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秘史 电视剧,太平公主秘史中武则天认识薛怀义是哪一集?

薛怀义和武则天在寺院里认识的,武则天为了一个烤鸡还亲了薛怀义。

太平公主秘史 电视剧,太平公主秘史中武则天认识薛怀义是哪一集?-风君小屋帮我吧

太平公主秘史的主题曲是什么?

电视剧《太平公主秘史》的片头曲是歌曲《故人叹》歌曲:《故人叹》演唱:张劼倩演奏:星光首席乐团作词:赵锐勇作曲:姚杰军歌词:好一个大唐好一群红妆好一个大唐好一群红妆空前绝后女武皇把控朝政韦皇后惊世爱恨数高阳旷世女相有上官更有那一生传奇是太平轰轰烈烈揽朝纲好一个大唐好一群红妆一个个如飞蛾扑火流星掠空一个个如巾帼上阵山河气壮六宫粉黛有热血三尺白绫又何妨好一个大唐好一群红妆千古一公主乱世数红颜绝色亦可争坤皇留一段嫣红传奇正史也罢秘史也罢誉也无妨毁也无妨任天地苍茫世事沧桑。

太平公主秘史的大结局太平公主和安公主怎样?

安公主当尼姑了,阿竭那思慕和太平公主在草原,上官婉儿和相王死了,李隆基当上了皇帝。没了。

太平公主秘史来俊臣结局?

被武则天下令斩杀。

来俊臣遭到大家的群起而攻之,因其作恶多端,武则天也感觉他已无利用价值,就下令处死他,判了斩首。在来俊臣被斩杀当天,老百姓争相走上街头去观看,等到来俊臣人头落地的一刻,老百姓蜂拥而上争相去剐他的肉,将其碎尸万段。

武则天得知来俊臣在民间已经引起这么大的仇怨,因此下旨说“应该诛灭他全家族,以申雪百姓的愤恨,可依法查抄他的家产。”

李隆基将她的儿女大多处死?

唐玄宗事前上奏折要求处死姚崇宋璟,事后留下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都是为了稳定朝局,顺利接收权力。其所作所为,倒是很符合他的小名:阿瞒。

姚崇和宋璟帮助太子李隆基清除所有的政治隐患,为什么李隆基还要上奏折要求处死两人呢?

唐睿宗李旦在唐隆政变之后,非常重视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的意见。

凡事都要问是否经过了两人的同意。

他这皇帝,当的也真挺委屈的,啥事都要问妹妹和儿子的意见。

他这份委屈被太平公主选择性地无视了,导致太平公主在后来弄巧成拙,也算是“报应不爽”。

所以说,这世上也真没有什么报应,今日事,都是昨天你自己“作”出来的结果而已。

李隆基对父亲的这种做法当然没什么意见,但是太平公主对此意见很大。

非常不愿意和李隆基分享权力。

于是,她分别对唐睿宗李旦,李隆基的哥哥李宪,各位宰相重臣极尽挑拨之能事,并且到处宣传李隆基不是嫡长子,不该当这个太子。

目的就是想挤走李隆基,让看起来温良恭俭让的李宪上位,其政治野心,也就可想而知了。

姚崇宋璟等贤相出于稳定朝局的考虑,认为太子已定,国本不可动摇。

劝谏唐睿宗李旦,把对李隆基的地位有威胁的李旦嫡长子,宋王李宪;还有唐高宗的长孙,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邠王李守礼,打发到外地去做刺史。因为这两个人在继承人的顺位上,比较靠前,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太平公主利用。

然后把李隆基的两个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从羽林将军的位置上挪开,担任太子李隆基的左右卫率。虽然这两位比李隆基更没有继承权,但是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的教训太惨痛,羽林军这个位置也总是政变的主力军,难免被太平公主鼓动。

最后是太平公主,这是所有乱象的源头,干脆让她别住在长安到处挑事了,和驸马武攸暨到山西蒲州去养老吧!

唐睿宗李旦感觉这样做很好,毕竟李唐王室连续经历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应该有一个稳定的时期,来休养生息增强国力,不能再这样同室操戈地乱下去了。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颁布了以上三个措施之后。再根据宰相们的建议,直接让太子李隆基监国!

这里要称赞一下唐睿宗李旦的果决!他可比后来安史之乱时候的唐玄宗要英明多了。

要知道,不止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有权力上的矛盾,唐睿宗和李隆基父子两人,那也是在权力上有冲突的。

试问,又有哪一个皇帝在做决策之前,愿意啰里啰嗦地问一声:

太平知否?太子知否?

