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大决战50集,大决战侯勇演什么?
大决战侯勇没有参演,里面没有侯勇的角色,《大决战》是由高希希执导,黄剑东担任编剧,唐国强、王劲松、于和伟、刘涛、苏青等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于2021年6月25日在CCTV-1播出。该剧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诗般呈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
电视剧大决战有哪些硬伤?
最近正在追剧《大决战》,也想全面了解一下解放战争中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这个故事注定了《大决战》这部电视剧是鸿篇巨制,故事还是引人入胜的。
但是看着看着,感觉越来越不是滋味,我只说一个细节。
淮海战役,有一段突出写了焦裕禄这个人物。说实话,看到焦裕禄,我眼前一亮,因为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觉得一定有戏看。
但电视剧的一些细节描写非常让人失望:
焦裕禄带领民工支前,往前线送粮食,但遇敌机轰炸,粮食没了,怎么办呢?回去再筹粮来不及了,焦裕禄决定向附近村民借粮。
由于附近刚解放,农民还没分到土地,村民觉悟也不高,对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也分不清,一句话,没粮食不借。怎么办呢?焦裕禄就把带来的农家肥给村民的土地施肥,感动了村民,村民于是同意借粮,焦裕禄们终于完成了送粮任务。
这个细节描写完全是作者杜撰虚假的,逻辑非常混乱:1、前面交待的很清楚,这里刚解放,村民讲的也很清楚,没分到土地,穷人家哪有多余的粮食呢?2、既然村民没有地,你施肥的地是谁的?你怎么能通过施肥来感动村民呢!3、你的肥料是带来的,千里送粮够累的了,你带肥料干什么啊?难道事先就知道飞机要空袭,带上肥料好借粮,这不是很荒唐吗?
做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艺术感染力从何而来?细节!艺术细节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何。
我们知道,艺术真实是建立在逻辑真实之上的。那么,什么是逻辑真实呢?所谓逻辑真实,就是未必是真实发生的事,但一定是会发生的事。
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在淮海战役中体现的非常充分,用陈毅元帅的话讲就是:淮海战役就是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焦裕禄组织村民千里送粮非常令人感动,因为这就是淮海战役的真实写照。但焦裕禄在那种条件下,向刚刚解放还没有分得土地的村民,用施肥的办法成功借粮是不现实的,完全是编者杜撰,纯粹是凑戏份。感觉就是一个字:假。
这样的细节描写既没有逻辑真实,也没有艺术真实,因此,不仅产生不了艺术感染力,只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损害了艺术形象的塑造。
电视剧版大决战为什么好看?
第3249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建党百年大庆,献礼影视剧井喷,大体相同的时间段、历史事件,怎样拍出新意?电视剧《大决战》提供了新样本。导演高希希延续其擅长的“以平民视角再现生活本真”的创作风格,玩“老鹰捉小鸡”的主席、彷徨的傅作义、绝望与暴怒的蒋介石,通过细微末节刻画大人物的“后台属性”,荧屏上的领袖形象不再只是伟人“符号”;同时,军嫂、指导员、村民等各个群体都真正被给予“大特写”。在宏大叙事中,有丰富的细节密度;在战争叙事中,有饱满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灌注;在纪实风格中,也有通过艺术手段塑造的“剧中人”,让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水乳交融。这便是《大决战》在人物和场景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对于“大”与“小”的精准把握和精彩诠释,令《大决战》里的每个个体和画面,都拥有了独特的“艺术生命”。
作者 | 王鑫喆(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彭晓仪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6674字 | 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
近期,央视电视剧《大决战》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随着剧情的继续发展,该剧的关注度还在不断地攀升之中。多次在各大平台雄踞同时段收视榜首;微博、抖音超高讨论热度……《大决战》于各类爆款影视剧中独占鳌头,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就。
那么《大决战》的收视王冠,又是如何戴上的呢?而观众们,又缘何给《大决战》披上写满赞誉的霞帔?
