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黑白蝶尾金鱼为什么掉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黑金鱼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红色的金鱼怎么会变成黑色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黑金鱼为什么会变成红色?-风君小屋帮我吧

黑金鱼为什么会变成红色?

黑金鱼变色是由于在日常管理中饲料中缺乏某些养分,另外一些金鱼遗传基因不稳定,也会造成黑金鱼变成红色。
金鱼的颜色成分只有3种:黑**素细胞,橙黄**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所有这些成分都存在于野生鲫鱼中。家养金鱼鲜艳的、多变的体色,不过是由于这3种成分的重新组合,重新分布,强度、密度的变化,或消失了野生鲫鱼原有色素中一个或更多的成分而形成的。
在金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曾有褪色的现象。黑色金鱼如墨龙睛、墨水泡等,有随年龄而变化现象。有些黑鱼在2-3年内褪为橙红色、或红黑色,有些褪成黑白色,另一些保持黑色较久。

扩展资料
金鱼起源于中国,有文献记载晋桓冲游庐山时见湖中有赤鳞鱼,此赤鳞鱼即红黄色的金鲫鱼,也就是金鱼最早的祖先。因此可以认为金鱼最早发现于我国晋朝(公元265-420年间)。
在唐代金鱼被半家化饲养用于行善放生,自宋代开始养殖金鱼,在明清两代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对金鱼的保种和繁育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金鱼于1502年传到日本,至二战后日本又通过台湾引进多个品种,金鱼在17世纪末传到英国,18世纪传入欧洲,1874年传入美国,之后传遍全世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金鱼

熊猫蝶尾金鱼是什么颜色亲鱼配种的?

熊猫的亲本是墨龙睛和蓝蝶尾。
熊猫金鱼属于蝶尾系列,两个大眼睛和尾巴是墨黑色,身体则是银白色,看起就像国宝熊猫,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金鱼品种。
据熊猫金鱼的培育者林学明说,熊猫金鱼实际上是由墨 龙睛和蓝蝶尾杂交出来,并不是人们想象的用白龙睛和蓝蝶尾杂交出来的。而且熊猫金鱼之间交配也繁殖不 出正品的熊猫金鱼来。

黑色蝶尾金鱼为什么的会变黄

不适应新水,新鱼回家之后一定要先连鱼带水一起放进缸里泡半小时左右,等袋里的水和缸里的水温度一至了,才能把鱼慢慢的倒进缸里,这样鱼才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喂养

养金鱼保持水质清纯至关重要,要经常用乳胶管或氧气管吸除鱼缸底部的粪便、残饵连同混浊水吸干净,然后徐徐地补进已在太阳下暴晒一天的井水或者放置两天的自来水。倘若操作过程中出现水草浮起或假山被碰倒等情况,要及时恢复原状。 水太浑会导致观赏性下降、鱼类缺氧,还极度容易引起寄生虫和霉菌。有碍观赏不说,还极度不利于鱼的健康。蝶尾是一种相对娇气的鱼种,它本身的培育就是在清水中完成,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说是将金鱼放到浑浊的水中当普通鱼养,绝大部分的鱼会死掉,而剩下的竟然会慢慢变成普通的鱼。浑浊的水里面这种鱼的皮肤还会慢慢的退掉光泽,变的污暗。养鱼越久,沉渣积累越多。虽然每天清除,也不能全部清除干净。如果沉渣增多,影响玻璃缸的清晰度,就要彻底换水洗刷玻璃缸,才能保持水质清纯,便于观赏,也为金鱼保持优良的生活环境。 现在通行的喂养方式下最好每周彻底换一次水。
养鱼所用的饵料以活鱼虫最为理想,水质不容易坏,喂干鱼虫、人工合成颗粒饲料也可以。市场上有活鱼虫出售,不过要天天购买也很麻烦。对市场上卖的干鱼虫,要选比较新鲜的颗粒松散的喂鱼,不要买陈旧发霉的干鱼虫来喂养。人工颗粒饲料以用营养成分齐全的全价饲料为好。

原本黄色的金鱼,为什么会变成黑色?

