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容貌复原图吓人,历史上貂蝉的原型和她的真实来历

只是董卓府中的一名丫鬟。董卓与吕布重修于好,并派他去看守自己的内宅,不料后者竟乘主人不在,与府中的贴身婢女暗中相恋。

吕布与该婢女和好日久,因为恐惧奸情被董卓发现,便前去拜访司徒王允,请教求生之道。

王允获悉内情后,便利用“激将法”,成功地怂恿吕布杀死董卓。

貂蝉容貌复原图吓人,历史上貂蝉的原型和她的真实来历?-风君小屋帮我吧

貂蝉几岁死?

三国貂蝉的生卒年不详,没有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首次出场,说其善歌舞,色伎俱佳。就是一个标准的美人坯子。

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又有诗曰:“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就是这么一个闭月羞花的美女,去向却成了一个谜。

在《三国演义》中,最后一次提到貂蝉,是跟吕布一起在白门楼被曹操围困,后来吕布兵败身死,而貂蝉的去向却没了下文。这让读者心里痒痒的,这么一个大美女,究竟被谁收入囊中了呢?

正史中没有貂蝉。貂蝉是一个虚构人物,但这并不妨碍,后世文人们的想象发挥,所以,貂蝉的结局被冠以“惨死”和“善终”两大系列。

第一种版本是一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虽然貂蝉百般挑逗,但关羽心如磐石,为了不受魅惑,杀死了貂蝉。

第二个版本是是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美女,认为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便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

而野史传说,吕布没有死,被华佗用药做成了活死人,替曹操卖命。虽然武力厉害,但没有神智,暴躁异常,只有貂蝉在的时候才会不那么暴躁。

还有一种传说,貂蝉成了关羽的老婆,虽史无记载,但是种种迹象反推,大概也八九不离十了。毕竟,关羽和吕布在很多方面都很相像,高大英武,勇猛难挡。

可以这样说,貂蝉一生,嫁了两个当世英雄,这个女人,怎一个媚字了得?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后?

因为关羽熟知这是曹操使用的“美人计”,所以面对貂蝉的诱惑,关羽并没有动心,坦然面对,任她在月光下摇曳身姿。貂蝉看到关羽并没有对自己动心,感到莫大的屈辱,回想自己坎坷的一生,她选择了自尽身亡,结束了自己漂泊的半生。

话说貂蝉原本是司徒王允府上的一个婢女,有一天王允发现了貂蝉的惊世容貌后当晚就要收貂蝉为义女,王允的意图很明确,我们大可不必多谈。

董卓带领西凉狼虎之师进入洛阳后,为非作歹,操控朝政,王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心想要除掉董卓。董卓身边的干儿子吕布,虽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有勇无谋,很容易冲动。他们父子俩又被貂蝉的美色迷得神魂颠倒。于是王允计上心来,何不借貂蝉的美色去挑拨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果不其然,见色起意的父子俩双双中计,怒发冲冠的吕布杀死了董卓。

董卓死后,西凉军四分五裂,汉献帝被西凉军残部裹挟带走,貂蝉也成为了吕布的宠妾。

吕布虽善勇,但无智谋,不顾当时三国的之间的形势,多面树敌,在东汉末年时名声丑扬。

当时徐州被吕布占领之后,刘备已经没有了安身之地,无奈之下只能够带着自己的兄弟们投奔了曹操,后来曹操和刘备联合去攻打吕布,吕布最后战败。

战败后的吕布表示想投奔到曹操营下,曹操是一位求贤若渴之士,面对吕布这个难得的猛将,若能得到吕布,可谓是如虎添翼啊,曹操自然是求之不得。可是这时刘备提醒曹操:“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听后恍然大悟,最后将吕布斩杀,吕布的赤兔马和爱妾貂蝉全部落入了曹操手中。

刘备不甘长期寄人篱下,知道长期待在曹操身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扔下了自己的两个夫人和关羽去投靠了袁绍。

刘备走后,关羽整天抑郁寡欢,虽然身在曹营,可心里却在大哥刘备那里,这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曹操非常欣赏和重用关羽,希望关羽能长期效力于他,把最好的汗血宝马赤兔马送给了关羽,为了能留住关羽,曹操还把貂蝉也送给了关羽。

貂蝉见到关羽后,面对这个真正的盖世英雄,貂蝉自认为找到真正可以终身托负之人。关羽坐在房中读书,貂蝉在月下翩翩起舞,面对貂蝉这样的绝世美人,关羽依然不理不采,因为关羽知道这是曹操使的美人计。所以任她在月光中摇曳身姿。

貂蝉看到关羽并没有对自己动心,感到莫大的屈辱,回想自己坎坷的一生,从王允、董卓、吕布再到曹操,好不容易碰到关羽这个真正的盖世英雄,可关羽并没有为之心动。所以她最后选择了自尽身亡,结束了自己漂泊的半生。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内容博大精深,想了解更多关于三国的内容,请期待下一次的更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三国演义里面貂蝉和甄宓?

