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豆瓣评分极高,电视剧中是否夸大美化商鞅?
不应该叫夸大美化,应该叫虚构了一个新的商鞅。在《通史》的描述里,商鞅看上去是一个除了变法什么都不考虑的完全符号化人物,有点像焦裕禄精神里的那个符号化的“焦裕禄”。
这个版本有个bug,就是这么一个榜样级人物在最后形式不对的情况下居然选择叛逃,叛逃未遂以后居然干脆在封地里反了…
大秦帝国与战国史
在《战国史》的描述里,商鞅的改革是秦献公时期变革的延续。如果再结合《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看,似乎商鞅的作为更多是维系秦伯和群臣之间的平衡,所打压的“贵戚”很有可能不是传统观点里的“旧贵族”,而是秦献公在魏国养育的一批秦公子和带回来的外戚。在这个角度上看,商鞅的形象更多是一个权力漩涡中的贤相而非一个绝对意义的改革者。
《大秦帝国》里的商鞅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取材于《通史》,不过把人治改革行动改写成了极具“法制”精神的变革,顺便也修复了通史里的bug,直接就让商鞅慷慨就义了。
从现代观众的角度上,无疑是夸大和美化了商鞅
但从另一个层面,从先秦法家的立场上,实际上是把商鞅和秦孝公异化了。原著小说和电视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打着“真实历史”的旗号,但实际上是面对现代人虚构了一个政治理想。
无论作者还是读者还是电视观众,大多对法家的理解局限性很高。大多数人根本分不清现代的法治精神和先秦法家思想有什么不同。因此,虽然剧中着力丑化了孟子,但商鞅和秦孝公实际上都是按照儒家推崇的君明臣贤模式来塑造的。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明代成书,我们读到的版本又在清初经过了毛宗岗的修改。而大秦帝国实际上所塑造的孝公商鞅君臣,就更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诸葛亮。诸葛亮以法治蜀,但却是儒家千古推崇的名人,这是大一统王朝儒法王霸兼用的时代产物。而先秦的法家和商君其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作者装傻,读者也不当回事罢了。
术,势,法是工具和手段,魏系贵族和秦本土旧贵族的矛盾才是焦点。《大秦帝国》用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描述了一个战国国家,又将秦汉之后的文化烙印打在了两三百年前的古人身上,如果用原著作者标榜的“历史真相”来评判,是非常可笑的。
灵魂被异化扭曲的孝公与商鞅
从这一角度来说, 灵魂被异化扭曲的孝公和商鞅最应该大喊冤枉,至于公子卬之流的胡编乱造,相比之下都不算什么了。《大秦帝国》实际上类似二月河写的康雍乾三部曲,以改编的历史故事来描绘现代人民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兼具自娱的效果),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还是成功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力。让人恶心的问题则是原著作者到处宣扬小说中描绘的是真实历史,并且极力推行小说中虚构的政治主张,甚至对某些过时的政治理念呐喊站台。这就是对读者的愚弄和利用了。也正因为此,为了让现代读者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商鞅也就被修改的面目全非,变成了“行使法家的残酷手段,却以儒家思想内核来粉饰言行,以现代民族主义的观念来为专制主义和集体主义摇旗呐喊的工具人”。
你说是美化商鞅,他本人肯定不乐意,因为他并没有真的想为了“大秦”粉身碎骨;正如孙皓晖老先生恐怕也不会真的愿意为了专制集权而献身吧。
虽不历史,却很动人——评《大秦帝国之裂变》
自从成年以来,从来没有哪一部电视剧能感动我,直到涕泗横流。但是我看《大秦帝国之裂变》却有很多次,忍不住流泪。虽然这不是一部完全的历史剧,但是因为这份感动,我还是决定把这部电视剧推荐给大家。——巴图鲁语
