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锦鲤嘴巴白白的怎么回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求助养鱼高人---锦鲤嘴唇白东西(锦鲤嘴巴有白色丝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求助养鱼高人---锦鲤嘴唇有白东西-风君小屋帮我吧

求助养鱼高人---锦鲤嘴唇有白东西

水霉
这是水霉或者是烂腮
以下资料都有,自己看看吧
一、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鱼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
出血病
黏球菌性烂鳃病
肠炎
竖鳞病
黄乳泡病
水霉病
打粉病
表皮增生症

二、寄生虫鱼病:寄生性鱼病属传染性鱼病,是由寄生虫或藻类寄生鱼体所致。危害金鱼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如下:

白点病
寄生虫性烂鳃
鱼虱
锚头蚤
三代虫
寄生虫性白内障

三、非传染性鱼病:非传染性鱼病一般是指机械损伤,水质不良,缺氧中毒,营养缺乏及其他敌害致伤引起的疾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往往许多非传染性鱼病引起鱼体虚弱或创伤,为传染性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条件,从而由非传染性鱼病交叉感染并发传染性鱼病,这是不可忽视的。

中暑与闷缸
烫尾病
鱼鳔失调症
萎瘪病
金鱼的敌害
◎肠炎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 金鱼金发生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肯定。大多专家认为此病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故称之为细菌性肠炎。
金鱼的肠炎,主要水质不洁和喂了***饵料有关。

[症状] 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将病鱼进行解剖后,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发病季节] 多见于4—10月。

[防治方法]
(1)忌喂***变质的饲料,注意保持水质清洁。
(2)在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一30分钟,每天1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放2粒(即0.25×2,或0.1×2)。浸浴2—3天后换水。
(3)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泼洒全池(缸),药量按每50千克水放0.1克,来作为平时预防,收较显著。
(4)按每1千克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粒状或片状均可)投喂病鱼,每天1次,连喂3—4天。

◎金鱼出血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 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
1.病毒、细菌(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害鱼体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
2.水质关系 不管用自来水养鱼,还是湖水或井水养鱼,需经过静置或曝晒2—3天后,才可使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使用,轻则使鳍鳞充血,重则会使金鱼致死。

[症状] 周身鳍(基部更甚)、鳞间或局部充血、溢血、溃疡、鳞片脱落;重则口腔、眼及内脏均有出血现象,病鱼呆浮或沉底懒游,轻者食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消瘦、分泌物增加,并发细菌性水霉病、败血症而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尤其以6—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除注意上述致病因素的预防外,在溢血处检查有无寄生虫,有则捉除。同时,用红汞涂擦患处,然后放在小盆中漂洗一下再放回原池(缸)静养,每天1次,痊愈为止。
(2)把病鱼放入10—20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的药液或2%一3%的盐水中浸泡10一15分钟后,过洗入池(缸),隔天1次。
(3)严重者在10千克水中,加入100万单位的卡那霉素或8万一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病鱼水浴静养2—3小时,多则半天后换入新水饲养。每天1次,一般2—3次即愈。

◎细菌性烂鳃病的成因及治疗

金鱼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传染快、死亡率高、治疗也比较困难。

[发病原因] 由细菌(黏球菌)引起的称为细菌性烂鳃。

[症状] 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黏液增多,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软骨外露,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得暗黑,头部更甚。病鱼往往因呼吸受阻,窒息而死,死亡率较高。

[发病季节] 终年均可发生,但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4—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利用黏细菌耐盐能力较差的弱点,在每5千克水中投放食盐50—100克,浴洗病鱼5—15分钟。
(2)在每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片0.1—0,2克,将病鱼浴洗10—20分钟,或用映喃西林或痢特灵全池(缸)泼洒,浸洗数天,更换新水(用药比例为2毫克/升)。
(3)可任意选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中的任何一种抗菌素溶于池(缸)中,用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投卡那霉素100万一150万单位;或庆大霉素16万单位;或青霉素80万一120万单位;或链霉素1克;或金霉素3—5克,还可用上述药液以注射器直接喷洗鳃片,效果也较显著。
◎鱼鳔失调症

[发病原因] 金鱼患鱼鳔失调症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一般认为这是由于水温过低,金鱼耐寒力差,尤其遇上严冻使鱼鳔失去调节平衡能力所致。一般鱼体过短、头部长有发达肉瘤或水泡的尾鳍过分平直或反翘的寿星头、狮子头、水泡眼、蝶尾等金鱼品种更易发生此病。

[症状] 病鱼不死不活的侧卧、倒立、甚至腹部朝天、浮于水中或沉于水底,用手触碰病鱼时,暂时又能恢复正常游动,但相隔片刻又会重复出现上述异常状态,有时也能吃食,其生长发育皆明显慢于健康鱼,不过这种鱼一般不会很快死亡。一旦温度逐渐回升,病情可能缓解,甚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

[发病季节] 一般以深秋和冬季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积极的办法是在入冬前后,把种鱼移入室内或暖房里饲养。如在室外越冬,宜将缸埋人土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晚上遮盖防冻。
(2).如果是侧卧或沉底的金鱼,可用面盆带水把金鱼捞起,再用小的缝衣针穿上不易腐烂尼龙棉线,一端先穿上一块瓶盖大小的泡沫,然后在金鱼背鳍的前面第2、3根绍条的基底部把缝衣针穿过去,打上2个结,扣牢在背鳍上,上面再把泡沫浮标固定。固定后线的距离不要过长,因过长金鱼仍然可以侧在池(缸)底里。也不要过短,过短金鱼不能下到水的中层,觅食或游动。至于浮标固定的位置要看缸(池)中的水位深浅来决定。总之,以金鱼不可再沉底侧卧,鱼体又能下人中层水中觅食等为宜。只有这样,金鱼能在水中自由游动、觅食,而又不侧卧沉底。
(3)如果是倒立或鱼体上浮,腹部朝天者,可用有机玻璃扣子一粒,大小视金鱼大小而定。具体方法是先把扣子用柔软而不易腐烂的尼龙线固定,再用面盆把病鱼带水捞出来,一面把扣有扣子的2个线头离扣子6一10厘米处打一个结,然后一个人把金鱼捉住,另一个人很快地在齐结的地方把扣子扣挂住金鱼的尾柄上。这样,金鱼放入水中后,倒立的金鱼因尾柄上有了重物就不易倒立了。而游动还是自由的。但这里要说明一点,扣子不能太大、太重,如果太大,过重了,则金鱼拖不动扣子,游动不便。相反,扣子又不可太轻,因太轻了起不到下垂作用,金鱼尾鳍仍要上浮或倒立。
(4)如果是无背鳍的蛋种鱼,患鱼照失调症时,鱼体呈倒立状,则可把病鱼养在浅水中,以控制鱼体倒立,一面提高其水温,以利奏效。
(5)金鱼发生上述现象,是与鱼体过短,尾错过小或往上翻翘,头部特征过于发达等因素也有关。

◎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

[发病原因]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症状] 每当小瓜虫的幼虫侵入鱼的皮肤、尾鳍或鳃瓣表皮后,这种虫就以鱼的组织细胞为营养,引起组织坏死,形成白色囊孢(即肉眼所见的鱼体出现的许多小白点),故名白点病。严重时,病鱼表现为体表覆盖白色黏液层,体色暗淡,少光泽,懒于游动,腹鳍不畅,单独滞浮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停食少便,鱼体消瘦,呼吸受阻,最后密布白点而死亡。