我觉得个中之谜,就在于《大决战》处理好了“小”与“大”的关系。在剧中,我们既能“听”到“大乐章”华丽磅礴的流动,又能“听”到“小音符”充满生机的迸溅。对“大”与“小”的创新性多维度表达,赋予了《大决战》独一无二的气质,也体现了央视总台的“守正创新”精神。坚守史实阵地,又敢于出新;突破固有思维,不落刻板印象之窠臼,这便是《大决战》的“胜利密码”。
大人物的微刻划,小人物的大特写
对于描绘三大战役的电视剧,许多人的构想一定是“大场面,大制作”。然而,在人民的审美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徒有滚滚雷声,轰轰炮响的电视剧,一定难以获得成功。只有在场面与人物呈现中寻找到微妙的平衡,在纷扬战火里勾勒出人物清晰个性轮廓的作品,才能赢得鲜花与掌声。
《大决战》显然做到了,在此剧里,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形象都被描绘得鲜活毕现,这些充满张力的人物,搭起了全剧的骨架,亦成为了缀连起一场场文戏与武戏的桥梁。对于《大决战》的人物表现手法,我如此概括:给大人物以微刻划,予小人物以大特写。
如何呈现那些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大人物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此之前,无数的影视作品已经展现过他们的故事,突破与出新,实是需要大智。根据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人生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人们在“前台”,也即社会、公众面前戴上身份等面具,“表演”着他们所需要出演的角色,而在更加私密的“后台”,他们很可能展现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我。相较于“前台行为”,观众们肯定更乐意看到“后台行为”,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人物的本真。
在很长时间里,“伟光正”的影视形象受到大家诟病的原因,正是因为人物失去了层次感,永远保持着他的“前台属性”。故而,相比起呈现那些人尽皆知的故事,寻找大人物们“后台”的表现,更可以展现他们的深夐(xuan)内心,满足观众的观剧欲望。因此,我们看到了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主席:孩子们跟在主席的身后,而主席快速转身,“捉住”了一个小朋友。对于这一幕,各影视平台的弹幕好评颇多,人们纷纷被这个可爱,充满童趣的主席给打动了。如此表达,使得主席在挥斥方遒,指挥若定的状态之外,拥有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化状态,塑造了其形象的多元性。
△玩“老鹰捉小鸡”的主席
除此以外,许多大人物也都拥有着他们的“后台行为时刻”:在家、在办公室、在空旷的房间等“后台”,我看到了傅作义的彷徨,蒋介石的绝望与暴怒……这些人物,在“隐秘的角落”呈现了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内与外的撕裂,自我的崩溃,反倒给予了这些大人物们以前所未有的“真”,这种于幽微处铸人物的手法,造就了《大决战》中大人物塑造的纵深感。
△《大决战》傅作义
而即便是处理大人物们的“前台行为”,《大决战》也同样做到了“微”,以细腻的小角度刻划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剧集中对于林彪司令和韩先楚将军的两处镌刻,令我印象极深:在韩先楚将军与朱瑞将军战后考察,朱瑞将军愧疚于自己侦察工作不到位的段落中,镜头以韩先楚将军以手捧土的特写表其内心的深沉悲痛。以手捧土,把内心之悲寄寓于物,可以使得情绪的感染力具象:此地埋骨无数英烈,每一抔黄土下,都是战士们的一缕幽魂。捧土,是伤逝,是挽留那些留不住的身影。“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之“哭”,远胜于有声之泣。捧土细节,将韩先楚将军的个性稳固地立了起来,如此细微的表达,却可胜过无数画面的堆砌。
△韩先楚将军捧土
而在朱瑞将军牺牲后,对林彪司令的反应处理同样叫人拍案。闻听朱瑞将军牺牲消息后,林彪司令不言不语,却伸手去拿黄豆。由于悲伤过度,林司令的手不住地颤抖,连黄豆都拿不稳。随后,林彪司令直接把黄豆抛向了空中。韩先楚将军捧土、林彪司令抛黄豆,这两个段落,对于悲伤,并非直接呈现,而是将其蕴于行动里,将内情外化,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处理。综上所言,幽微的“后台”情绪、细微之处的大写,共同达成了“大人物的微刻划”,也共同构建了《大决战》非凡的大人物呈现手法。