《大秦帝国之裂变》(因为还有两部大秦帝国,是这部的续集。所以各自去咯小标题以示区别。)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不仅仅是大秦帝国系列小说的成功。也在于这部电视剧,无论是在营造氛围(分为几个阶段),还是刻画人物(主配角都根据剧情,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或者是制造战争场面等方面制作的十分精细,从而给人以观看史诗剧的观感。(既有历史剧的基本史实,又有诗的美感与气质。)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部电视剧了。
因为本剧称为《大秦帝国》,所以这必然是围绕着,秦国如何走向强盛,从而一统天下的过程。本剧则是着重描绘商鞅变法前后,的这段历史,主要围绕着为什么要变法?怎么变法?该不该变法?由谁来变法?怎么变法(变法遇到了什么样的阻碍?)?以及变法取得了什么成果?最后以变法执行者商鞅被害身亡,旧势力预谋复辟作为留有悬念的结局。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没有一点拖沓。
而本剧在这些大背景之间,塑造了像主要人物秦献公,献公妻,莹玉公主,商鞅等人物。以及刻画了次要人物魏惠王,齐威王,庞涓等人物,以及跑龙套人物,看守商鞅的两个卫士,收留被流放的赢驷的家庭,以及和赢驷相恋后来自杀的村女等等。通篇几十个人物以上。刻画了一幅人物的群像图,展现庞大的历史画卷。而本卷的人物和所营造的情感氛围,都是围绕着秦国变法图强,这个过程中展开的。
而在本剧诸多人物当中,最先出场的是,秦孝公。本剧开篇,就展现了一个史诗级的战争场景,在秦魏两军对阵中,秦献公被重重包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赢渠梁(就是后来的秦孝公)率领一队人马杀了出来,不仅救了秦献公,还俘虏了敌军统帅魏国丞相公叔座。虽然如此,但是赢渠梁认为大战连年,百姓受苦应该改革增强国力。这与他大哥(赢虔)的主张产生矛盾。这就出现了第一次,两条路线的斗争。重伤不治的秦献公,经过思考觉得秦国的未来,不应该像这样继续打仗了(剧中面对老兵,他说:“不能在打了,国家已经打的这么穷了。”)
于是,在回国稳定了政局以后。献公便逼迫赢虔割下了一个手指,明志宣誓向赢渠梁效忠。看见政局稳定,献公便放心撒手人寰。这个阶段,主要是讲述变法前秦国的贫穷(从对阵中,兵器简陋,没有护甲,连小孩老人都上阵杀敌,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秦确实到了财尽民穷的地步),营造出一种国家即将灭亡,岌岌可危的形势。同时引出秦孝公登上历史舞台,而这个时候,仅仅在秦孝公这个人物的性格中,只表现了其勇猛和孝悌的一面,接下来,他将继续有发展。
如果说第一阶段,只是表现出秦国的亡国危机。则秦孝公上台后。则开始,进行救国努力。同时也暗喻了秦国大臣的愚昧,和不明事理。在秦孝公决定放仇敌回国以后,几乎招到所有人反对,但是秦孝公还是勇于做出了决定。秦国的一盘散沙,在秦孝公的号召下凝聚了起来。全国筹钱,通过运作瓦解了魏惠王组织的,5国灭秦军事行动。同时建立间谍组织,在其他国家活动,进行收集情报。
这个时候的秦孝公,褪去了青涩,展现出作为国君胸怀邦国,的智慧和政治才能。但是这个时候,一个问题直击秦孝公的心灵,改革?怎么改?秦国没这方面的人才啊?于是接下来,重要人物商鞅就此登场了。
这个时候,暂时电视剧镜头一转,不在表现秦国政局,而是突然转向了魏国。主要是把魏国和山东六国,的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和秦国全国众志成城进行对比。这个时候做重刻画了一个人物,魏惠王,刻画了他诡谲多变,而又昏庸无能。他任用亲信,而排斥有才能的人。从而国家露出衰败的迹象。这从这个电视剧的,一个侧面情节描述可以看出这个迹象。
丞相公叔座,被秦放回国后,不久得病快死。临死前对来看望的魏惠王,推荐商鞅接替相位,魏惠王出了丞相的家,轻蔑的说:“老丞相糊涂了,一个中庶子,这个身份能是什么人才?由此可见,魏国这个时候以身份和关系用人,堵死了人才的晋升通道。商鞅,在魏多年早看清了这个现实,于是决定去别国发展。
这个时候的商鞅。处于被压制的阶段,尽管他在秦魏战争时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是却一直被忽视压制。然而他的才能还是引起了秦国间谍组织和,一个女人的注意。这九赢来了第三阶段。商鞅入秦,进行变法。