谢邀。

看到这个题目把我乐笑了,撂下手上的工作开始回答。

首先三国演义里应该没有人完全见过这四个美女。曹魏这边顶多见过貂蝉和甄宓。蜀汉这边顶多见过貂蝉和大小乔。孙吴这边顶多只见过大小乔。

没有都见过四个美女的人,当然也没法衡量这四个人有多好看。

就算有人都见过,那么问题来了,衡量标准是什么?

我们知道,孙吴爱萝莉,曹魏好人妻,蜀汉一群基。你让孙吴的人看,当然是大小乔好看,你让曹魏的人看,肯定是貂蝉和甄宓好看。你让蜀汉的人看,蜀汉觉得关二爷和子龙哥哥最好看。

所以这个问题不严谨,应该是你觉得谁更漂亮?

我没法觉得,因为我没见过,但是我可以想象。

貂蝉肯定漂亮,能让王允拿出去当美人计的女人,怎么可能不漂亮?那一定是相当漂亮。

女人有多好看,在于她能惹出多大的祸。你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了女人敢开政治玩笑,这女人得多漂亮?貂蝉的祸惹得也不小,吕布把干爹都杀了,为了心爱的女人杀人,这女人要是不漂亮,董卓就白死了。

甄宓漂亮吗?根据曹魏好人妻的属性来说,未知。曹操就是喜欢人妻,曹丕跟老爹爱好一致,甄宓又刚好是别人的老婆,所以不能证明甄宓就好看。曹操一开始的确是想收了甄宓,后来曹丕收了,曹操也就作罢。这个作罢让我觉得甄宓没有达到曹操的审美高度,毕竟曹操是曾经为了睡张绣婶子把自己儿子害死的主。我看见回答里有人掰扯《洛神赋》,我觉得这个不是特别靠谱,没有依据的事别瞎传,我们三河少年陈思王不是勾大嫂的人!

至于大小乔,因为是姐妹,所以她们两的长相比较相似。这两人到底好不好看,估计只有孙策和周瑜知道了。不过看小霸王和大都督英年早逝的意思,这两位姐妹应该长得不差。况且曹植在《铜雀赋》里也写过: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能让曹魏这边惦记的,应该挺好看,要不然说出去多没面?但是问题也来了,首先,曹魏肯定要在言论上打压孙吴,其次,曹魏好人妻的毛病是没办法改的,所以大小乔是否好看,仍然存疑。

从我的狗屁理论来说,貂蝉无疑是胜出了,毕竟是四大美女之一嘛。

----------丸---------

文:祁门小谢

西施貂蝉是确有其人还是杜撰而来?

感谢小秘书邀请。

西施和貂蝉,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应该是确有其人的。文献亦有记载,只是西施记载更为详细。

关于西施。

西施,也叫先施,因古时先西同音,姓施,亦称西子,春秋时越国苧萝(今浙江诸暨)人。关于西施,《吴越春秋》、《越绝书》和《吴地记》有记载。其中的《吴地记》为唐朝陆广微所著,此书虽然很有价值,但毕竟晚了西施的年代一千年,可以略去不提。

先看《吴越春秋》,其《勾践阴谋外传第九》曰:“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越王曰:善。乃使相者国中得苧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蠡献之。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子胥谏曰: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昔桀易汤而灭,纣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臣闻越王朝书不倦,晦诵竟夜,且聚敢死之士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越王服诚行仁,听谏进贤,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绤,是人不死,必为对隙。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

西施和另一个叫郑旦的美女,被献于吴王是在勾践十二年,即公元前485年。《吴越春秋》说,后来西施改了名字,和范蠡泛舟五湖了。 《吴越春秋》这部书,由东汉史学家赵晔所著,他生年不详,卒于公元83年。书的体例为编年记事。他自己说,写这部书是为了“补国语、左传、史记之不足”。后来历代学者对这部书研究者不少,评价颇高,现代学者引用亦不少。