[发病季节] 一般发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间,水温在14—25℃时,为小瓜虫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也是此病的好发季节。而水温在10℃以下或高于28℃以上时,则小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
(1)换水时应注意温差过大,致使鱼体“感冒”,让病虫乘虚侵害鱼体。
(2)充分利用小瓜虫在24小时后找不到寄主即可自行死亡这一弱点,饲养金鱼的水,应经过曝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这是预防小瓜虫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3)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05—0.1克硝酸亚汞比例进行全池(缸)泼洒或者当水温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亚汞,将病鱼浴洗0.5一l小时左右,然后用等温新水过洗,再放回消毒过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绿水后静养。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亚汞毒性大,应慎用。尤其小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大金鱼弱,故药液浓度要适当降低,浸洗时间要适当缩短。
(4)在10千克水中放人红汞(即医用红药水)0.5—1毫升,浴洗病鱼5—15分钟。如果是成色,则可直接用红汞搽擦局部或周身。后用新水过洗,再放入干净新水中饲养,也可按l立方米水体(即l000千克)泼洒3—5(克)毫升红汞使池(缸)水浓度为3—5毫克/升。隔2—3天后视病情状况,可改用上述浴洗法治疗一次,然后换入干净新水(嫩绿水)饲养,同时延长日照时间,适当提高水温、停食、增氧,可获得满意疗效。
(5)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放在太阳下晒,将水温提高至30℃时,在鱼的周身搽擦一次红汞,再经新水过洗后捞人干净等温嫩绿水中饲养、停食、晒阳1周后更换新水即见痊愈。
在水温20—26℃范围内,每立方米水体(1000千克)用0.3克或0.4克孔雀石绿溶液浴洗病鱼2小时,可以杀死小瓜虫,对金鱼也比较安全。
@锚头蚤

锚头蚤 属节肢动物,甲壳类,只有雌虫才寄生在鱼体上,长约1厘米,身体似针,头部有复角和两个圆形吸盘,形似铁锚。故又名铁锚虫,往往在病鱼体表红肿发炎处,用肉眼即可找到虫体。
[发病原因]捕捞的红虫中夹带来,或因换水不当造成。

[症状]病鱼表现出焦急不安、少食并消瘦,虫体寄生在鱼体各部位,呈白线头状,随鱼游动。有的虫体上长有棉絮状青苔,被误认为青苔挂在鱼身上,锚头蚤贪食,寄生处鱼体出现不规划的深孔。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夏秋节为最多。

[防治方法]
(1)数量不多时,可用镊子去除,数量较多时,可用高锰酸钾浸洗病鱼,水温15--20度时,用10--20PPM的浓度浸洗1小时,每天一次,3天即可见效。水温高时,应降低浓度。
(2)用1%高锰酸钾涂抹虫体,约30秒后放入水中,每天一次,再用呋喃西林全池(缸)泼洒,水温20度以下1.5-2PPM浓度,20度以上时,达到1-1.5PPM。经过约一周的时间,锚头蚤全部死亡。
◎鱼 虱

鱼虱 身体扁圆,色呈灰绿,略透明,大者形似小臭虫。如2—3天内找不到寄主,就会自行死亡。

[发病原因]此病多数是由于捕捞的红虫中夹带了寄生虫,加上投喂前未经充分漂洗、检查,而直接投入鱼池(缸)或者由于水质不洁、败坏和交叉传染等因素,从而由鱼虱寄生虫直接侵害鱼体所致。

[症状] 一旦金鱼被鱼虱侵害后,鱼体有时会失去平衡,常常出现烦躁不安,时而急游;时而用身子擦池(缸)壁,继则引起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局部红肿溢血溃疡,分泌物增多;严重时,鳞片脱落,水霉等菌乘虚侵入,并发感染,加速鱼体消瘦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但以4—10月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即1000千克)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5—0.5克,溶解后全池泼洒,或者在10千克水中投放90%晶体敌百虫0.5—1克,浴洗病鱼10—15分钟。1周内连续用药浴洗病鱼3—4次。
(2)用3%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利用鱼虱害怕盐的特点,使鱼虱离开金鱼身体,然后放入困好三天以上的新水中饲养。
(3)养鱼用水需多静置、曝晒几天,寄生虫找不到寄主而自行灭亡,从而减少发病率。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病措施。
(4)漂洗红虫 对捕捞回来的红虫必须仔细检查一下有无寄生虫或其他害虫及虫卵,并要严格漂洗干净后才可投喂金鱼。这也是预防和减少鱼病发生的积极方法。

◎打粉病(俗称白衣病)

[发病原因] 这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种疾病。

[症状] 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似乎伯冷,常集聚在池(缸)角落里,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和腹鳍先后现白色小点,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之,白点逐渐蔓延到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等处,最后白点相接重叠,周身好似穿了一层白衣的样子,故得名。最后,鱼体逐渐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发病季节] 一般在早春和秋、冬季节好发生。

[防治方法]
(1)提高池水的酸碱度 其方法是取0.5一l克生石灰,溶于50千克水中充分搅拌,待充分溶解沉淀后将溶液泼洒全池(缸),使池(缸)中的酸碱度调节到pH为8左右。
(2)成鱼可用2%一3%的食盐水涂洗全身,清水过洗后入干净嫩绿水静养,隔天1次,数次即可见效。
(3)早期处理 在发现鱼病早期,可把金鱼养在嫩绿水中按每12.5千克水中投放青霉素40万一80万或庆大霉素8万一16万等抗菌素药物,停食或少食,多晒太阳杀菌也有一定疗效。

◎表皮增生症

[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皮肤上皮细胞受病毒感染引起的。

[症状] 病鱼患处的上皮细胞异型增殖,局部呈乳白色,并显著地增厚,形成白色衣样。

[发病季节] 一般在春季、黄霉季节及晚秋多见。

[防治方法] 目前对此病毒的防治方法尚在探讨研究之中。使用红霉素全池泼洒,比例为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注:药量还要视鱼体大小、水温、病情、季节等条件加减),有一定效果。
一般鱼类均有一种透明的分泌黏液,这种分泌物对鱼体本身是起到了保护作用,它可减少对鱼的侵袭。
但当金鱼局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初期时,它的分泌物往往也会增加的。特别是一些头部有发达肉瘤的金鱼在肉瘤间隙中,容易产生一种白色分泌物,有的较稀薄,有的像厚脓样,这种现象往往多见于早春和秋季鱼病好发季节。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就要进一步检查患处有无炎症和寄生虫害,以便对症下药。
饲养过程中往往在金鱼肉瘤间隙中,会出现有白色乳状物,有的金鱼饲养前辈称这种白色乳状物为“发头”。这种白色乳状物的产生没有传染性,用棉签轻轻一擦或一压挤就可以擦去,然后涂上一点红汞就好了。
为此,当你看到鱼体上有白色乳状物时,特别是头部肉瘤间隙中的白色黏状物,应仔细观察局部有无炎症,结合观察鱼的活动,食欲和鱼便是否正常等情况,不要草率用药。如果没有什么病变,鱼的活动、食欲和鱼便均属正常,则只要用点红汞涂擦几次就会好的。千万别盲目用药,尤其有毒性的药物,更要慎用。
◎寄生虫性白内障

[发病原因]一种复口吸虫的囊蚴,寄生在龙睛的眼睛上。

[症状]龙睛的眼睛晶体混浊,呈乳白色,严重时失明,病鱼可以存活一段时间,靠嗅觉觅食。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见,一般寄生于1龄以上的龙睛品种。