  那么金鱼的这种变色现象究竟是何原因呢。金鱼的始祖是鲫鱼,鲫鱼和其他大多数淡水鱼一样,并没有十分鲜艳的色彩,而且自然条件下,体色过于鲜艳,也起不到生态保护色的作用,会被天敌发现,难以存活下来。当自然界中出现体色突变为红(黄)颜色的鲫鱼,被中**发现后,认为上天所赐,寓意吉祥,人工饲养起来,不再参与自然界的竞争,使鲜艳的体色得以留存。近代,杂交育种方式的采用,又进一步使金鱼的色彩丰富起来。金鱼的颜色是由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白色反光(鸟粪素)细胞、蓝色反光细胞组成。当其中一种细胞排列密度大时,鱼体即呈现此种色彩。不同色素所占比例的不同,所组成的体色也各异。复色金鱼由两种以上的色块组成,而形成千变万化的图案。如同天然的调色板,运用几种原色,调配出美丽的色彩。
  脱色过渡的鹤顶红个体
  金鱼一生的体色会发生三次改变。第一阶段:鱼苗时期的变色。第二阶段:幼鱼时期的脱色。第三阶段:老龄时期的退色。
  第一阶段:鱼苗时期的变色
  刚孵化出来的鱼苗,体色为透明,后逐渐变为青灰色。白色和五花金鱼的变色开始时间较早,幼鱼的变色从孵化后一个月开始,短的变色期在25天,长的要在一两个月。此期间金鱼从青灰色转变为浅白色、黑色、浅紫色以及肉色等,以后浅紫色变深成紫色,肉色则逐渐出现黑斑形成五花的色彩,而黑色则会变为白色、红色,也有一直不发生改变,颜色逐步加深,成为黑色的。影响金鱼育苗变色的因素有:
  遗传:鱼苗主要受到亲鱼遗传因素的影响,除去杂交的影响外,鱼苗将在最迟4个月后,变成亲鱼的颜色。而且若亲鱼在变色时期过程快的,则其后代的变色时间也短。对于养殖户而言,变色时间缩短,可以节省金鱼养殖时间,提早上市时间,从而节约成本。选择变色较早的金鱼个体作为种鱼,可以加快该品种变色速度。
  温度:水温越高,金鱼的新陈代谢越快,变色过程也会加快。与此相类似,增加换水频度,也会激发金鱼的生长。但如果水温过高,可能会使金鱼的变色过快,如不及时控制,有些品种如红顶白高头(鹤顶红)在体色退色后,头顶的红色也失去控制继续退去,失去"鸿(红)运当头"的美感。
  光照:金鱼的变色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光照强,金鱼的变色就会加快,用清水养鱼,由于水体的透光性好,有利于鱼苗接受到更多光照,因此变色过程快。但是过强的光照也会使金鱼的体色变淡,影响观赏价值。
  饵料:在鱼苗期金鱼摄食饵料中的营养成分,也会对变色造成影响。生长有大量螺旋藻类的绿水含有胡萝卜素,因此金鱼在绿水中变出的色彩更为鲜艳。此外,活饵中富含能够增加金鱼体色的甲壳素物质,也有类似作用。
  第二阶段:幼鱼时期的脱色
  经过第一阶段的变色以后,金鱼的色彩已然接近于亲鱼的体色,但有些复色金鱼的脱色过程才刚刚开始。传统观念认为,金鱼的第一阶段的变色和第二阶段脱色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脱色使体色发生改变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在50~60天内完成变色,有的则要历时2~3年。而且,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快变色速度,而第二阶段是合理控制脱色的过程。如果笼统地放在一起,不便于复色金鱼培育的探讨。例如:有些蓝蝶尾完成鱼苗期的变色后,一些个体的体色继续脱色,形成黑白蝶尾(喜鹊花蝶尾)--继续脱色只保持鱼鳍、体侧两道竖线,则形成了着名的金鱼品种"熊猫蝶尾龙睛"--熊猫蝶尾龙睛鱼体两侧竖黑线退去后,形成十二黑蝶尾,也极具观赏价值,但是如果黑色继续退去,则体色变为灰暗的白色,观赏价值就大大降低。这一脱色过程历时很长,有的长达5年到6年。因此将此过程独立分出来研究很有必要。
  复色金鱼品种在脱色过程中,会出现特殊的色彩分布的个体。局部如:口、眼睛、鱼鳍保持脱色前的色彩,而鱼体脱色为白色、红色的个体,这类金鱼颇受市场欢迎,并将其赋予魅力十足的名称:铁包金兰畴、牡丹高头、十二红(黑)狮头、十二紫(红、黑)蝶尾等等。尽管这些"品种"是一种过渡色,但如果饲养得法,这种色彩组合可保持较长时间。因此,养殖者应采用适当手段,不使其继续脱色,以尽可能延长个体体色保持在"最佳"状态。
  亲鱼优选:体色受到遗传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对于复色金鱼要选择色彩较为稳定的亲鱼个体。亲鱼至少要在2龄以上,并且还保持着浓艳的颜色。对于腹部出现红色杂有黑色、紫色的金鱼,以及鱼鳍根部已发生早期脱色现象的亲鱼就不要选用。
  减慢发育:减少光照和换水频率,将金鱼置于室内,使其不直接受到阳光直射,如果室内光线过暗,可以人工补充2~3小时灯光。用老水进行饲养,由于金鱼的活动减少,摄食也少,从而降低新陈代谢,金鱼的体色也就能较长时间保持。
  增色饲料:近年来,观赏鱼人工增色饲料的出现,对于金鱼快速"发色"和控制脱色,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生产中出于成本考量,多采用较为廉价的类胡萝卜素做为饲料添加剂;家庭饲养更可使用增艳效果更好的虾红素。
  第三阶段:老龄时期的退色
  金鱼在养到3~4龄后,大部分个体出现退退色现象,进入到老龄退色时期。如:五花金鱼原有的黑色斑点逐渐退去,变成红白类品种。墨龙睛和墨狮子头等品种体色中的黑色逐渐退去,转为红色。即便是最为稳定的白色、红色,也存在白色的光泽变得暗淡及红色变为橙黄色的趋势。但也有少部分个体或因品种优异,或因饲养得法,退色不明显。金鱼进入到老龄以后,容易患病,并且很难治愈,一般寿命也就在6~7年,因此部分个体能终其一生,保持色彩不变。金鱼的老龄退色本属正常情况,但如果由于饲养过程中不注意金鱼生长的控制,常年在高温、人工饲料甚至激素**条件下生长,也会出现提早老化的情况。在日常饲养中,对于老龄金鱼要控制饲料投喂量,饲料保持在成长期的1/2左右即可。因为老龄金鱼游动减少,投喂的饵料转化为脂肪堆积,加速鱼体老化进程,颜色自然也难于保持。