△林彪元帅撒黄豆
《大决战》对于小人物的展现亦可说是亮点满满。三大战役的胜利丰碑,是由无数军民的血肉铸就的,因此,在《大决战》里,人民群众应该是绝对的主角。可在许多过往的影视剧中,论及三大战役之处,往往着重体现大人物的“各显神通”,小人物的命运则时常被淹没于宏大叙事的长河。然而,倘若没有小人物的力量,大人物的交锋便成为了隔空斗法,什么样的雄才伟略都会变为纸上谈兵。
在《大决战》里,我真正看到了对于小人物塑造的满满诚意,那些或许在史书上,没有留下过深深印迹的人们,在镜头前获得了最大的尊重。每一个人物,我们都能看到他们清晰的人物弧光,小人物不再是衬托大人物的“幕布”,他们成为了真正的主角,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大特写”,这是真正的人民史观。综观《大决战》,既有集体的行进,也有个体的呼吸,既彰显群众的整体力量,又谱写单个人物的“平民史诗”。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真正做到了对大战役中各类军民的近乎“全景式呈现”,军嫂、指导员、解放战士、文工团员、村民等各个群体都真正被“看见”了,平等而丰富的小人物群像表达,堪称妙笔。
△文工团“夜莺”陈洁
对于小人物的演绎,《大决战》扎根于史实,房天静、孔守法、王福民、赵绪珍、梁士英等人,都曾在真实的历史星空中熠熠闪光;但《大决战》又不仅仅局限于史实,对于李大江和马庆的呈现便是很好的例子。李大江和马庆原名为伍兆生和宁吉高,他们于现实中可查证的史料并不多,但两人在战斗中,一位被打断了腿,一位被炸瞎了眼睛,却仍旧死战不退,以一人射击,一人压子弹的方式与敌抗争的事迹却足够令人动容。该剧基于史实资料对这个故事进行合理改编,为他们谱写出了一曲初见即闹别扭,牺牲时却是彼此最坚定的战友的催泪挽歌。这样的演绎极其出色,在将动人英雄故事呈现的同时,赋予了故事人物更为丰富多彩的个性与气质。
△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孔小胆”孔守法
剧中有少量虚构人物,但他们同样被塑造得真实感满满,武雄关便是典型代表:他拖着残腿,独自一人举着红旗冲向敌阵,试图唤醒九连沉睡的战士们,其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垂泪。而他虚构的名字,也许还代表着另一层含义:“武雄关”是那些解放战场上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勇士们用自己的身躯共同筑起的一道固若金汤的雄关。
△独自冲锋的勇士武雄关
给大人物以微刻划,予小人物以大特写,这便是《大决战》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对于“大”与“小”的精准把握和精彩诠释,令《大决战》里的每个人物,都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生命”。
大场面的小落笔,小瞬间的大着墨
在《大决战》中,有着无数场宏伟壮阔的战争戏。然而,在当今时代,倘若再以纪实一般的方式直击战场,显然是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的。近年来,主旋律剧集一路走高,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在众多主旋律佳片中,《大决战》得以脱颖而出,其在战争大场面的精妙处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大决战》的大场面处理手法,我概括为“给大场面以小落笔”。
《大决战》的战争戏处理技巧,在于巧妙运用镜头语言,以点、线切分巨大的块面,形成自身运镜的节奏感和丰富度,于大战斗中暗伏自己的“镜头微操”。这样的处理方式,使我联想到了康定斯基的油画,浓烈的色彩变换、曲线与直线的交叠、各种几何图像的对撞,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却丝毫没有杂乱无章之感。在此且以14集义县一战为例进行分析:攻取义县的大战,在镜头调度上堪称典范,既有展现战场全局的俯拍,亦有聚焦于个别战士的镜头,更在攻城将士前赴后继,以身填补云梯缺口的画面中运用了仰拍镜头,展我军将士之勇毅不拔,甘为全军胜利牺牲的精神。云梯虽断,但人梯足以通天。大场面的铺陈与小人物的刻绘,有机地融合在同一场战争戏中。