这个女人就是白雪(巨商之后,拥有巨额财产和人脉),虽然是次要人物但是对剧情起了推动性作用。她通过了解(怎么了解?通过女扮男装的接触证实了传闻。)得知了商鞅的才能。而且暗生爱慕之意,在接触中商鞅也发现了她的女子身份,从而互生情愫,定下了白头之约(而白雪这个人物的展开,也是随着变法的进程而展开的,她与商鞅的关系也从欣赏,到相爱,从而最后双双死于皑皑的白雪地里。而他们的约定,君如青山,我如松柏。也为这段感情增加了哀婉动人的,气息。
就在这个时候,秦国间谍组织,也得知了商鞅的才能。这其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就是秦国间谍组织首领景监,在茶楼,以围棋为试探,和商鞅畅谈天下大势,商鞅当众侃侃而谈从而惊艳了全场。从此秦国彻底下定了,要把商鞅挖走的决心。
而此时商鞅,看到了秦孝公发布的,开诚布公的招贤文书,在慢慢与秦国谍报人员接洽下,决定去秦国施展抱负。但是魏国虽然没重用商鞅,但还是派人监视他。在白雪的帮助下,商鞅终于去了秦国,开始了变法的路程。
在这个阶段里,描写的最为出色的,是反对变法的力量,和社会中关于变法的斗争。其中最为出彩的反对派,就是甘龙。孙飞虎老先生把,这个角色演绎的十分到位,尤其是当朝辩论秦国该不该变法那段,甘龙表现的十分内敛而深沉。因为这个角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奸臣,而是政治斗争,是理念的斗争。所以,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多元的性格,比如他的政治取向,是恢复秦穆公时期的法律,但是他对于秦孝公变法,一直退居幕后,隐忍不发。
但是在幕后,他聚集了大批反对变法的贵族公卿。在假装支持变法的同时,想办法瓦解变法派内部阵营。终于他成功挑拨,太子屠村(其实太子屠村,换一个太子就是了,但是这里设定秦孝公就一个儿子。)商鞅依法制裁了太子的两个老师,但是这两个人是支持变法派的,贵族代表。于是商鞅彻底失去了,贵族对于他的支持。也为最后被群起围攻,而悲惨谢幕。
而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变法当中,除了表现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政治才能之外。还牵扯了许多势力和人物。构成社会的总体呈现。比如怀疑秦国实行暴政,要刺杀商鞅的墨家学派。在经过秦孝公亲自解释以后,明白了秦法的真谛。比如用秦国社会的发展,表达了秦法对社会的推进作用。不过总的来说,秦法的成就,在民生上,借被放逐的太子的思想转变,从侧面反映了秦法确实利国利民。在军事上,通过训练新军收复失地,来显示秦法确实有威力。
与此同时通过描写其余国家的对比,强调了秦法是符合历史进步发展的。(魏国由于奸佞当道,使得精锐部队被齐国歼灭。而齐国,只是实行部分变法。韩国,由于变法,没实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导致被围攻,变法成果丧失。)。应该说,在收复失地以后到秦孝公死。变法在这一阶段画上了一个句号。至于商鞅自请被杀,以利于秦国的发展。(因为商鞅的人设,是热爱变法,热爱理想,从而热爱秦国,所以为了平息各阶层的怒气,自请当替罪羊)这恐怕本剧唯一的败笔,虽然感人。但是实在距离正常人思想过于有距离,所以也不值得去分析了。
应该说,这部电视剧,除了严重扭曲历史以外(比如白硅和商鞅是同一时期的人,怎么会早死几十年而且有个漂亮孙女白雪呢?商鞅其实是个卑鄙的人,他出兵魏国,靠欺骗绑架自己的老朋友,迫使魏国割地,然而剧中却是个君子。等等)其余都达到了这一题材电视剧的,的优秀水平。应该说,此剧以欣赏艺术和剧情的角度,来欣赏,确实是上乘之作,算是属于中国本地拍摄的史诗级别的电视剧之一了,强烈推荐观看。
《大秦帝国之裂变》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大秦帝国之裂变》是非常好看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是2009年播出的,豆瓣评分高达9.1分,可以说相当厉害了。好看到什么程度呢,《潜伏》的豆瓣评分是9.2分,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这部电视剧从剧名就可以看出来,讲的是秦国的崛起的故事。主要集中讲述了商鞅变法这一段。