[防治方法]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P

◎寄生虫性烂鳃

常见的寄生虫有指坏虫、车轮虫、黏孢子虫和鳃霉菌、绿藻等寄生在鳃上,会引起烂鳃病。

[症状] 病鱼精神呆滞,少食,甚至停食,体色变得暗黑、头部更甚,鳃盖不能闭合,鳃丝充血,多黏液,鳃瓣上充满着许多形式和大小不规则轮廓清楚的孢囊,妨碍金鱼的呼吸,致使金鱼呼吸困难,缺氧死亡。

[发病季节] 以夏秋(约4一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初期可用2%一3%的食盐水在患处涂擦,冲洗鳃部或把病鱼放人浴洗5—15分钟。
(2)在5千克水中加硫酸铜0.04—0.05克,把病鱼浴洗10—15分钟,然后用新水过洗后再人池(缸)内饲养,隔天1次。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全池泼洒。
(3)在5千克水中投放0.3克晶体敌百虫,把病鱼浴洗10—15分钟。
(4)当引进新水时,让新水静置、曝晒2—3天,待虫找不到寄主自行死亡后,再放养金鱼。
◎三代虫

三代虫的病原体是中型三代虫、细锚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由于体内有二代胎儿,所以称之为“三代虫”。

[发病原因]此病多数是由于捕捞的红虫中夹带了寄生虫,加上投喂前未经充分漂洗、检查,而直接投入鱼池(缸)或者由于水质不洁、败坏和交叉传染等因素,从而由鱼虱寄生虫直接侵害鱼体所致。

[症状]病鱼瘦弱,初期极度不安,时而狂游,时而急剧侧游,在池(缸)边撞擦,企图摆脱虫体的侵犯,继而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导致金鱼大批量死亡。

[发病季节]最适宜的温度为20度,春季最为流行。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即1000千克)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5—0.5克,溶解后全池泼洒,或者在10千克水中投放90%晶体敌百虫0.5—1克,浴洗病鱼10—15分钟。1周内连续用药浴洗病鱼3—4次。
(2)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水温10-20度时,浸洗30分钟,20-25度时,浸洗15分钟,水温25度以上,浸洗10分钟。

◎竖鳞病

[发病原因] 关于竖鳞病的原因,目前说法尚未统一。一般认为是由于细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的内部疾患。也有人认为血吸虫寄生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虫卵堵塞鳃微血管或肾脏血管以致出现腹腔积水,产生竖鳞,故名竖鳞病。又名松鳞病、炸鳞病。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发生这种立鳞现象,也许和水质不良或金鱼鳞间的淋巴液因细菌感染发炎有关。

[症状] 一般病鱼两侧鳞片向外炸开,表皮粗糙,粘液分泌较少,鳍基部组织发炎充血,水肿,腹部膨胀,重则死亡。

[发病季节] 此病一般以冬、春两季为多见,好发成鱼,但传染率不高,很少见大批鱼感染患病。

[防治方法]
(1)可用2%的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一15分钟,然后放入含微量食盐(约五千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的嫩绿水中静养。
(2)在5千克水中投放0.2克呋喃西林,把病鱼浴洗10—20分钟,隔天1次。或用呋喃西林全池泼洒,水温20℃以下,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5—2克,水温是20℃以上,用1.0一1.5克。轻者2—3周痊愈。重者月余见效。
(3)在25千克水中投放40万一80万单位青霉素或100万单位卡那霉素,每1—2周换水,重新投药,精心饲养,坚持用药结合晒阳,有一定的疗效。
(4)按0.2毫克/升畜用红霉素全池泼洒。
◎黄乳泡病

黄乳泡病是水泡眼金鱼常见病之一,也是这个品种独有的一种疾病。

[发病原因]黄乳泡病主要是泡内的淋巴液受到某些细菌的感染或者由于外伤引起了泡壁充血、发炎感染而引起的。

[症状〕 两泡或单泡由半透明的变为乳白色或脓黄色。轻的可以自愈。但严重的,患泡能溃破或萎缩,有损观赏。

[发病季节] 此病以夏、秋季为多见。

[防治方法] 保持水质清洁,在换水、捕捞等过程中小心操作,对年老、泡形大的种鱼宜用勺子带水捕捞或双手捧捞。
放稀饲养密度。发病初期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搽擦患泡或用小针头抽取患泡脓液,注入少量青霉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眼药水,然后放在撤绿水中静养,可收到一定效果。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

[发病原因] 这是一种真菌性皮肤病。一般常因鱼体皮肤外伤后水霉及绵霉菌乘虚侵入,寄生在鱼体诸鳍伤口或败坏的鱼卵上的一种鱼病。

[症状] 每当金鱼受水霉菌的侵入感染后,肌肤组织溃疡、黏液增多,并出现像旧棉絮样的灰白色菌丝体,这就是我们肉眼可看到的一块块白色绒毛,这种绒毛状菌丝体寄生在鱼体患处后,逐渐伸入肌肉,吸取鱼体内的养分来营养自己,从而使病鱼慢慢出现焦躁不安或呆浮懒游,食欲减退,最后常因衰弱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尤其早春、晚冬及阳光不足,阴雨连绵的黄霉季节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在50千克水中投放孔雀石绿0.3克,将病鱼浴洗10—20分钟,然后用棉签轻轻擦菌丝,见能脱落即可。
(2)成龄病鱼,可局部用镊子除去水霉菌丝然后再用红汞或5%一10%孔雀石绿涂抹伤口,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3)在5千克水中投放映喃西林0.1克或食盐50一100克,将病鱼浸洗10—20分钟,再将病鱼换入每5千克水溶有0.02克呋喃西林的浅水中过夜,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4)除注意操作避免擦伤鱼体外,在发病季节,特别:是霉雨季节里,鱼池(缸)水中可以放入微量食盐(万今之一),有预防效果。
◎烫尾病

[发病原因] 金鱼的烫尾病在新水中不易发生,在室内更不会发生,而在浓绿水中金鱼的尾鳍上,容易发生气泡,其原因是由于在炎热的夏季,阳光强烈照射,使池(缸)内水温偏高,浓绿水中的藻类植物生长旺盛,其光合作用很盛,常能使水中溶氧量达到饱和状态,因而在池(缸)壁的青苔上会不断产生气泡。这时,常常由于投喂饲料过迟或不足(尤其接近中午才投食,更容易发生此病),使鱼不停地游动,四处觅食,水中气泡就会不断粘附到金鱼尾鳍上。另外,如果在中午烈日下捕捞金鱼,也容易使水中气泡上升,飘粘到金鱼的鳍条上,从而使得金鱼尾鳍全部浮于水面上,头部向下,腹部朝上,再经烈日曝晒,致使尾鳍组织受伤,毛细血管充血,患上烫尾病。
它没有传染性,死亡率并不高。但是,多次患过烫尾病的金鱼,往往会使尾鳍溃烂,残缺变短,影响其观赏价值。

[症状] 病鱼因诸鳍,尤其尾鳍下面附着许多小水泡,因而把鱼托浮于水面,鱼体呈倒立状,病鱼很难潜入水中平衡游动。严重时,尾鳍充血、溃烂,甚至交叉感染并发水霉病等,造成死亡。

[发病季节] 此病好发于夏季及早秋。

[防治方法]发现烫尾病鱼时,不要惊慌。如果病鱼多,则可以换人等温新水中,即使当时鱼尾仍有气泡,经**即可痊愈。如果有少数鱼烫尾特别严重,发现有的鱼尾溃烂时,可用红汞搽擦患处,每1—2天1次,清水洗过后再入原池(缸)静养。
◎萎瘪病