主观镜头的运用同样出彩,主观、客观镜头的结合,为场面呈现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层次感,望远镜中的朱瑞将军/敌守军等人物的视角与客观叙述战争场面的视角的迭替,避免了以单一角度观看战斗的沉闷单调,增强了整体节奏感,使得紧张的气息吐露于一个个镜头的变化之中。
△义县之战中的主观镜头
解放军将士攻进义县城内的镜头,更堪称全集的点睛之笔。大俯拍画面里,大雪纷扬,城楼横亘于图景之中,仿佛一条斜线,将整个画幅分割为两个差不多大小的直角梯形。分析这种别样的“对称”,我们可以看到,城外,我军将士行进的土地上,画面处于亮部;而义县城内的部分则处于暗部,笼罩于黑暗之中。明与暗的充分对比,表达出了导演的思考与暗示:人民解放军前行于光明的道路上,而义县城内弥漫着国民党军的黑暗之氛。义县即将解放,阳光也将逾越过城墙的拦阻,照射到义县城中,这种“光暗分割”即将结束,昏暗之地也将被光芒充溢。
△光暗各半的战场俯拍
此外,我还在《大决战》中惊喜地发现了经典的影版《大决战》的身影,在炮纵攻城等段落里,《大决战》剪辑了电影版《大决战》的镜头。这是一份致敬的心意,更是两版《大决战》跨越岁月的一次“超时空握手”。《大决战》带给大场面的多角度,多方位,多视线“小落笔”,在赋予镜头艺术价值与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带给了观众们极致的视听体验。
△对影版《大决战》的致敬
大场面的“微操”令人过瘾,而小瞬间的表达则更显功力。15集开头处,郑洞国在长春街头行走的段落中,便有一个深意别蕴的镜头:正中道路上,国民党军人趾高气扬地骑着高头大马,而在旁侧,车夫正在艰辛地低头拉车,镜头突出了“一高一矮”的映照:军人高踞,平民低首,如此政党,安得不败?
△“高”与“矮”的映照
而在郑洞国与曾泽生对话一段中,我则看到了框架构图的妙用。在郑洞国和曾泽生谈到“我们早已成为弃子”后,出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框架构图镜头,郑、曾二人被困在前景的窗格(或是屏风隔栅)之中,显示出一种被包围之感,而包围他们的,不仅仅是我军将士,更是蒋介石以下属为饵的命令、国民党内相互倾轧的政治环境,在多方压力下,他们真的成为了生存在夹缝里的“弃子”。窗格如牢,困兽于内,以外景写内心,仅需一个瞬间,一个镜头。
△格中“弃子”
27集何基沣与杨斯德谈起自己已做好起义准备,可是一同起义的张克侠却被冯治安叫走,一直没有归来一段,给了一个“桌下之手”的镜头来表达情绪。桌底可以视为另一种层面的框架,而困于其内的手实质上是人物的“另一张脸”。在这个镜头中,何基沣的手由蜷曲到放松,继而手心向下,最后又握紧的过程,像是在给自己鼓劲,让自己不要紧张,可这反而更加体现出他的不安心绪。地上的炭火盆,表面上为取暖之用,其实暗喻的是何基沣如立火上的焦虑。此处又是一个小瞬间,但是经过镜头的关注之后,小瞬间也可以表达极其深邃的意蕴。《大决战》中还有无数对于小瞬间的大着墨,这体现出了该剧的艺术追求和探索精神。《大决战》的每一帧,都堪称是艺术品。
△桌下之手
无论是在大场面的呈现,还是小瞬间的书写上,《大决战》都用足了匠心:大场面不再是一味轰炸,亦有镜头的更替,人物命运的起伏;小瞬间也不再仅是大场面外的“调味剂”,而得到了更多的聚焦。浓墨,淡墨,飞白……诸多“妙笔”写出了《大决战》这一令人叫绝的长轴巨作。
小与大的辩证
在《大决战》中,还有一层“小大关系”值得思索,这一层“小大关系”揭示出了共产党的胜利之因,和国民党的失败之由。第1集里,当毛主席参加蒋介石的欢迎晚宴时,一罐小小的湖南辣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事实上,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战争,便是毛主席的湖南辣子与蒋介石的西餐之争。湖南辣子,表达的是共产党人刚正,勇毅的性格和烈火般的革命热情;而西式大餐,中看而不中用,更暗喻了蒋介石借助外国势力的无耻行径。湖南辣子与西餐,表面上看,一小一大,犹如大卫与歌利亚,但细细寻思,便明白西式大餐缘何而败。湖南辣子虽“土”,然植根于乡土之中,流行于人民之内,充满生机与活力;西餐虽“时尚”,却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难以在群众之中立足。失去了群众的政党,便若《圣经·士师记》中被剪去头发的参孙,看起来高大,但不再拥有神力。
△小辣子里蕴含的人民力量
在镜头语言里,同样存在这样的“小大关系”:由塘沽军港国民党军集结到毛泽东院子的转场段落中,国民党军一方,大军集结,军势极其猛烈,垂直向下、斜上方等多角度俯拍的镜头,无不展现出国民党军援锦人数之多。镜头随后一切,出人意料地切了一个空镜头,呈现毛泽东主席的院落:院落里有石墩,有玉米,一派生活气息。此处由动及静,由大到小的转换展现出了我党在面临大战之时的沉着冷静之势,“每临大事有静气”,这与国民党军的慌乱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民党军塘沽军港集结