鱼为啥褪色

彩裙鱼又名灯火鱼,是黑裙鱼的人工激光品种,体长6厘米左右。它之所以颜色非常多,是为了满足市场要求,所以才人工上色。想想谁都喜欢买漂亮的鱼对吧?我养过,时间久了颜色慢慢褪掉了,而且这种鱼相对寿命略短。

金鱼身体变黑为什么会死?

  水不干净或是身体内部有病,金鱼身体都会变黑,这说明金鱼的健康状况不好。常见的身体变黑是水质不好引起的金鱼身体内部出现问题。

  解决方案就是换水暴氧加盐移置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养鱼守则第一条就是先养水,水好鱼自然好。

我的金鱼变色了,由红色逐渐变白了.以后还能变回红色吗?

很难,基本不可能再变回红色了。

金鱼变色原因:
金鱼一生的体色会发生三次改变。第一阶段:鱼苗时期的变色。第二阶段:幼鱼时期的脱色。第三阶段:老龄时期的退色。

第一阶段:鱼苗时期的变色
刚孵化出来的鱼苗,体色为透明,后逐渐变为青灰色。白色和五花金鱼的变色开始时间较早,幼鱼的变色从孵化后一个月开始,短的变色期在25天,长的要在一两个月。此期间金鱼从青灰色转变为浅白色、黑色、浅紫色以及肉色等,以后浅紫色变深成紫色,肉色则逐渐出现黑斑形成五花的色彩,而黑色则会变为白色、红色,也有一直不发生改变,颜色逐步加深,成为黑色的。影响金鱼育苗变色的因素有:

遗传:鱼苗主要受到亲鱼遗传因素的影响,除去杂交的影响外,鱼苗将在最迟4个月后,变成亲鱼的颜色。而且若亲鱼在变色时期过程快的,则其后代的变色时间也短。对于养殖户而言,变色时间缩短,可以节省金鱼养殖时间,提早上市时间,从而节约成本。选择变色较早的金鱼个体作为种鱼,可以加快该品种变色速度。

温度:水温越高,金鱼的新陈代谢越快,变色过程也会加快。与此相类似,增加换水频度,也会激发金鱼的生长。但如果水温过高,可能会使金鱼的变色过快,如不及时控制,有些品种如红顶白高头(鹤顶红)在体色退色后,头顶的红色也失去控制继续退去,失去“鸿(红)运当头”的美感。

光照:金鱼的变色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光照强,金鱼的变色就会加快,用清水养鱼,由于水体的透光性好,有利于鱼苗接受到更多光照,因此变色过程快。但是过强的光照也会使金鱼的体色变淡,影响观赏价值。

饵料:在鱼苗期金鱼摄食饵料中的营养成分,也会对变色造成影响。生长有大量螺旋藻类的绿水含有胡萝卜素,因此金鱼在绿水中变出的色彩更为鲜艳。此外,活饵中富含能够增加金鱼体色的甲壳素物质,也有类似作用。

第二阶段:幼鱼时期的脱色
经过第一阶段的变色以后,金鱼的色彩已然接近于亲鱼的体色,但有些复色金鱼的脱色过程才刚刚开始。传统观念认为,金鱼的第一阶段的变色和第二阶段脱色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脱色使体色发生改变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在50~60天内完成变色,有的则要历时2~3年。而且,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快变色速度,而第二阶段是合理控制脱色的过程。如果笼统地放在一起,不便于复色金鱼培育的探讨。例如:有些蓝蝶尾完成鱼苗期的变色后,一些个体的体色继续脱色,形成黑白蝶尾(喜鹊花蝶尾)——继续脱色只保持鱼鳍、体侧两道竖线,则形成了著名的金鱼品种“熊猫蝶尾龙睛”——熊猫蝶尾龙睛鱼体两侧竖黑线退去后,形成十二黑蝶尾,也极具观赏价值,但是如果黑色继续退去,则体色变为灰暗的白色,观赏价值就大大降低。这一脱色过程历时很长,有的长达5年到6年。因此将此过程独立分出来研究很有必要。

复色金鱼品种在脱色过程中,会出现特殊的色彩分布的个体。局部如:口、眼睛、鱼鳍保持脱色前的色彩,而鱼体脱色为白色、红色的个体,这类金鱼颇受市场欢迎,并将其赋予魅力十足的名称:铁包金兰畴、牡丹高头、十二红(黑)狮头、十二紫(红、黑)蝶尾等等。尽管这些“品种”是一种过渡色,但如果饲养得法,这种色彩组合可保持较长时间。因此,养殖者应采用适当手段,不使其继续脱色,以尽可能延长个体体色保持在“最佳”状态。

亲鱼优选:体色受到遗传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对于复色金鱼要选择色彩较为稳定的亲鱼个体。亲鱼至少要在2龄以上,并且还保持着浓艳的颜色。对于腹部出现红色杂有黑色、紫色的金鱼,以及鱼鳍根部已发生早期脱色现象的亲鱼就不要选用。

减慢发育:减少光照和换水频率,将金鱼置于室内,使其不直接受到阳光直射,如果室内光线过暗,可以人工补充2~3小时灯光。用老水进行饲养,由于金鱼的活动减少,摄食也少,从而降低新陈代谢,金鱼的体色也就能较长时间保持。

增色饲料:近年来,观赏鱼人工增色饲料的出现,对于金鱼快速“发色”和控制脱色,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生产中出于成本考量,多采用较为廉价的类胡萝卜素做为饲料添加剂;家庭饲养更可使用增艳效果更好的虾红素。