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国力衰弱,大战之时,秦国内无粮可征,无兵可征,兵器老旧,装备落后。但是将士勇敢,舍身为国。秦孝公即位以后,立下决心要振兴秦国。后来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正好将不被魏国重用的商鞅收为麾下。商鞅和秦孝公讨论变法三天三夜。
后来商鞅就被任命为左庶长,然后开始商鞅变法。太子冲动杀人,但是商鞅将太子的首傅公和右傅公严惩,商鞅得到百姓的爱戴,变法顺利推行。20年左右的时间秦国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富足,军队勇猛,全国上下热火朝天……
《大秦帝国之裂变》——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大秦帝国之裂变》改编自作家孙皓晖先生的长篇小说——《大秦帝国》。《裂变》属《大秦帝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剩下的两部分别是《大秦帝国之纵横》和《大秦帝国之崛起》(小说共六部,电视剧目前为止共三部)。
此剧名为“裂变”,实则讲的是秦国自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后开始强盛,后又经历四代昏聩君主不断内耗,导致秦国由一个西方强国成为一个弱国,随后从秦孝公嬴渠梁手里,开始逐渐由弱变强的历史故事。
其拍摄场景的写实与气势恢宏,叙事的起伏有度,波澜壮阔,加之服装,道具的讲究以及演员的精彩演绎,使得《大秦帝国》系列历史剧一直广受好评,远超一般国产剧,个人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史诗巨作。
影片开始,秦国君主秦献公嬴师隰,率领秦国旧式军队,与魏国丞相公叔痤带领的魏国军队,在少梁展开苦战和血战。虽然秦人连日奋战,但最终因为兵甲老旧,士兵羸弱难以支撑战斗,期间虽然有胜利,但属于惨胜。
献公自己也在战场上惨遭狼毒箭穿胸,最终毒发身亡,临终之际,秦献公传位于次子嬴渠梁,即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孝公。
嬴渠梁从上一任君主手里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战国时代,各国之间互相攻伐,属于不折不扣的兼并战争。以魏国为首的东方六国(燕、赵、韩、魏、齐、楚)想趁着秦国颓势,一鼓作气灭掉秦国,魏王联合其他山东五国,即将联合发兵攻秦。
在亡国灭族的危机之下,嬴渠梁顶住老世族和国人等多方压力,不惜损害自身利益,坚持割地求和,将河西和秦东等大片富饶土地割让出去。这一项正确决定让秦国暂避山东六国锋芒,为秦国赢来了喘息之机。
一息尚存,斗志不灭。这是老秦人的风骨,就是在这短暂的喘息之中,嬴渠梁和自己的大哥公子虔兄弟同心,一起为秦国的强大昼夜谋划。
《大秦帝国之裂变》,实际上是秦国由弱秦变为强秦的蜕变史。既然是蜕变,那么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是秦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开秦国千古变法之先河,奖励耕战,分二十等爵制,将所有隶民全部变作新国人,在秦国开创一套新法,坚持依法治国,在战国时代创立出一个法治社会。此等做法,为日后秦国的强大、崛起、吞并六国和扫荡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人就是卫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商鞅。
如果卫鞅不遇嬴渠梁,那么他很可能始终只是一个士子,或周游列国,或归隐山林,因为放眼当时的七国国君,唯有嬴渠梁能够理解卫鞅的变法和雄心壮志,并给予绝对的支持。没有嬴渠梁,那么卫鞅绝对不会从大良造做到左庶长这等高级官员,更不可能成为受封十五邑的商君。
卫鞅的变法属于裂变,剧变,地动山摇之变,此等变法是要拔除秦国老旧的传统,在秦国进行一场清洗,换血,这势必会动摇很多贵族和老世族的核心利益。如果没有嬴渠梁这样坚定变法,生死托付的雄明君主,商鞅变法是很难成功的,很有可能在变法中途就夭亡了。而商鞅轻则受到秦国守旧势力的排挤被驱逐出秦国,重则身死道消。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嬴渠梁不遇到商鞅这等百年难遇的大才,他也很难让秦国在自己手中重新强大起来,更不可能收复河西和秦东的失地,甚至反过来要求不可一世的大魏国割让土地。