[发病原因] 金鱼患萎瘪病的原因很多,一般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或者是患过某种鱼病,使消化、吸收器官受了损伤。
其次,是由于幼鱼阶段饲养的密度过密,饲料供应不足,环境太差,经常缺氧浮头,造成营养不良,发育不充分,后天失调,所以,不易养肥,行家称这种鱼为“嵌头鱼”。
另外,该病多见于夏季,这时池(缸)中水的温度偏高,在换水过程中随意将水温较低的新水冲击鱼体,使金鱼急剧受寒,引起金鱼内伤,也可能致使金鱼患萎瘪病。

[症状] 患病初期出现食欲减退,懒于活动,体质虚弱,容易缺氧,久浮水面等现象,色体干瘪、枯瘦,头大尾小,背似刀刃、活动迟钝,体色发黑,俗称鱼瘦病,久则容易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但一般常以春、夏季为多见。

[防治方法] 金鱼患萎瘪病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为此,要防治金鱼患萎瘪病应从加强饲养管理着手,首先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增加营养,特别在仔鱼、幼鱼阶段,要尽量保证投喂足够的活红虫,抓住金鱼的早期发育。

◎金鱼中暑与闷缸

[发病原因]
(1)中暑 通常是盛夏炎热季节午后多发。其主要原因多数是没有及时盖帘遮荫,致使水温过高,从而降低了水中的溶氧量,致使鱼苗和成鱼忍受不住高温、烈日的**和缺氧而引起的昏死。
(2)闷缸 通常是天气闷热,气压偏低,水温较高,又遇上阵雨和暴雨,使池(缸)内水温急剧变化,造成池(缸)内上、下层水迅速对流,池(缸)底粪便、污物上升,致使金鱼上下不得安宁,尤其在夜间绿藻不行光合作用时,和鱼一起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金鱼缺氧,久浮水面,脱力而死。

[症状]一中暑或闷缸的金鱼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呈困难状态,体色逐渐变淡、浅,有的嘴巴周围或诸鳍的毛细血管充血,久浮水面,直至失去知觉昏死或脱力而死。

[发病季节] 中暑和闷缸多发于炎夏的午后或夜间。尤其是闷热天气更易发生。

[防治方法]
(1)盛夏酷暑天,每天上午9时左右就应盖帘遮荫,避免烈日曝晒,引起中暑。
(2)在雨来临前,要抢先做好清除池(缸)中污物工作。适当注入新水。雨过后,特别是雨前未吸除池(缸)污,雨后要立即吸去池(缸)底陈水(约总水量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注入新水,防止闷缸。对浮头严重的池(缸),可根据情况彻底换水抢救。尤其对稀有的珍贵品种的种鱼更要加强夜间巡视,增设增氧泵。

求助养鱼高人---锦鲤嘴唇有白东西

水霉
这是水霉或者是烂腮
以下资料都有,自己看看吧
一、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鱼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
出血病
黏球菌性烂鳃病
肠炎
竖鳞病
黄乳泡病
水霉病
打粉病
表皮增生症

二、寄生虫鱼病:寄生性鱼病属传染性鱼病,是由寄生虫或藻类寄生鱼体所致。危害金鱼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如下:

白点病
寄生虫性烂鳃
鱼虱
锚头蚤
三代虫
寄生虫性白内障

三、非传染性鱼病:非传染性鱼病一般是指机械损伤,水质不良,缺氧中毒,营养缺乏及其他敌害致伤引起的疾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往往许多非传染性鱼病引起鱼体虚弱或创伤,为传染性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条件,从而由非传染性鱼病交叉感染并发传染性鱼病,这是不可忽视的。

中暑与闷缸
烫尾病
鱼鳔失调症
萎瘪病
金鱼的敌害
◎肠炎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 金鱼金发生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肯定。大多专家认为此病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故称之为细菌性肠炎。
金鱼的肠炎,主要水质不洁和喂了***饵料有关。

[症状] 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将病鱼进行解剖后,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发病季节] 多见于4—10月。

[防治方法]
(1)忌喂***变质的饲料,注意保持水质清洁。
(2)在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一30分钟,每天1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放2粒(即0.25×2,或0.1×2)。浸浴2—3天后换水。
(3)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泼洒全池(缸),药量按每50千克水放0.1克,来作为平时预防,收较显著。
(4)按每1千克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粒状或片状均可)投喂病鱼,每天1次,连喂3—4天。

◎金鱼出血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 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
1.病毒、细菌(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害鱼体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
2.水质关系 不管用自来水养鱼,还是湖水或井水养鱼,需经过静置或曝晒2—3天后,才可使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使用,轻则使鳍鳞充血,重则会使金鱼致死。

[症状] 周身鳍(基部更甚)、鳞间或局部充血、溢血、溃疡、鳞片脱落;重则口腔、眼及内脏均有出血现象,病鱼呆浮或沉底懒游,轻者食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消瘦、分泌物增加,并发细菌性水霉病、败血症而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尤其以6—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除注意上述致病因素的预防外,在溢血处检查有无寄生虫,有则捉除。同时,用红汞涂擦患处,然后放在小盆中漂洗一下再放回原池(缸)静养,每天1次,痊愈为止。
(2)把病鱼放入10—20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的药液或2%一3%的盐水中浸泡10一15分钟后,过洗入池(缸),隔天1次。
(3)严重者在10千克水中,加入100万单位的卡那霉素或8万一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病鱼水浴静养2—3小时,多则半天后换入新水饲养。每天1次,一般2—3次即愈。

◎细菌性烂鳃病的成因及治疗

金鱼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传染快、死亡率高、治疗也比较困难。

[发病原因] 由细菌(黏球菌)引起的称为细菌性烂鳃。

[症状] 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黏液增多,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软骨外露,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得暗黑,头部更甚。病鱼往往因呼吸受阻,窒息而死,死亡率较高。

[发病季节] 终年均可发生,但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4—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利用黏细菌耐盐能力较差的弱点,在每5千克水中投放食盐50—100克,浴洗病鱼5—15分钟。
(2)在每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片0.1—0,2克,将病鱼浴洗10—20分钟,或用映喃西林或痢特灵全池(缸)泼洒,浸洗数天,更换新水(用药比例为2毫克/升)。
(3)可任意选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中的任何一种抗菌素溶于池(缸)中,用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投卡那霉素100万一150万单位;或庆大霉素16万单位;或青霉素80万一120万单位;或链霉素1克;或金霉素3—5克,还可用上述药液以注射器直接喷洗鳃片,效果也较显著。
◎鱼鳔失调症

[发病原因] 金鱼患鱼鳔失调症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一般认为这是由于水温过低,金鱼耐寒力差,尤其遇上严冻使鱼鳔失去调节平衡能力所致。一般鱼体过短、头部长有发达肉瘤或水泡的尾鳍过分平直或反翘的寿星头、狮子头、水泡眼、蝶尾等金鱼品种更易发生此病。

[症状] 病鱼不死不活的侧卧、倒立、甚至腹部朝天、浮于水中或沉于水底,用手触碰病鱼时,暂时又能恢复正常游动,但相隔片刻又会重复出现上述异常状态,有时也能吃食,其生长发育皆明显慢于健康鱼,不过这种鱼一般不会很快死亡。一旦温度逐渐回升,病情可能缓解,甚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