第三阶段:老龄时期的退色
金鱼在养到3~4龄后,大部分个体出现退退色现象,进入到老龄退色时期。如:五花金鱼原有的黑色斑点逐渐退去,变成红白类品种。墨龙睛和墨狮子头等品种体色中的黑色逐渐退去,转为红色。即便是最为稳定的白色、红色,也存在白色的光泽变得暗淡及红色变为橙黄色的趋势。但也有少部分个体或因品种优异,或因饲养得法,退色不明显。金鱼进入到老龄以后,容易患病,并且很难治愈,一般寿命也就在6~7年,因此部分个体能终其一生,保持色彩不变。金鱼的老龄退色本属正常情况,但如果由于饲养过程中不注意金鱼生长的控制,常年在高温、人工饲料甚至激素**条件下生长,也会出现提早老化的情况。在日常饲养中,对于老龄金鱼要控制饲料投喂量,饲料保持在成长期的1/2左右即可。因为老龄金鱼游动减少,投喂的饵料转化为脂肪堆积,加速鱼体老化进程,颜色自然也难于保持。

对于金鱼的变色,很多学者和从业者做过研究,但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复色品种遗传方面还有着很多疑问,这也是金鱼独具的神秘之处。相信随着金鱼行业为更多人所重视,掌握变色规律,甚至培育出新的颜色品种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怎么样让观赏鱼的色彩更加鲜艳呀?

玩转观赏鱼玄丽八招之变性法则
甲基睾酮对珍珠玛丽鱼及红剑尾鱼性逆转及体色影响的初步研究甲基睾酮(Methyl************),又名甲基睾丸素或17α-甲基睾丸酮,是人工合成的白色(或乳白色)结晶状粉末,它能促进雄性动物性器官发育成熟,使副性征明显及维持。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不同浓度的甲基睾酮对鱼类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在高浓度(>1000μg/gm)下,遗传性雄性罗非鱼会产生雌性化效应[3];中浓度(10~15μg/gm)可使金鱼或罗非鱼由雌性向雄性完全性逆转[1、2];低浓度(1~5μg/gm)可促进鲤鱼、金鱼加快生长[4]。珍珠玛丽鱼(Mollienisiavelifera)和红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都是极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鱼,为寻找提高其观赏价值的途径,作者在饲料中添加甲基睾酮,观察珍珠玛丽鱼和红剑尾鱼在性逆转和体色变化方面的作用影响。
材料和方法
1.试验鱼及饲料本试验的供试鱼——珍珠玛丽鱼(5月龄)和红剑尾鱼(3月龄)均购自荣昌县广顺热带鱼养殖场。经12天暂养后各自平均分成两组放养于65×35×40(cm)的玻璃水族箱中,按热带鱼的饲养方法进行日常管理。饲养试验过程中所用的饲料是市售“希望”牌鱼饲料。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μg/gm甲基睾酮及少量面粉,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甲基睾酮。2.试验方法试验鱼经12天暂养后,于2004年4月6日测定鱼体(除内脏团外)中基础β-胡萝卜素的含量,设对照组和处理组各一组。处理组投喂拌有甲基睾酮的饲料,以12天为一个试验周期。每一周期末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鱼体表及肌肉中所沉积的β-胡萝卜素,根据在4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再用β-胡萝卜素的标准曲线回归直线方程Y=0.6032X+0.0018(n=7,γ=0.997,P<0.01),计算出相应的β-胡萝卜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 果
1.起始阶段鱼体的β-胡萝卜素含量2004年4月6日,对暂养阶段末各试验组及对照组的鱼进行了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此时雄、雌鱼的β-胡萝卜素含量接近。
2.各试验周期末鱼体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为了测定甲基睾酮对两种鱼体表、肌肉(除内脏团外)中所沉积的β-胡萝卜素含量及体色的影响,以12天为一试验周期,在每一周期末测定鱼体内β-胡萝卜素的含量。
3.试验过程中的性逆转及体色变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甲基睾酮对5月龄珍珠玛丽鱼的性逆转作用不明显,其体表及肌肉中所沉积的色素的数量变化也不显著(P>0.05)。而对3月龄的红剑尾鱼,性逆转率达100%,至4月24日,处理组中的雌鱼完全雄性化;在体色上,就个体而言,色素含量并无明显变化,但加深了红剑尾鱼的群体色调。
分析与讨论
1.甲基睾酮对观赏鱼性逆转及体色的影响两种试验鱼的性逆转及体表、肌肉(除内脏团外)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见附表。甲基睾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在一定剂量下可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进蛋白合成代谢。它本身不能合成β-胡萝卜素,也不能促使其它物质合成β-胡萝卜素,因而甲基睾酮不能直接增加鱼体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但甲基睾酮能使处于一定发育阶段的鱼出现性逆转,由雌鱼转变为雄鱼。从一般生物学现象可知,雄鱼的体色是副性征之一,常比雌鱼鲜艳,因而甲基睾酮可间接地加深鱼的群体色调。本试验饲料中的甲基睾酮添加量为10μg/gm,结果表明,对接近性成熟的珍珠玛丽鱼,甲基睾酮的雄性化作用不明显,故玛丽鱼体表、肌肉中的β-胡萝卜素增加量与对照组相近,未能使处于该发育阶段的珍珠玛丽鱼群体色调加深。究其原因可能有三:(1)所添加的甲基睾酮量太少。郑曙明等曾用90μg/gm的甲基睾酮使1日龄的玛丽鱼的性逆转率达100%。(2)投喂激素时,珍珠玛丽鱼的性腺分化程度已较高。本试验所用的5月龄珍珠玛丽鱼已接近性成熟(6月龄即达性成熟)。(3)投喂的时间较短,没有能达到性逆转所需的低限时间。然而,这一剂量对3月龄红剑尾鱼的性逆转率则为100%,有效地改变了红剑尾鱼的群体色调。2.甲基睾酮对观赏鱼性逆转及体色影响的作用机制鱼饲料中添加甲基睾酮,可使幼鱼的生殖腺原基向精巢方向分化,抑制卵巢发育,从而使群体趋向单性化。据曹丽琴报道, 用甲基睾酮处理,越是处于鱼体发育早期,雄性化的比率越高。本试验结果与之相符。珍珠玛丽鱼和红剑尾鱼均为卵胎生鱼类,在幼鱼的性腺向一种性别分化时,仍保持着另一性别的性原基。即,当它们的生殖腺原基皮质部优先向卵巢发育时,髓质部仍有精原囊存在。在甲基睾酮的作用下,卵巢发育停滞,逐渐萎缩,而精原囊得以增殖并分化,最终雌鱼变成了雄鱼。据此原理,采用雄性激素可使观赏鱼的体色更鲜艳,其实质是雄性化的缘故。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观赏鱼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甲基睾酮,可促使鱼类性逆转并改变体色。适量添加甲基睾酮,能使发育早期的观赏鱼雄性化,该激素虽不能直接增加鱼体体表及肌肉中的色素,但雄性个体的副性征常表现为具有较明显的色彩,因而可改善群体的色泽水平,起到提高观赏价值的作用。