说到底,嬴渠梁对商鞅是一个“信”字,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话在嬴渠梁身上得到了绝对的体现。而商鞅对嬴渠梁,是“一个义”字,君以国士待我,我必死士报之。这样的君臣合在一起,就是完美的信义二字。
君臣之间的生死相依,肝胆相照,勠力同心,再加上权力运用、阴阳谋划、公心公力等诸多因素,最终让秦国在绝地求生,赢得了二十年的休战和变法的宝贵时间,最终在烽烟和夹缝中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于是秦国重新富饶起来,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移风易俗,奖励耕战,积极备战,同时完善新法,明正典刑,加强依法治国,并且以长远的眼光重新选定秦国的心脏,由旧都栎阳迁都到新都,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秦朝都城——咸阳。
魏国在这段历史的表现里的确十分不出彩,不仅显得不道义,更多的是显得愚蠢,从君到臣都透露着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愚蠢。
其实魏国一开始也是有明白人的,但也只有这唯一的明白人,之后的领过人物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致命性缺点。这个明白人是谁呢?他就是魏国老丞相——公叔痤。
公叔痤是老谋深算型的人物,能文能武,并且有相人之能,就连大才卫鞅曾经都是他门下的弟子,在他手下当了六年的中庶子(侍从)
在公叔痤领政时期,卫鞅只是个小小的中庶子。但是公叔痤却从这个小小的中庶子身上看见了麒麟之才,并且认为他可以领导大魏国走向巅峰。
公叔痤死前曾和魏王有一次密谈,公叔痤对魏王说:“若我王不用卫鞅,则请杀之,切勿让此子逃往他国。”由此可见卫鞅在公叔痤眼中是怎样的优秀,这样的人才如果能为大魏国所用,是大魏国的福运,如果不能,则会成为大魏国的祸患。
但是刚愎自用的魏王一向看重门第和出身,认为小小中庶子翻不起什么大浪,更不足为惧,于是没有听从公叔痤的话,而是放过了卫鞅。
这个愚蠢的举动,成为了魏国衰落的开始。
在这段历史中,魏王的表现欠佳,并且越老越欠佳。在魏王当政的前期,他还表现出了一缕雄主的气势,懂得利用自己的霸权和强大实力联合山东五国一起灭秦,最后妄图独吞秦国。只是由于后来立场不坚定,任用了和饭桶公子卬和太子申作为左膀右臂,并且听信太子申和公子卬的愚蠢言论,而不听庞涓的攻秦主张,坚持要先进攻赵国和韩国。这样,魏国一次又一次放过了隔壁邻居秦国,让其有了崛起的时机。
庞涓其实不算愚蠢,但他的为人却有毛病——太过自负和善妒,而正是这两个致命的缺点,最终害死了他自己。
庞涓出身鬼谷子门下,是标准的兵家,善谋略,有计策,很多次,庞涓的军事决定都促进了魏国的征伐他国的进程。但庞涓的自负让他看不起卫鞅,他的善妒又惧怕卫鞅,怕卫鞅是第二个孙膑,所以庞涓不重用卫鞅,而是将其软禁。最终,一代名士卫鞅被他从魏国生生逼走,最终选择了栖身秦国,强秦变法。正是因为庞涓,才导致了魏国白白流失掉了那一时期最伟大的政治改革家。
第二,在桂陵之战和马陵道之战中,由于个人情感压过了理性,庞涓一定要杀孙膑而后快,为此,庞涓两次中了孙膑的计策,分别在两次战役中损兵十万和十四万,并且自己也在马陵道之战中战败身亡。这两次战役显然都是不明智的,这两战虽然耗损了赵韩两国的元气,但是更多的是耗损了魏国自身的元气,是导致魏国霸权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公子卬——饭桶,饭桶和饭桶。
卫鞅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庶子,无权无势,并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逃离魏国。庞涓那时也已经意识到了他的危险性和重要性,故在卫鞅为公叔痤守丧之际将其软禁。
卫鞅能逃离魏国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一个叫白雪的女子。
白雪,魏国政商白圭之女,这个女子可以说是美貌与智慧并存,温柔与明理并重的绝世女子。当然,这个女子在正史中并未出现,是孙皓晖先生在小说中虚构的。但是我想,或者只有这等女子,才能配得上商鞅这等雄绝人物。