李旦完全可以选择留下太平公主来制约李隆基,但是他没有。

他清除了李隆基所有政治道路上的隐患,其实也是把自己所有能够用来制约太子李隆基权力的助力都清除掉了。

其胸襟之宽广,实在是令人钦佩。

太平公主的胸襟,可没哥哥李旦这么宽阔。

一听说自己被驱逐出权力中心,立刻就跑去找自己的侄子李隆基。

因为她自己是一个擅长阴谋诡计的人,所以根本不相信李旦,姚崇宋璟等人是出于一片公心,他们一定是受了李隆基的蛊惑。

所以,她大骂李隆基支使姚崇宋璟,到唐睿宗李旦那里挑拨离间,质问李隆基心胸狭窄,竟然要把自己的哥哥和姑姑都驱逐出长安,简直是狼子野心。

心胸狭窄的人就是这样,她全然忘记了是她先要排挤李隆基,才挑起的事端。

李隆基在这件事上那才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

谁让他得到的好处最大呢!所以,这事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他干的。

怎么办?这事要是放到一般人身上,恐怕要再次上表请辞太子之位。

李隆基够狠的!他选择的是上表请求杀掉离间他和姑姑哥哥之间关系的姚崇宋璟!

他要拿大唐忠臣的人头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唐睿宗可没这么狠心,这要这么做,那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

但是他又很无奈,毕竟这皇位,也有太平公主的一份功劳。

没奈何,和稀泥吧!

留下宋王李宪和邠王李守礼,让姚崇和宋璟出长安到地方任刺史,但是,太平公主还是被他打发到蒲州去了!

估计这事也让李旦觉得挺累心,这皇帝当得挺没味的,

两个月后,李旦说了:

朕素怀淡泊,不以万乘为贵,曩为皇嗣,又为皇太弟,皆辞不处。今欲传位太子,何如?

什么意思呢,就是李旦烦了,先是被母亲武则天欲立为皇嗣,又是被哥哥李显欲立为皇太弟,最后被妹妹和儿子推为皇帝,一辈子“被”来“被”去,一点都不快乐,干脆把帝位让给儿子算了!我也做一回主!

太平公主肯定不愿意,哥哥不当皇帝,她可就没了依靠。

李隆基也不能愿意,要不显得他也太心急,太居心叵测了一点。

闹来闹去,又过了几个月,唐睿宗虽然没禅位,但是把太子的权力又扩大了,

凡政事皆取太子处分,其军旅死刑五品已上除授,皆先与太子议之,然后与闻。

啥意思呢,就是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李隆基自己做主就行了,都不用告诉唐睿宗备案!

太平公主哪吃过这么大的亏啊,那么,很显然,太平公主不会就此“太平”下去。

她又会做出怎样的应对呢?

搬起彗星“砸”自己头的太平公主

很奇怪,也许是李隆基想向天下证明自己的胸怀宽广。

过了一段时间,他请求父亲把太平公主从蒲州招了回来。

他大概以为太平公主会心存感激,不会再平白无故兴风作浪了。

很可惜,太平公主这次倒真的没在嚷嚷着换太子,

而是选择了更聪明的办法:悄悄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而且卓有成效!

宰相班子里基本都换上了像陆象先,窦怀贞这样的自己人。

而李隆基那一边,则只剩下了县尉出身,靠着唐龙政变坐上宰相位子的刘幽求一个人。

力量对比悬殊。

太平公主静待机会到来。

很快机会就来了,一颗彗星在公元712年的一天划过大唐的天空。

太平公主立刻乐坏了,古时候的人迷信啊,尤其是帝王,号称天之子,天上有点啥事,都仿佛特别和当皇帝的有关系。

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就是金星凌日。

这回,在太平公主的请来的术士嘴里,皇帝那颗星星,和太子那颗星星,都有点晃荡。

啥意思呢,就是告诉她哥哥李旦,这太子李隆基忍不住了,想当皇帝了!

在太平公主那颗充满了权利欲的心理,满心以为李旦贿赂和她一样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权力有野心。

这么一番话到了李旦的耳朵里,那李隆基的小命,就算完了。

可谁能想到呢,唐睿宗李旦听到这种说法,竟然高兴地不知道说啥好了:

传德避灾,吾志决矣!

啥意思呢,就是说这位大唐睿宗陛下要上应天象,禅位给太子李隆基!