[发病季节] 一般以深秋和冬季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积极的办法是在入冬前后,把种鱼移入室内或暖房里饲养。如在室外越冬,宜将缸埋人土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晚上遮盖防冻。
(2).如果是侧卧或沉底的金鱼,可用面盆带水把金鱼捞起,再用小的缝衣针穿上不易腐烂尼龙棉线,一端先穿上一块瓶盖大小的泡沫,然后在金鱼背鳍的前面第2、3根绍条的基底部把缝衣针穿过去,打上2个结,扣牢在背鳍上,上面再把泡沫浮标固定。固定后线的距离不要过长,因过长金鱼仍然可以侧在池(缸)底里。也不要过短,过短金鱼不能下到水的中层,觅食或游动。至于浮标固定的位置要看缸(池)中的水位深浅来决定。总之,以金鱼不可再沉底侧卧,鱼体又能下人中层水中觅食等为宜。只有这样,金鱼能在水中自由游动、觅食,而又不侧卧沉底。
(3)如果是倒立或鱼体上浮,腹部朝天者,可用有机玻璃扣子一粒,大小视金鱼大小而定。具体方法是先把扣子用柔软而不易腐烂的尼龙线固定,再用面盆把病鱼带水捞出来,一面把扣有扣子的2个线头离扣子6一10厘米处打一个结,然后一个人把金鱼捉住,另一个人很快地在齐结的地方把扣子扣挂住金鱼的尾柄上。这样,金鱼放入水中后,倒立的金鱼因尾柄上有了重物就不易倒立了。而游动还是自由的。但这里要说明一点,扣子不能太大、太重,如果太大,过重了,则金鱼拖不动扣子,游动不便。相反,扣子又不可太轻,因太轻了起不到下垂作用,金鱼尾鳍仍要上浮或倒立。
(4)如果是无背鳍的蛋种鱼,患鱼照失调症时,鱼体呈倒立状,则可把病鱼养在浅水中,以控制鱼体倒立,一面提高其水温,以利奏效。
(5)金鱼发生上述现象,是与鱼体过短,尾错过小或往上翻翘,头部特征过于发达等因素也有关。

◎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

[发病原因]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症状] 每当小瓜虫的幼虫侵入鱼的皮肤、尾鳍或鳃瓣表皮后,这种虫就以鱼的组织细胞为营养,引起组织坏死,形成白色囊孢(即肉眼所见的鱼体出现的许多小白点),故名白点病。严重时,病鱼表现为体表覆盖白色黏液层,体色暗淡,少光泽,懒于游动,腹鳍不畅,单独滞浮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停食少便,鱼体消瘦,呼吸受阻,最后密布白点而死亡。

[发病季节] 一般发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间,水温在14—25℃时,为小瓜虫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也是此病的好发季节。而水温在10℃以下或高于28℃以上时,则小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
(1)换水时应注意温差过大,致使鱼体“感冒”,让病虫乘虚侵害鱼体。
(2)充分利用小瓜虫在24小时后找不到寄主即可自行死亡这一弱点,饲养金鱼的水,应经过曝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这是预防小瓜虫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3)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05—0.1克硝酸亚汞比例进行全池(缸)泼洒或者当水温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亚汞,将病鱼浴洗0.5一l小时左右,然后用等温新水过洗,再放回消毒过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绿水后静养。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亚汞毒性大,应慎用。尤其小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大金鱼弱,故药液浓度要适当降低,浸洗时间要适当缩短。
(4)在10千克水中放人红汞(即医用红药水)0.5—1毫升,浴洗病鱼5—15分钟。如果是成色,则可直接用红汞搽擦局部或周身。后用新水过洗,再放入干净新水中饲养,也可按l立方米水体(即l000千克)泼洒3—5(克)毫升红汞使池(缸)水浓度为3—5毫克/升。隔2—3天后视病情状况,可改用上述浴洗法治疗一次,然后换入干净新水(嫩绿水)饲养,同时延长日照时间,适当提高水温、停食、增氧,可获得满意疗效。
(5)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放在太阳下晒,将水温提高至30℃时,在鱼的周身搽擦一次红汞,再经新水过洗后捞人干净等温嫩绿水中饲养、停食、晒阳1周后更换新水即见痊愈。
在水温20—26℃范围内,每立方米水体(1000千克)用0.3克或0.4克孔雀石绿溶液浴洗病鱼2小时,可以杀死小瓜虫,对金鱼也比较安全。
@锚头蚤

锚头蚤 属节肢动物,甲壳类,只有雌虫才寄生在鱼体上,长约1厘米,身体似针,头部有复角和两个圆形吸盘,形似铁锚。故又名铁锚虫,往往在病鱼体表红肿发炎处,用肉眼即可找到虫体。
[发病原因]捕捞的红虫中夹带来,或因换水不当造成。

[症状]病鱼表现出焦急不安、少食并消瘦,虫体寄生在鱼体各部位,呈白线头状,随鱼游动。有的虫体上长有棉絮状青苔,被误认为青苔挂在鱼身上,锚头蚤贪食,寄生处鱼体出现不规划的深孔。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夏秋节为最多。

[防治方法]
(1)数量不多时,可用镊子去除,数量较多时,可用高锰酸钾浸洗病鱼,水温15--20度时,用10--20PPM的浓度浸洗1小时,每天一次,3天即可见效。水温高时,应降低浓度。
(2)用1%高锰酸钾涂抹虫体,约30秒后放入水中,每天一次,再用呋喃西林全池(缸)泼洒,水温20度以下1.5-2PPM浓度,20度以上时,达到1-1.5PPM。经过约一周的时间,锚头蚤全部死亡。
◎鱼 虱

鱼虱 身体扁圆,色呈灰绿,略透明,大者形似小臭虫。如2—3天内找不到寄主,就会自行死亡。

[发病原因]此病多数是由于捕捞的红虫中夹带了寄生虫,加上投喂前未经充分漂洗、检查,而直接投入鱼池(缸)或者由于水质不洁、败坏和交叉传染等因素,从而由鱼虱寄生虫直接侵害鱼体所致。

[症状] 一旦金鱼被鱼虱侵害后,鱼体有时会失去平衡,常常出现烦躁不安,时而急游;时而用身子擦池(缸)壁,继则引起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局部红肿溢血溃疡,分泌物增多;严重时,鳞片脱落,水霉等菌乘虚侵入,并发感染,加速鱼体消瘦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但以4—10月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即1000千克)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5—0.5克,溶解后全池泼洒,或者在10千克水中投放90%晶体敌百虫0.5—1克,浴洗病鱼10—15分钟。1周内连续用药浴洗病鱼3—4次。
(2)用3%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利用鱼虱害怕盐的特点,使鱼虱离开金鱼身体,然后放入困好三天以上的新水中饲养。
(3)养鱼用水需多静置、曝晒几天,寄生虫找不到寄主而自行灭亡,从而减少发病率。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病措施。
(4)漂洗红虫 对捕捞回来的红虫必须仔细检查一下有无寄生虫或其他害虫及虫卵,并要严格漂洗干净后才可投喂金鱼。这也是预防和减少鱼病发生的积极方法。

◎打粉病(俗称白衣病)

[发病原因] 这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种疾病。

[症状] 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似乎伯冷,常集聚在池(缸)角落里,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和腹鳍先后现白色小点,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之,白点逐渐蔓延到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等处,最后白点相接重叠,周身好似穿了一层白衣的样子,故得名。最后,鱼体逐渐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发病季节] 一般在早春和秋、冬季节好发生。

[防治方法]
(1)提高池水的酸碱度 其方法是取0.5一l克生石灰,溶于50千克水中充分搅拌,待充分溶解沉淀后将溶液泼洒全池(缸),使池(缸)中的酸碱度调节到pH为8左右。
(2)成鱼可用2%一3%的食盐水涂洗全身,清水过洗后入干净嫩绿水静养,隔天1次,数次即可见效。
(3)早期处理 在发现鱼病早期,可把金鱼养在嫩绿水中按每12.5千克水中投放青霉素40万一80万或庆大霉素8万一16万等抗菌素药物,停食或少食,多晒太阳杀菌也有一定疗效。