再来看《越绝书》,其卷十二曰——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句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贫穷,不敢当,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悦。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桀易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句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句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句践冬披毛裘,夏披絺绤,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

记述与前书基本一致。《越绝书》,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所谓“孔门十哲”之一子贡所著。子贡,应该是在越国当过官,协助勾践灭吴。当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认为这部书的最后几句话里,暗藏了作者的姓氏和祖籍,于是定为东汉时会稽人士袁康和吴平所著,但其实对这俩人的情况一无所知。这部书,被称作中国“地方志的鼻祖”,声望比《吴越春秋》还高,现在学者们也仍然大量引用此书。 可以作为西施确有其人旁证的,还有离此稍晚的众多文献记载。《战国策》的“楚策三”和“齐策四”都说到西施;《墨子.亲士》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墨子生卒为前480或476-前420或390,几乎与西施同时;《孟子.离娄下》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即便是美女西施,如果蓬头垢面,人们擦肩而过时也会手掩口鼻。《孟子注》曰:“西子,古之好女西施也。”孟子生卒为前371-前289;“东施效颦”的成语出于《庄子》,说有个叫东施的丑女学西施,反而更糟,他还在另外篇章里说到西施,庄子生卒为前369-前286或275,和孟子同时;屈原《九章.惜往日》:“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美女都进了王宫,他生卒为前340-前278;荀子《正论》说:“西施自窥于井,不恃其美”,他生卒为前313-前238。另外,春秋战国时的《慎子》、《阙子》、《尸子》、宋玉等,都说到了西施。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在并非同门同乡,不属一个“微信群”,还有些时间差的情况下,都议论西施,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了,可以确定——西施实有其人,而且是大美女。

有人说,孔子和司马迁怎么没说过西施呢。很好理解。孔子生卒为前551-前479,而且他整理的是《鲁春秋》,起止时间是前722-前479,作为鲁国的宫廷档案《春秋》,没有记录越国的王室决策很正常,进一步说,前485到前479,在当时信息传播很不通畅的情况下,西施的事情还没传到孔子耳朵里,他已经卧病不起了。《春秋》不载之事,《左传》等三传不可能载,司马迁写史记以“六经”为主要参考,他也不会说到这事了。

关于貂蝉。

貂蝉的事情比较简单。流传至今,是因为《三国演义》的第八、第九两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卓和吕布都中了圈套,钓饵是貂蝉。史上应该确有这么一个人,但不叫貂蝉,而且事情经过也由罗贯中做了艺术加工。

陈寿的《三国志.魏书七》记载,吕布熟习骑射,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不多久又被提拔为中郎将,并被封为都亭使。董卓自知对人无礼,唯恐别人算计他出外或者居家,都让吕布跟随着他,以保证安全。但是董卓生性刚愎,心胸狭小,一时气愤就忘了自己的危险。曾经有一件小事,使他很不高兴,他随手拔出手戟投向吕布。吕布敏捷地避开了,并为这件事情向董卓道了歉,董卓的怒气也就平息了。但这件事,使吕布对董卓暗中产生了怨恨。董卓常派吕布守卫他的内宫,吕布借机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但又时时害怕董卓发现,心中惴惴不安。”

这个董卓的侍婢,大约就是貂蝉的原型。 吕思勉老先生,做学问极其严谨,他认为陈寿这个记述靠谱,于是在他的《秦汉史》里,也采用了这个说法。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一定认为,陈寿说的这个细节,是吕布刺杀董卓的关键,于是做了艺术加工。 那么,怎么就出来一个貂蝉呢?

原来,汉代武官的官帽上的饰物叫“貂蝉”。《后汉书.舆服志下》说:“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说,“貂蝉”出于胡服。

另外,汉代也常以“貂蝉”比喻达官显贵。《汉书.楚元王传》说:“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罗贯中给侍婢起了个“貂蝉”的名字,其创作构思咱们只能去猜了——大概一是符合吕布这个东汉末年武将的“饰物”这个意思,那时候确实看不起女性;二是也表示“貂蝉”出于王司徒这种权贵人家吧——“相府的丫鬟九品官”。

文学作品里,给人物起名字很讲究。金庸小说里的人名学问深了去了。比如,任盈盈和令狐冲,据说是按照老子所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而来的,也符合老子说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或者,也包含辛弃疾《青玉案》词句之意——“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题外话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