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为何有的地方要吃清明果呢?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果有些地方吃,有些地方不吃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全回到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但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跟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即是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按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
清明节的起源须从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
寒食节主要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吃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纪念晋国的臣子介子推。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
不料介子推却跟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
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
这司煊氏,也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成固定的风俗。
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以后逐渐缩短了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唐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
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
清明节的来历和和寓意和别称的表格?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的起源,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与寒食节(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的时间很接近,到了唐朝,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寒食节)的由来还有一会传说。
据说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 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南方和北方清明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等,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等活动。
此习俗也流行于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越南、韩国、琉球等地,清明节也是重要的节日。
以及习俗是什么?
生命文化——清明节
现代的清明节,其实是由历史上的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三个节日合并在一起了,因此,清明节的习俗也是传承和糅合了历史上三个节日的习俗。
一、寒食节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携母亲归隐山西介休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遂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持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并祭祀介子推,以寄哀思。因禁火而导致寒食,因此将这天称之为“寒食节”,同时有了祭祀逝者祖先的习俗。
清代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若望历法改革后,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一日之后。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若望历法,因此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前一日。
二、清明节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祭祀,祭天祭地祭日祭月,冬至之日祭天,夏至之日祭地,春分之日祭日,秋分之日祭月。历史上的春夏秋冬四祭,跟孝道没有什么关系,祭祀的是天地日月,春祭主要是祈祷神州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祭则是在收获之后,感谢天地日月的赐于,酬谢神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礼教的变化,将春祭祭日活动改在了清明节,将秋祭祭月仪式改在了中秋节。
三、上巳节
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月、日。上巳日,是指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节就是农历三月初三。历史上汉民族在这一天,要举行祓禊仪式。《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就是说,人们都要到水滨去洗濯,不仅洗掉身上的泥垢,也去除疾病和不祥。所谓,“为大絜”,可以理解为“彻底干净一下”。因为捂了一冬天了,也着实该洗个澡了,不仅清洁身心,也为了预防疾病。
上巳节的另一个习俗是曲水流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在湖南湖北地区,每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兰亭序》中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由此之后,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为后世文人所效仿。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都在逐步在遗失,渐渐的寒食节、清明节和上巳节这三个时间间隔很近的节日逐渐融合为一个节日——清明节,各个节日的习俗也统一在了清明节。寒食禁火冷食祭祖扫墓、清明节的春祭、三月三的踏青出游统一集中在了清明节。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现在的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节人们走出家门,前往处于山间林地的墓园扫墓、培土、植树、祭祖,同时行走在山间田野踏青、赏花、野炊、玩水。在村里院内举行蹴鞠、射柳、斗鸡、蚕花会、拔河等活动。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