白雪初识卫鞅,是在一个名叫洞香春的客店,白雪身穿男装在店内停留。那时恰逢卫鞅和秦国密使景监在下一场大盘灭国棋,卫鞅代表的秦国,战胜了景监代表的魏国,白雪开始对卫鞅青眼有加。而后,卫鞅的一番高妙棋论则彻底征服了白雪。
白雪在父亲白圭灵前发誓,要用自己的一切助这个男人建功立业。
秦魏两方盯着卫鞅,是白雪特意告知的。
庞涓要来抓卫鞅,是白雪帮助逃脱的。
放弃二人世界,为卫鞅独自养大儿子,在深山独居十三年,甚至让卫鞅娶嬴渠梁之妹荧玉为妻,以巩固卫鞅在秦国的地位和权力,以便更好推行变法,也是白雪。
总之,这个美丽的女子真正做到了为了卫鞅付出一切。她了解卫鞅胜过于卫鞅了解自己,她明白,卫鞅是为了秦国变法而生的,他最大的使命是创造历史,而不是和自己过平凡的生活,只有在建立大功业中,卫鞅才是有灵魂和生气的。为此,她愿意为卫鞅做任何事。
虽然是虚构的女子形象,但在孙皓晖先生的笔下,这样的女子不得不让人为之动容,她以自己男人的事业作为自己的梦想,为了爱这个男人和爱他的事业,她甘愿牺牲一切,这种爱是高贵的,是神圣的,是一般人所不能及更不能理解的。而这样的女子是值得尊敬的,她们懂得真正的爱是什么,爱是付出,是奉献,是顺其自然,是两心相系,而不是斤斤计较,彼此算计,在日复一日中互相折磨彼此。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相比起秦国公主荧玉,白雪才是卫鞅一生中最爱的人,更是他唯一的红颜知己。
商鞅者,法家也。严刑峻法,令行禁止是商鞅的法家思想,更是新法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
某年,尚且年幼的太子赢驷由于懵懂无知,杀了白里一族的许多族人,而这个杀人时机恰恰又在秦国变法的关键时刻,最终招致上万国人动乱,几乎要内斗覆国。
而商鞅是如何处理这事的呢?按照秦国新法规定,太子未成年,杀人不致死,但是太子首傅和太子右傅有管教不力之责,需要受刑。
而太子首傅是谁呢?太子首傅正是秦国长公子,嬴渠梁的大哥,战功赫赫的公子虔。
按照秦国新法,公子虔管教太子不力,要受劓刑(割掉鼻子)。公子虔是个非常高傲,心如烈火的将军式人物,他宁愿砍掉一只手一只脚和商鞅换,也不愿意割掉鼻子。但是商鞅坚持依法,不能徇私,依旧割掉的公子虔的鼻子,随后剥夺公子虔的一切封地和爵位。
而太子赢驷不仅被剥夺了封地,更是被废,放逐山野长达数年之久。
之后,公子虔的心彻底结冰,他闭门八年不出,不见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娘亲和兄弟嬴渠梁,甚至最疼爱的侄子赢驷。只有复仇的火焰在公子虔的心里越烧越旺。
新法历经二十年之后终于大成,在秦国根深蒂固难以动摇。而商鞅此时也位极人臣,号商君,受封十五邑,封地为商。但由于前期的变法侵害了太多老世族的权益,商鞅和他们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最终这道裂痕发展成一条鸿沟,双方的矛盾达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在最后一次东巡中寿尽逝世,随后太子赢驷继位,即后来的秦惠文王。公子虔此时出现,联合其他的老世族,诬告商鞅有谋反之心。商鞅束手就擒,他不忍挑起秦国内乱,使自己二十年的变法毁于一旦。最终,商鞅被五牛分尸而死。
值得一提的,商鞅行刑之际,白雪身穿红裙,在商鞅受刑之时最终同商鞅成亲,成为了他的妻子,最后为商鞅殉情同死。
大雪纷飞之时,君死殒身之际,妻何以聊生?同去,同去。
这个奇女子最终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生不能与君同寝,死亦与君同穴。
英雄殒命的悲歌响起,他以铁血和法度缔造的辉煌最终如落日西垂,但他留下的余晖并未随着身死消散,而是依旧披拂在大秦的土地上。
而秦国,这个浴火重生的国家虽然杀了自己的英雄,却依旧继承过英雄的事业,它即将如新的朝阳,在西方大地上缓缓升起。之后的百年内,东方的六国都会畏惧大秦这个名字,它将披坚执锐,向东挺进,驱长车,驭战马,以铁和火,矛和剑横扫整个中原大地,完成它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
我是李伯题,一个爱幻想,爱历史,爱写作的小透明。
如果您觉得我写的文章还算看的过去,还请您为我留下宝贵的一赞,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不赞一下吗?十分感谢!