李隆基一听天上掉下来这么大个馅饼,也是惊讶得不行。

赶紧跑去找老爹,当然肯定不能直接同意,还得谦虚谦虚。

李旦的话说得很明白,他这帝位,目前国家这稳定的局势,都是太子李隆基一手一脚地搞出来的。

能力既然有了,干嘛还非得等到他死了,再在他棺材前继位呢?

李隆基一听老爹把死啊活啊的事都说得这么清楚明白,知道皇帝老爹是真的下了决心了。

这下也不知道是乐的,还是可怜老爹,总之鼻涕泡和眼泪都跑出来了。

这和唐睿宗信奉道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道家讲究损之又损,清静无为。

按咱们今天的说法,就是要做减法,不折腾。

当然,这也和李旦爱护李隆基,不想朝局动荡有直接的关系。

清静无为的父皇,实力强劲的太子。

太平公主亲手“恭送”的机会。

公元712年,年仅27岁的唐玄宗,登基做了皇帝。

太平公主,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太上皇和唐玄宗之间的矛盾,才是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的主要原因。

不是说李旦很豁达,一片公心吗?怎么还会和唐玄宗有矛盾呢。

可能,李旦的政治智慧,在禅位之前,不足以看清太上皇和现任皇帝之间有什么矛盾会发生。

但是在禅位之后,李旦慢慢清醒过来,意识到“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话还真有道理。

也可能是这时他忽然想起高祖李渊的凄凉晚景。

总之,李旦在禅位之后,反而握紧了权力,并大力扶持太平公主的势力。

大唐的宰相,七位里面倒有五位是太平公主提拔上去的。

这下子,唐玄宗反而被架空,还不如当太子时的权力实在。

这下唐玄宗可忍不了了。怎么办?政变啊!

不只是他这么想,跟着他一起发动唐隆政变的他的忠心的下属也是这么想。

这个一点都不奇怪,本来是跟着唐玄宗指望着从龙之功,身居高位的。

结果现在弄得不上不下,都有性命之忧了。

必须反击!

然而,这次的反击,竟然失败了!

唐玄宗的亲信手下禁军首领竟然不小心泄了密!

唐玄宗只好又故技重施,上表让策划者刘幽求和那个禁军首领背了黑锅,发配岭南!

这下子,矛盾可是公开化了,唐睿宗的报复接着就来了,

他竟然公开宣布,命令唐玄宗代天巡狩,离开长安区视察边疆!

虽然几个月之后,唐睿宗又改了命令,让唐玄宗把巡视边疆的日期推迟至先天二年(713年)的八月。

但是,这个信号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唐睿宗有了废掉唐玄宗帝位的打算!

大唐的朝局,又一次出现了动荡!

这次可没有宰相能帮着唐玄宗了,禁军系统也完全投靠了太平公主。

形势非常危急。

紧接着,更要命的消息传来,中立的两位宰相之一,魏知古,告诉玄宗,太平公主打算七月四日搞政变!

这事,真假难辨,但是,唐玄宗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而已。

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率领三百甲兵,杀了禁卫军的两个头目,接着来到朝堂,杀了投靠太平公主的宰相。逼得太上皇李旦跑到了承天楼上。

不过还好,陪伴唐睿宗李旦的大臣,宰相郭元振给唐睿宗找了个理由下台,就说唐玄宗是奉了他的诰命诛杀乱党宰相窦怀贞,不是针对太上皇的!

第二天,李旦即下诰命,他要“养志”了,一切权力,都交给唐玄宗!

唐玄宗从此,才真的实至名归,大权在握。

唐玄宗没放过太平公主的所有党羽和家眷,甚至太平公主的驸马武攸暨也惨遭开棺,只是放过了薛崇简。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我们通过整个过程就知道,此时唐玄宗和太平公主之间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当年玄武门之变时,唐太宗李世民也把太子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所有儿子都杀了。

唐玄宗也绝对不会放过自己所有的表兄弟。

只是薛崇简因为屡次反对母亲的政变企图,甚至遭到母亲的打骂责罚。

这事大家都知道,所以唐玄宗不可能假装看不到,假装没听说。

至于从小关系好,那基本不在唐玄宗考虑之内。

这从薛崇简虽然被赐姓李,还官居原位,

但是唐玄宗坐稳了位子之后,马上就把李崇简送出了长安,根本没有重用,就可以看得出来。

唐玄宗只不过是不得不留下李崇简一条性命而已。

从此,李崇简就再也没有得到过玄宗的重用。公元724年,病逝于袁州谪居之所。

大唐,终于开启了真正属于唐玄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