哪种金鱼最好养?蝶尾鱼怎么养?

红草(金鱼的原始品种)最好养,是练手的入门品种。其次是长尾镏金,短尾的要难养一点。其次龙睛,关键问题是购买金鱼时要挑选健康的。
蝶尾鱼养法
1、水质控制
鱼缸中的水质对蝶尾金鱼的色泽和生长的速度有重要的影响了,选择“熟水”进行养殖,尽可能多地使用“熟水”,少掺点“清水”,加入的**水必须经过曝气。深度以控制在10~20cm,酸碱度宜为7~8。当夏天或者秋天水温容易过高,一定要补水和遮阳,将水温保持在20℃以下,以免蝶尾金鱼中暑患上烫尾病。
2、放养密度
蝶尾金鱼的投放采用“两密一稀”的方法,在幼鱼定型培育前通过“初密、中稀、后密”的方式,控制性状特征,提高成活率。
3、投饵
蝶尾金鱼开口饵料和定型培育前喂养的饵料必须是水丝蚓、红虫之类的天然活饵。到了9月中下旬的育肥时期,可给蝶尾金鱼喂养相应的颗粒饲料或配合饲料,并加少许维C和维E等微量元素到饲料中。投放量不能太多,最好控制在够蝶尾金鱼七成饱的量,每天喂养2~3次,水中不能有残剩饵料。
4、病害防治
蝶尾金鱼易患烂鳃病、烫尾病、原生寄生虫病,也容易受到青泥苔的伤害。另外,我们要防止蝶尾金鱼中暑、中毒、缺氧,并采取防鸟、鼠、猫等敌害侵害等措施。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