◎表皮增生症

[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皮肤上皮细胞受病毒感染引起的。

[症状] 病鱼患处的上皮细胞异型增殖,局部呈乳白色,并显著地增厚,形成白色衣样。

[发病季节] 一般在春季、黄霉季节及晚秋多见。

[防治方法] 目前对此病毒的防治方法尚在探讨研究之中。使用红霉素全池泼洒,比例为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注:药量还要视鱼体大小、水温、病情、季节等条件加减),有一定效果。
一般鱼类均有一种透明的分泌黏液,这种分泌物对鱼体本身是起到了保护作用,它可减少对鱼的侵袭。
但当金鱼局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初期时,它的分泌物往往也会增加的。特别是一些头部有发达肉瘤的金鱼在肉瘤间隙中,容易产生一种白色分泌物,有的较稀薄,有的像厚脓样,这种现象往往多见于早春和秋季鱼病好发季节。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就要进一步检查患处有无炎症和寄生虫害,以便对症下药。
饲养过程中往往在金鱼肉瘤间隙中,会出现有白色乳状物,有的金鱼饲养前辈称这种白色乳状物为“发头”。这种白色乳状物的产生没有传染性,用棉签轻轻一擦或一压挤就可以擦去,然后涂上一点红汞就好了。
为此,当你看到鱼体上有白色乳状物时,特别是头部肉瘤间隙中的白色黏状物,应仔细观察局部有无炎症,结合观察鱼的活动,食欲和鱼便是否正常等情况,不要草率用药。如果没有什么病变,鱼的活动、食欲和鱼便均属正常,则只要用点红汞涂擦几次就会好的。千万别盲目用药,尤其有毒性的药物,更要慎用。
◎寄生虫性白内障

[发病原因]一种复口吸虫的囊蚴,寄生在龙睛的眼睛上。

[症状]龙睛的眼睛晶体混浊,呈乳白色,严重时失明,病鱼可以存活一段时间,靠嗅觉觅食。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见,一般寄生于1龄以上的龙睛品种。

[防治方法]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P

◎寄生虫性烂鳃

常见的寄生虫有指坏虫、车轮虫、黏孢子虫和鳃霉菌、绿藻等寄生在鳃上,会引起烂鳃病。

[症状] 病鱼精神呆滞,少食,甚至停食,体色变得暗黑、头部更甚,鳃盖不能闭合,鳃丝充血,多黏液,鳃瓣上充满着许多形式和大小不规则轮廓清楚的孢囊,妨碍金鱼的呼吸,致使金鱼呼吸困难,缺氧死亡。

[发病季节] 以夏秋(约4一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初期可用2%一3%的食盐水在患处涂擦,冲洗鳃部或把病鱼放人浴洗5—15分钟。
(2)在5千克水中加硫酸铜0.04—0.05克,把病鱼浴洗10—15分钟,然后用新水过洗后再人池(缸)内饲养,隔天1次。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全池泼洒。
(3)在5千克水中投放0.3克晶体敌百虫,把病鱼浴洗10—15分钟。
(4)当引进新水时,让新水静置、曝晒2—3天,待虫找不到寄主自行死亡后,再放养金鱼。
◎三代虫

三代虫的病原体是中型三代虫、细锚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由于体内有二代胎儿,所以称之为“三代虫”。

[发病原因]此病多数是由于捕捞的红虫中夹带了寄生虫,加上投喂前未经充分漂洗、检查,而直接投入鱼池(缸)或者由于水质不洁、败坏和交叉传染等因素,从而由鱼虱寄生虫直接侵害鱼体所致。

[症状]病鱼瘦弱,初期极度不安,时而狂游,时而急剧侧游,在池(缸)边撞擦,企图摆脱虫体的侵犯,继而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导致金鱼大批量死亡。

[发病季节]最适宜的温度为20度,春季最为流行。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即1000千克)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5—0.5克,溶解后全池泼洒,或者在10千克水中投放90%晶体敌百虫0.5—1克,浴洗病鱼10—15分钟。1周内连续用药浴洗病鱼3—4次。
(2)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水温10-20度时,浸洗30分钟,20-25度时,浸洗15分钟,水温25度以上,浸洗10分钟。

◎竖鳞病

[发病原因] 关于竖鳞病的原因,目前说法尚未统一。一般认为是由于细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的内部疾患。也有人认为血吸虫寄生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虫卵堵塞鳃微血管或肾脏血管以致出现腹腔积水,产生竖鳞,故名竖鳞病。又名松鳞病、炸鳞病。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发生这种立鳞现象,也许和水质不良或金鱼鳞间的淋巴液因细菌感染发炎有关。

[症状] 一般病鱼两侧鳞片向外炸开,表皮粗糙,粘液分泌较少,鳍基部组织发炎充血,水肿,腹部膨胀,重则死亡。

[发病季节] 此病一般以冬、春两季为多见,好发成鱼,但传染率不高,很少见大批鱼感染患病。

[防治方法]
(1)可用2%的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一15分钟,然后放入含微量食盐(约五千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的嫩绿水中静养。
(2)在5千克水中投放0.2克呋喃西林,把病鱼浴洗10—20分钟,隔天1次。或用呋喃西林全池泼洒,水温20℃以下,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5—2克,水温是20℃以上,用1.0一1.5克。轻者2—3周痊愈。重者月余见效。
(3)在25千克水中投放40万一80万单位青霉素或100万单位卡那霉素,每1—2周换水,重新投药,精心饲养,坚持用药结合晒阳,有一定的疗效。
(4)按0.2毫克/升畜用红霉素全池泼洒。
◎黄乳泡病

黄乳泡病是水泡眼金鱼常见病之一,也是这个品种独有的一种疾病。

[发病原因]黄乳泡病主要是泡内的淋巴液受到某些细菌的感染或者由于外伤引起了泡壁充血、发炎感染而引起的。

[症状〕 两泡或单泡由半透明的变为乳白色或脓黄色。轻的可以自愈。但严重的,患泡能溃破或萎缩,有损观赏。

[发病季节] 此病以夏、秋季为多见。

[防治方法] 保持水质清洁,在换水、捕捞等过程中小心操作,对年老、泡形大的种鱼宜用勺子带水捕捞或双手捧捞。
放稀饲养密度。发病初期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搽擦患泡或用小针头抽取患泡脓液,注入少量青霉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眼药水,然后放在撤绿水中静养,可收到一定效果。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

[发病原因] 这是一种真菌性皮肤病。一般常因鱼体皮肤外伤后水霉及绵霉菌乘虚侵入,寄生在鱼体诸鳍伤口或败坏的鱼卵上的一种鱼病。

[症状] 每当金鱼受水霉菌的侵入感染后,肌肤组织溃疡、黏液增多,并出现像旧棉絮样的灰白色菌丝体,这就是我们肉眼可看到的一块块白色绒毛,这种绒毛状菌丝体寄生在鱼体患处后,逐渐伸入肌肉,吸取鱼体内的养分来营养自己,从而使病鱼慢慢出现焦躁不安或呆浮懒游,食欲减退,最后常因衰弱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尤其早春、晚冬及阳光不足,阴雨连绵的黄霉季节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在50千克水中投放孔雀石绿0.3克,将病鱼浴洗10—20分钟,然后用棉签轻轻擦菌丝,见能脱落即可。
(2)成龄病鱼,可局部用镊子除去水霉菌丝然后再用红汞或5%一10%孔雀石绿涂抹伤口,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3)在5千克水中投放映喃西林0.1克或食盐50一100克,将病鱼浸洗10—20分钟,再将病鱼换入每5千克水溶有0.02克呋喃西林的浅水中过夜,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4)除注意操作避免擦伤鱼体外,在发病季节,特别:是霉雨季节里,鱼池(缸)水中可以放入微量食盐(万今之一),有预防效果。
◎烫尾病

