大圈圈内,海生看到了一个长长的黑影在海里,弯弯曲曲的在游动,海生说估计得有上百米,然后船越开越远了,也看不到了。
从那之后,海生和父亲就计划着到海鲜市场卖海鲜去了,之后就很少出海了,他跟其他渔民说起这事时都没人相信,说怎么可能有这么长的东西出现,但是海生却真的看到了!
食人鱼如此可怕,为什么没有在亚马逊河泛滥?
答:在全长约6751公里,拥有一万五千多条支队的亚马逊河里,食人鱼堪称是一种“可怕到出名”的生物。
拜几十年来多部欧美大片所赐,食人鱼凶残嗜血的各种景象,曾给多少影迷们留下了恐怖记忆,那么真实的食人鱼,有没有影视片里那样残忍?
食人鱼的学名,叫做食人鲳。这种生活在亚马逊河淡水里的食肉鱼,有20多个品种。这种鱼能在26度左右的淡水里繁殖,雌鱼每次产卵可达4000粒,幼鱼只用18个月就可以成熟,繁殖速度十分惊人。其外貌乍一看去,却也十分“讨喜”:食人鱼的长度,多在25公分左右,全身多为灰绿色,臀鳍多为鲜红色,十分光彩照人,因此还常被当做“观赏鱼”来饲养。但美丽的外表下,却是恐怖的攻击力。
看似“美丽”的食人鱼,最重要的武器就是牙齿,它的牙齿是倒三角形,且上颚有六颗大牙,下颚有六颗小牙,咬合时就如绞肉机一般,哪怕坚硬的铁板,它也能咬出牙印。它的唇上方有嗅觉细胞,对血腥味异常敏感,只要有一滴血滴入水中,它们就会成群结队猛扑过来……
而在“进食”时,食人鱼也从不咀嚼,咬下肉后就快速吞咽,每次捕猎时,它们也从不单打独斗,相反是成群行动。特别是在攻击大鱼等猎物时,它们的“战术”也很明确,常常先咬断对方尾部,然后在大鱼身上撕扯下鱼肉,其他的食人鱼再轮番冲上,迅速把猎物吃光。
如此捕食方式,也令食人鱼成了亚马逊河里的“惨剧制造者”,南美许多国家的媒体报道说,如果一头牛跌落进亚马逊河里,那么大概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这头牛就会被密集的食人鱼群啃成白骨。一支西班牙科考队也曾在亚马逊河上目睹震撼一幕:有一只猴子从树上跌落入亚马逊河后,转眼就被食人鱼吃成骨架。
甚至在1976年2月的巴西马瑙斯市亚马逊河渡口,食人鱼还制造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惨案:一辆载有38名乘客的观光车跌入亚马逊河后,立刻遭到巨量食人鱼的围攻。当三个小时后观光车终于被救援人员捞起后,车上人员已经全部遇难,救援人员看到的,只有血肉模糊的尸体与森森白骨。
这样的惨像,在亚马逊河沿岸并不罕见,很多在亚马逊中游流域游览的游客,会吃惊的在当地发现“失去手脚的渔民和被咬去手指的洗衣妇女”,“凶手”自然是食人鱼。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了无数血案的食人鱼,还常被亚马逊河沿岸的一些部落奉为“神鱼”,有些部落在修筑城寨的时候,还特意在护城河里放养食人鱼,以防御敌人的偷袭。如此一来,凶残且繁殖力强大的食人鱼,也就遍布亚马逊流域各地。
如果单看这些记录的话,食人鱼的凶残,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冷气。而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食人鱼“饭量”极大,繁殖速度极快,还常被亚马逊河沿线居民“人工饲养”,那么亚马逊河里的其他生物,岂不要被食人鱼吃个精光?但事实却是,看上去“很多”的食人鱼,并没有泛滥到这地步。相反整条亚马逊河里,有着2000多种水中生物,其中既有上千种鱼类,还有大型的淡水海豚。食人鱼?不过是其中一种。
而且,看上去凶残且规模庞大的食人鱼,在亚马逊河远没有到“独霸”的地步,甚至它的水中捕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食人鱼嗜血且游速快不假,但它们捕食猎物时的攻击距离,只能在25米内。而且亚马逊河的河水浑浊,能见度常在1米以下,这就大大限制了食人鱼的捕食能力。此外,凶残的食人鱼,也有惹不起的天敌:亚马逊河里特产的刺鲶,就善于用锋利的脊刺对抗食人鱼。而电鳗一次释放的电波,就能瞬间电死数十条食人鱼,足够电鳗饱餐一顿。
当然,说到食人鱼的天敌,最强大的还是人类。对于沿线的土著居民来说,食人鱼凶残不假,却不难抓。他们只要把当地特产的毒藤皮捣碎撒入河中,一次就能轻松捕捉数十条食人鱼。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食人鱼也堪称“浑身都是宝”——食人鱼的颚骨,是亚马逊河沿岸土著制造剪刀的上好材料,食人鱼那恐怖的牙齿,则常被用来制造箭簇。看似“恐怖”的食人鱼,在当地人的生活中,“需求量”其实很大。
总得说来,表面上“凶残”“无敌”的食人鱼,其实也只是亚马逊河流域食物链中的一环,处于这样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它非但没有“泛滥”的机会,相反缩影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但是,如食人鱼这样凶残的物种,倘若换一个全新环境,没有了自然环境的制约与天敌的威胁,那么它“泛滥”的后果,才是真正的细思极恐。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就有过多次惨痛教训,比如同样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清道夫”鱼,上世纪末曾在中国金鱼市场上红极一时,然后就在多省水域里泛滥,这种看似袖珍且公益无害的鱼,却能疯狂吞噬鱼卵,导致本土河鱼大量减少,原本只有20厘米的清道夫,有的竟在中国水域里“吃”到一公斤重……
比起有过惨痛教训的清道夫来,食人鱼也曾在21世纪初的中国引发恐慌,当时许多食人鱼以“观赏鱼”的名义进入中国,同样在多地市场公开售卖,少数“专家”还宣扬起“食人鱼不主动攻击人”等言论。2002年底,及时发现问题的国家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对全国各地市场进行大检查,发现食人鱼即进行销毁。2012年,西南某市内的江河里也出现食人鱼并咬伤市民,当地也迅速展开了四天的紧急捕捞行动……
看过这一切,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外来物种入侵”这事儿,有关部门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对于“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食人鱼”都外来动植物,一直不遗余力清楚。因为哪怕一念之差的疏忽,就有可能是惨痛的代价。
参考资料:《亚马逊河的食人鱼》《揭开食人鱼的神秘面纱》《为何封杀食人鱼》
作者:张嵚
深海鱼最深多少米?
水深超过200米的中下层鱼类,常称为深海鱼。人们把水深200~3000米称作半深海,把水深300-6000米称作深海,而把水深6000米以下的海沟称作超深海,深海光线昏暗,食物贫乏,压力大,故深海鱼类形态奇特,色彩一般都呈银色、黑色和紫黑色。
深海鱼有多深?
对于深度超过200米的区域,都被认为是深海。由于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远超200米,所以地球上的大部分区域都属于深海。最深的地方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挑战者深渊,深度大约为11公里。
深海鱼的品种主要有老虎斑、青斑、粉斑、加力鱼、马加鱼、红利鱼等十多种。
深海鱼生活在百米以下深海区域,所以对于其捕捞方式只能是远洋深海拖网或者勾掉捕捞,然后捕捞上船,及时速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