△毛主席的院落
而玉米这样极其生活化,极其常见的作物,则隐喻了我军是依靠人民大众的力量,来抗衡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获得胜利的。玉米虽小,但有了群众的支持,亦可长成一片玉米林;国民党军乍一看军势浩大,但失掉了民心,一触即溃。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对于国民党一方的刻画,多集中于“大人物”身上,让我们看到国民党政界军界的黑暗,一群所谓的“大将军”的勾心斗角;而对于共产党一方的描绘,则常常聚焦于小人物之身,以小人物的信仰与牺牲展现人民的选择。此“一小一大”的对比,再一次揭示了共产党人以群众为基,以真理为路的必胜之诀。关于“小”与“大”的辨证书写,展现了《大决战》极其出色的大历史观意识,昭示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才是推动岁月车轮滚滚而前的力量,表面上的宏大最终会被历史的大势,人民的洪流击倒冲垮。
虽有电影版《大决战》珠玉在前,我仍旧认为电视剧版《大决战》与之相比不遑多让。对于“大”与“小”概念的创新性运用以及将“乐章”与“音符”多角度地结合在一起,使该剧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视剧的叙事和表现手法,得以一枝独秀地傲立于收视林梢。希望将来的影视剧作者,都可以将《大决战》视为榜样,以精诚的心来打磨作品,以严谨的态度来审视作品,用深邃的思索来拔高作品,勇于运用新观念,新手段,突破窠臼,守正创新,创造出真正的不朽佳篇。
谁是大决战的演技担当?
三位女性角色都是配角,压根儿谈不上演技担当。饼叔观点:战争剧让女人走开。
过去二十多年,我们的战争题材影视剧,长期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男女主角缺一不可,但战争中女性地位实在微乎其微,而且多数情况下的确不很重要,为了照顾男女戏份比例,只好给女主角加戏:最常见的是谈恋爱。战场上的爱情,于是在战争片中泛滥起来,严重脱离实际情况,整个作品也变成了神剧。
这种突出女性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代表作是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个男上尉带一群女兵的故事。这样的情况可能也有,但绝不是军队中的常态。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二战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开创出一个新局面:影片清一色由男性主演,女性基本从前线战斗中消失,尽量还原真实的寻找场景。结果大获成功,至今,它仍是世界战争影片中名列前茅的经典作品。
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严格按照实际战场现状来拍电影了,女性逐渐淡出战斗,比如电影版《大决战》,三部系列电影,每部超过两个小时的影片内容中,女性只在运输队、支前民众中,出演几分钟的戏份,惊鸿一瞥,惜时如金。这部作品也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本次电视剧版《大决战》,加大了女性角色的戏份,即便如宋美龄角色,也是比电影版戏份多。另外,还增加了两位虚构的女性角色,苏青和陈都灵,故事几乎贯穿整个剧集。有一些观众就提出:苏青和陈都灵的戏份,如果全部拿掉,也不会影响整个剧情。
饼叔同意这类观点,如果某个人物线索全部拿掉,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那就可以真的拿掉了。还是饼叔开头的意见:战争剧让女人走开。
刘涛演的大决战是哪年拍的?
《大决战》这部剧叙述了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的成立的艰苦岁月。它是典型性的正统革命历史电视剧,相比之前的革命剧,它更显严谨、正式。
《大决战》这部电视剧是2020年拍摄的。
《大决战》由高希希执导,黄剑东编剧,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领衔主演。于和伟特邀主演。刘劲,王伍福,郭连文,王建,邵兵,刘之冰等主演,王雷,林永健,张云龙,陈都灵,何晟铭,宁理等友情出演的历史革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