[发病原因] 金鱼的烫尾病在新水中不易发生,在室内更不会发生,而在浓绿水中金鱼的尾鳍上,容易发生气泡,其原因是由于在炎热的夏季,阳光强烈照射,使池(缸)内水温偏高,浓绿水中的藻类植物生长旺盛,其光合作用很盛,常能使水中溶氧量达到饱和状态,因而在池(缸)壁的青苔上会不断产生气泡。这时,常常由于投喂饲料过迟或不足(尤其接近中午才投食,更容易发生此病),使鱼不停地游动,四处觅食,水中气泡就会不断粘附到金鱼尾鳍上。另外,如果在中午烈日下捕捞金鱼,也容易使水中气泡上升,飘粘到金鱼的鳍条上,从而使得金鱼尾鳍全部浮于水面上,头部向下,腹部朝上,再经烈日曝晒,致使尾鳍组织受伤,毛细血管充血,患上烫尾病。
它没有传染性,死亡率并不高。但是,多次患过烫尾病的金鱼,往往会使尾鳍溃烂,残缺变短,影响其观赏价值。

[症状] 病鱼因诸鳍,尤其尾鳍下面附着许多小水泡,因而把鱼托浮于水面,鱼体呈倒立状,病鱼很难潜入水中平衡游动。严重时,尾鳍充血、溃烂,甚至交叉感染并发水霉病等,造成死亡。

[发病季节] 此病好发于夏季及早秋。

[防治方法]发现烫尾病鱼时,不要惊慌。如果病鱼多,则可以换人等温新水中,即使当时鱼尾仍有气泡,经**即可痊愈。如果有少数鱼烫尾特别严重,发现有的鱼尾溃烂时,可用红汞搽擦患处,每1—2天1次,清水洗过后再入原池(缸)静养。
◎萎瘪病

[发病原因] 金鱼患萎瘪病的原因很多,一般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或者是患过某种鱼病,使消化、吸收器官受了损伤。
其次,是由于幼鱼阶段饲养的密度过密,饲料供应不足,环境太差,经常缺氧浮头,造成营养不良,发育不充分,后天失调,所以,不易养肥,行家称这种鱼为“嵌头鱼”。
另外,该病多见于夏季,这时池(缸)中水的温度偏高,在换水过程中随意将水温较低的新水冲击鱼体,使金鱼急剧受寒,引起金鱼内伤,也可能致使金鱼患萎瘪病。

[症状] 患病初期出现食欲减退,懒于活动,体质虚弱,容易缺氧,久浮水面等现象,色体干瘪、枯瘦,头大尾小,背似刀刃、活动迟钝,体色发黑,俗称鱼瘦病,久则容易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但一般常以春、夏季为多见。

[防治方法] 金鱼患萎瘪病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为此,要防治金鱼患萎瘪病应从加强饲养管理着手,首先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增加营养,特别在仔鱼、幼鱼阶段,要尽量保证投喂足够的活红虫,抓住金鱼的早期发育。

◎金鱼中暑与闷缸

[发病原因]
(1)中暑 通常是盛夏炎热季节午后多发。其主要原因多数是没有及时盖帘遮荫,致使水温过高,从而降低了水中的溶氧量,致使鱼苗和成鱼忍受不住高温、烈日的**和缺氧而引起的昏死。
(2)闷缸 通常是天气闷热,气压偏低,水温较高,又遇上阵雨和暴雨,使池(缸)内水温急剧变化,造成池(缸)内上、下层水迅速对流,池(缸)底粪便、污物上升,致使金鱼上下不得安宁,尤其在夜间绿藻不行光合作用时,和鱼一起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金鱼缺氧,久浮水面,脱力而死。

[症状]一中暑或闷缸的金鱼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呈困难状态,体色逐渐变淡、浅,有的嘴巴周围或诸鳍的毛细血管充血,久浮水面,直至失去知觉昏死或脱力而死。

[发病季节] 中暑和闷缸多发于炎夏的午后或夜间。尤其是闷热天气更易发生。

[防治方法]
(1)盛夏酷暑天,每天上午9时左右就应盖帘遮荫,避免烈日曝晒,引起中暑。
(2)在雨来临前,要抢先做好清除池(缸)中污物工作。适当注入新水。雨过后,特别是雨前未吸除池(缸)污,雨后要立即吸去池(缸)底陈水(约总水量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注入新水,防止闷缸。对浮头严重的池(缸),可根据情况彻底换水抢救。尤其对稀有的珍贵品种的种鱼更要加强夜间巡视,增设增氧泵。

养鱼的大神们求助 我的鱼缸是 1米长 50厘米宽 70厘米高 现在养3条锦鲤

你的锦鲤真不错。鱼缸养锦鲤就别指望能长多大了,巨型锦鲤向来都是鱼池出的。
鱼缸里鱼的大小主要受缸宽限制,不会超过缸宽,次要受整体空间限制(空间太小,缸宽也达不到)
你缸只有一米,养的好的话,估计最多只能达到缸宽的八成40CM。这种尺寸其实也不错了。