大秦帝国之裂变剧情 大秦帝国之裂变剧情简介
1、剧情简介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
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满怀壮志,发誓要夺回老秦故土河西的秦献公赢师隰,在黄河西岸的少梁山与魏国大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厮杀,却身中毒箭而死。嫡子嬴渠梁灵前即位,史称秦孝公。此时的秦国已陷入四面楚歌之绝境,辎重耗尽,兵源匮乏,国力虚弱。秦孝公手刻国耻碑,以血涂字,立于宫门,誓以变法强国。秦孝公大召天下贤士,六国学子,入秦为官。
2、商鞅一展其为政主张,以他的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秦孝公拜卫鞅为相,开始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商鞅拜相后,颁布命令,禁止私斗,平民有战功可以封爵,取消封地,废除井田等一系列主张,朝野之间,不啻于天翻地覆。秦国那些前朝权倾朝野的大臣,却对卫鞅刻骨仇恨。商鞅通过城门立木,在民间赢得信任。公正处理河西村村民群斗,一次斩首七百余众,在所有秦人的内心深深地烙下了“法”的烙印。变法使得秦国蒸蒸日上。
3、为了能够得到秦王室更坚定的支持,在白雪的理解和劝导下,商鞅与秦孝公的妹妹聪敏贤惠的荧玉公主举行了大婚。商鞅的第二批变法令陆续颁布以后,更是朝野沸腾。取消贵族封地,是破天荒的创举,秦国贵族视他为寇仇一般。在河西村私粮变成泥沙,太子怒杀村民事件中,卫鞅废黜了太子,流放边境,太子的两名师傅公孙贾被放逐陇西牧马,嬴虔被削去鼻子。
4、经过这次事变,朝野的风波平息了,商鞅深知自己的处境,这段仇恨已处在无法化解的地步。作为法家的大师,他正带领着秦国一步一步地接近他理想中的大治之世。整整二十年过去了,变法持续了二十年,秦国的新军练成,国富民强,百姓勇于公斗,平民争立战功。秦孝公和商鞅都老了,不足五十岁,都已是心力交瘁。秦孝公召回了流放二十年的太子嬴驷,撒手而亡。嬴驷即位,六国趁机向秦国施加压力,要求秦国杀商鞅以谢天下。朝堂内外又是一番气象,陈渣泛起,旧恨新仇都浮上来。一直在秘密破坏变法的老臣们终于可以在阳光下窃窃私语了,他们听说新国君嬴驷也有杀商鞅的想法,争先恐后地跳出来。商鞅将手中的政权、兵权交出,带领弟子们最后一次修订秦法,坦然被捕,被五牛分尸。
5、古老的秦部族正是在这裂变般的阵痛中重生。他们燃烧着自己,用一段段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的悲壮故事,推动着整个时代前行。最终大出天下,与中原六国相融合,共同成就华夏文明的正源的故事。
6、《大秦帝国之裂变》是由黄健中执导,孙皓晖编剧,侯勇、王志飞、高圆圆、杜雨露、李立群、许还山等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是根据孙皓晖先生同名小说大秦帝国改编的长篇历史剧。
如何评价《大秦帝国之裂变》这部电视剧?
《大秦帝国之裂变》是非常好看的一部电视剧,豆瓣评分9.1分,真的可以称得上电视剧海报宣传的,历史剧的巅峰之作了。
这部剧是非常走心的一部大型的古装电视剧,各个方面都做的比较到位。
从演员阵容来看:《大秦帝国之裂变》有侯勇,王志飞,高圆圆,李立群,吕中,都是比较有演技的实力派。质量可以放心的。
从剧本来看:这部电视剧是全程由作者孙皓晖参与编剧的作品,所以与小说系列的第一部基本上是做到了完美契合,剧中人的台词都是改编于小说的原话,对台词非常考究,一点都不会出现出戏的情况。
在细节方面:《大秦帝国之裂变》的服装非常统一,不管是君尚大臣还是军队列阵都是一致的黑色,那种肃穆、那种庄严,让人不寒而栗。只有王志飞饰演的商鞅的衣服是白色的,让人家一眼就看到主人公,仿佛众星捧月一般。而且《大秦帝国之裂变》妆容也非常古朴,很符合历史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