锦鲤鱼刚买回来两天老撞缸嘴上有白泡,怎么办

撞缸,嘴上白泡不是撞出来的,而是已经有寄生虫或者细菌了,鱼患处才会撞缸或者擦缸。因为你说的不详细,也不太好判断是棉口病还是水霉病。
病鱼要单独捞出来,放到治疗缸里隔离治疗。
水霉病的话,加热棒升温至水温30-32度持续至少两周,下千分之二大盐,水妖精24小时开启,每天换水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必须和缸内同温度水,否则鱼感冒。鱼痊愈后每两天降低一度至加热棒最低温度,大概20度的样子,水温应该在15度左右,保持至来年春天温度和缸内温度持平(鱼的体质变差,室温太低的话,还会生病)。加热棒配置根据水体大小配置。20-30缸用一根50w加热棒。50缸,两根50w加热棒左右布置。
下面部分是我回答别的网友同样的提问,复制到这里,供您参考,需要注意的是,您鱼嘴上的患处用药擦洗的话一定要很小心,一个是要鱼嘴朝下,另一个是一定要在清水里充分稀释鱼嘴残留药水。
我几年前养锦鲤,也经历过白点,水霉病,从无所适从到轻松应对,到不发病,现在看来保证水质才是根本。
加盐加温都是正确的做法,只是不知道你加的是食用盐还是水族盐。食用盐不能加,含碘。加盐是要有比例的,水体长x宽x水面高/1000x0.2%=用盐量(克)。重了伤鱼甚至死鱼,少了没用。0.1-0.3%是长期药浴量,0.4-0.5%是半小时盐浴量。加盐的目的1、是调节水的渗透压,降低水对鱼体的渗透,减轻腮和肾脏的负担,降低渗透调节系统的压力,提高鱼的抗病能力。 2、阻挡细菌繁殖:加盐可以降低升温带来的负面结果,虽然升温可以使细菌繁殖加快,但是加盐后水的渗透压降低,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挡细菌进入鱼的体内,所以升温和加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抑制细菌渗透:是由于加盐后,生物细胞内外渗透压不同,水分子由盐度低处移至盐度高处,造成细胞脱水,以此杀灭一些生物。盐杀菌的机理还在于,通过改变水的比重,造成细菌细胞膜的反渗透作用,从而杀死细菌。
但是在平时养鱼的时候不建议加盐,自然界的鲤鱼生活在淡水中,而不是淡盐水中。
再说加热,加热到30度是对的,但是要保持至少两个星期。两周后如果鱼病好了,也不能撤掉加热棒了,可以每两天降低一度,直到降到20度左右,并且以这个温度过冬,直到来年温度上来,加热棒不启动才能撤加热棒。这是因为病鱼体质弱,且因为投药治病,水质完全破坏,病鱼恢复后再度恢复到冷水中,可能再生病。另外,加热到30度,不是指加热棒的指示温度,而是用温度计测量出的水体温度。
加热的是因为小瓜虫的繁殖环境温度不能高于28度,且小瓜虫的生命周期就几天。一方面不能繁殖,一方面自然死亡,所以要加热到30度-32度。
还有一个措施你务必要做,就是要加过滤和爆气。推荐用水妖精,二合一了。因为水质恶化,水中的小瓜虫尸体需要清理,高温降低溶氧量,所以需要爆气。
如果病鱼身上白点严重,还需要更进一步药物治疗,加速小瓜虫脱离鱼体,因为有的鱼等不到小瓜虫杀灭就已经挂了。治疗药物很多,孔雀石绿,高锰酸钾等等,但是计量很难掌握,容易死鱼。我最喜欢用红药水(药店买的红汞),容易掌握且容易获得。首先把病鱼捞出来放在干燥的毛巾上,注意防止鱼跳起来。然后用棉签吸上红药水涂抹鱼体患处白斑上,把白斑擦掉。让药水停留在鱼体上20秒,然后在同温度的临时水中洗一下,再放回鱼缸里。每天三次,一般三天到五天就会见效。鱼体上的红药水即使在清理后还会带到缸里一部分,没关系,如果整缸呈现极淡的粉红色,正好可以做鱼的药浴。
还有就是换水,因为水质恶化严重,治疗期间,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三分之一,必须是同温度的水。首先你每天要困水,换水的时候,用烧开的自来水对困过的水,调和温度到缸内温度,或者高一两度,再换水。
总结的说,你需要做一下几件事:1、隔离。2、原缸与隔离缸都要升温到30-32度两个礼拜。3、下大盐(是水族专用盐,不是食用盐)。4、必须打氧气过滤。5、每天换水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6、治愈后降温也必须慢慢降。每两天降1度。降到20度左右保持一冬天。
建议你用用治疗缸来治病,养殖缸重新开缸养水。养鱼一定要先养水,水养好了鱼不生病比什么都好。没事千万别翻缸,翻缸后鱼必然不适应,弄不好就生病,而且真正要开好缸,时间至少一个月。我新手时鱼常常得病,等学会养鱼后,鱼一直好好的,却因为晒太阳后造成黑藻爆缸,翻缸除黑藻又导致鱼烂尾。现在把鱼缸移到没有阳光的地方,两年了鱼一点事都没有。
棉口病:
(A)口唇部因捕捞运输时或在运输途中所造成伤害。
(B)细菌严重感染继而发炎。

(C)因缸内细菌滋生,感染体质较弱者引起,有传染性。
症状
发病时,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周围的细胞坏死,色素消失而表现白色,病变部位发生溃烂,有时带有灰白色绒毛状物,因而呈现“白头白嘴”症状。在水面游动之病鱼,症状尤为明显。当病鱼离水后,症状就不显著。严重的病鱼,病灶部位发生溃烂,个别病鱼头部出现充血现象,有时还表现白皮、白尾、烂尾、烂鳃或全身多粘液等病变反应。病鱼一般体瘦、发黑,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游泳缓慢,不断地浮出水面,不久即死亡。此病是一种暴发性疾病,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可全部死亡。此病流行季节性比较明显,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6月为发病高峰。此病多因缸内细菌滋生,感染体质较弱者引起,有传染性。
治疗:1、可用5%食盐水浸洗病鱼,每天二次,每次10分钟,一周左右可治愈;
2、将病鱼放入十万分之二的土霉素溶液中饲养,同样可起杀菌消毒作用。
配合升温效果会好一些。无论哪种方法,都要爆气,

花鸟鱼虫,养什么宠物好呢?

懒人就养养多肉这种好伺候的植物。
不懒就养狗,天天出去跑。
占地面积小的宠物:鱼类,爬宠(宠物蛇、守宫、蜘蛛等),仓鼠。
喜静不养鸟,那是真的吵。

刚买的锦鲤厌食,缩麒,拉白色便便

肠炎

我的锦鲤身上长白点了。怎么办?紧急求救!!!

锦鲤身上长白点了,需要先将缸内的温度提高至29~31℃左右,再将患病的锦鲤使用浓度5%左右的盐水浸泡数日,身上的白点一般就会得到缓解。
若是锦鲤的白点病症比较严重,可以使用百万分之二的甲基蓝溶液每日浸泡6个小时,连续浸泡3次左右可缓解病情。
锦鲤生病时食欲会减退,喂食时尽量观察情况,直至吃完,注意不要有吃剩的料沉底腐烂从而影响水质导致鱼病加速发生,食欲减退有很多原因,如缺氧、氨上升、水温变化、寄生虫附生、感染病毒、内脏疾病等。

扩展资料:锦鲤健康时会向四面扩大游动,生病的锦鲤会离群独游,病症严重时会蹒跚游动、摇晃不定,甚至没有气力停止游动以至撞到池壁。
锦鲤在鱼池的一角围成一环或以躯体摩擦池壁或池底,这表示鱼体上已经附有寄生虫,严重时锦鲤擦身、扇动背鳍及胸鳍,或跳跃。锦鲤如果耸立背鳍游泳,一般是神经系统患病的迹象。
锦鲤以躯体弯弯曲曲游动是锦鲤异常的讯号。漂浮于水面静止不动是危险讯号。无法直立是丧失平衡感的状况,可能是鱼鳔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头部患有寄生虫,病态严重时锦鲤会乱游。

金鱼得了白头白嘴病怎么治疗有效?

一、引起此病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车轮虫或由黏细菌引起的疾病。由车轮虫密集在金鱼头部,呈一片白色的病状。如果在头部感染黏细菌也会呈白色。本病常发于夏秋两季,特别是不足龄的幼鱼易感染此病。病鱼虽然精神状态还好,食欲也正常,但额部和嘴部四周渐渐变成乳白色,并发生溃烂,随后表现为食欲不振,躲在角落处,精神萎靡,严重时全身溃烂致死。
二、防治方法:
①加强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当金鱼密度超过10克/升时,最好每周换水2~3次,每次换水1/5~1/3,同时要及时清理水中的排泄废物及残饵。如果发现金鱼肠胃不好,*门处拖着粪便,并出现水体混浊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投饵,等水质改善后再投喂少量鲜活饵料;
②用盐度为20‰的食盐水药浴病鱼15分钟,每日2次,直至病愈。

锦鲤鱼烂肉,怎么回事?

  锦鲤烂尾、烂肉属于烂尾病。即鱼的鳍等腐烂的一种疾病,导致鱼鳍腐烂,不早作治疗,鱼鳍会全部腐坏脱落,甚至伤害鱼体。此病大都是由于水质污染或被其他鱼刺伤,伤口感染细菌所引起的。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在十公升的水里加5——10万单位的青霉素。 或者单独1%盐水泡浴鱼儿,连续5——10天,最便宜就是盐水泡鱼。最好是海盐,食用盐也可以。比例还可以到2%——3%。有利无害。另外提醒,鱼缸也要彻底清理消毒,防止重复传染。
  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最大的一科,超过1400种鱼种。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由于它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较杂,易繁殖,所以到人们的赞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