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杯押注APP平台国产车已经崛起?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正式进入印度市场

中国的SUV和皮卡厂商长城汽车公司计划正式进入印度汽车市场。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并以长城的名义销售皮卡。并且该公司最近从马鲁蒂铃木公司聘请了考希克 · 甘古利领导其印度团队。

长城汽车已批准在印度古尔冈成立印度哈弗(Haval)的子公司,并计划于印度投资逾10亿美元。据报,长城汽车计划在印度市场推出电动汽车,集团高层已正为印度工厂选址,预计首辆SUV可于2022年第四季度上市。

长城在最终确定进入印度之前,进行了多项研究。 越来越受印度人欢迎的suv和更多的主力电动汽车的生产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另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也通过 MG汽车在印度上市。

对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印度汽车市场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领域,因为印度汽车市场的潜力尚未开发,而且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本土市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销售压力。

上汽依靠MG Motor打动印度人

MG Motor将进入印度,然后在2020年生产电动汽车。他们正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立一个新工厂,并计划在古尔冈开设100个销售点以及一个巨大的旗舰展厅。他们的SUV将与Jeep等竞争对手相媲美。

中国国产车对印度的最大挑战是说服其未来的买家,中国制造不等同于建造质量低劣的产品。Morris Garages是一家英国汽车制造商,由中国上汽拥有。上汽集团是中国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该汽车制造商今年销售了18万辆汽车,并占据了国内市场23.2%的份额。

HS SUV似乎是MG所描述的第一辆印度车辆的理想候选者。这是一款帅气的SUV,具有足够的闪亮欧式设计,使其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内饰采用皮革衬里,采用优质塑料,电动前排座椅,双区气候控制,自适应巡航控制,最重要的是,HS系列中的每一款车型都在中国NCAP碰撞试验中获得五星评级。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荣威Marvel-X。这是上汽针对德国,英国和美国玩家生产的一系列新型电动SUV的回应。在这里,内饰也是高品质的,焦点是一个巨大的触摸屏系统,占据了中控台的主导地位。

它由53千瓦时电池供电,在理想条件下,它将提供500公里的范围。这款车将以荣威(Roewe)的形式在印度出售。

印度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每个人都想要独吞这一块馅饼。

奇瑞或与塔塔汽车公司合作进入印度

中国另一家著名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与塔塔汽车公司就可能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详细会谈,这将引发奇瑞在印度的首次亮相。这种伙伴关系最终可能采取“合资企业+零售销售合作+技术共享协议”的形式。

这一发展恰逢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军印度当地市场的进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放缓,各大厂商开始关注印度的增长。

印度塔塔汽车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今年在中国参观了奇瑞的设施。奇瑞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印度的回访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中国领先的汽车公司正在关注印度市场,因为潜力巨大,而且印度是唯一预计长期会大幅增长的市场。

为什么汽车制造商都在押注印度?

自2018年冬季以来,印度汽车工业一直磕磕绊绊。4月份,印度的汽车销售数据暴跌至八年来的最低点。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7.1%至247,541辆,汽车销量下滑近20%,而整体汽车销量下降16%。

但即使在这片阴霾中,也有一些亮点,准确地说是三个。

三个新的参与者:法国的Groupe PSA,来自韩国的起亚汽车公司和来自中国的上海汽车公司 或将成三国鼎立之势。

印度有超过10亿人口,但估计只有3000万辆汽车和1.7亿辆摩托车。目前,印度是全球第四大乘用车市场,年产量超过300万辆。在2018财政年度,印度超过德国成为第四大乘用车和商用车大国。

印度市场首次吸引了大量中国汽车公司的兴趣,尽管人们担心消费者支出会出现萎缩。

国产本土市场乏力,印度新兴市场崛起的诱惑

除上汽集团外,中国最大的多功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已成立团队,在印度独立运营。中国的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也在探索当地的机遇。

据企查查显示,在商用车领域,比亚迪与总部位于印度海德拉巴的Olectra绿色科技公司合资进入当地市场,该公司一直向多个州供应电动公交车。

2018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从中国的销量下降2.8%至2810万辆,而年初的增长预测为3%。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下降。

在同一时期,美国市场的汽车和轻型卡车销量增长了0.6%。在欧盟市场,销售额下降了0.04%。

另一方面,根据铃木汽车公司2018年的预测,到2030年,印度汽车市场预计将从2019年的337万辆增长到900万至1000万辆。新车的一大部分也是预计到2030年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主战场。

鉴于其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实力,因此大多数中国领先的制造商都对电动汽车尚未起飞的印度市场感兴趣。此外,鉴于中国,美国和其他市场的饱和,这些制造商中的大多数已经认识到在印度的存在是长期可持续性所必需的。

印度能否成为汽车制造商青睐的下一个中国?

过去十年,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中国购物者最终购买汽车减少。

尽管潜力巨大,但印度市场的基数远低于中国,摩托车很可能继续主导该国的个人交通运输格局。

印度超过50%的汽车销售来自马鲁蒂铃木,而铃木最近退出了中国。排名第二的是现代,但它在印度缺乏产能,因此增长缓慢。其他国际汽车制造商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不超过5%。

此外,印度的汽车业不可避免地重塑全球汽车业,并改变汽车拥有量和使用模式。包括Uber在内的基于应用程序的新驾驶服务和乘车选择的出现,以及城市公共交通覆盖范围的扩大正在影响着印度人购买汽车的愿望。

除此之外,还有交通拥堵,污染问题和长途通勤等问题。

在印度的大城市,使用基于应用程序的叫车服务成本低于驾驶私人汽车,许多对价格敏感的印度人可能会选择放弃汽车所有权,从而削弱了汽车制造商的销售前景。

日韩车商抢先占领印度,中国还有机会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车很难打破铃木和现代汽车在印度的双头垄断。马鲁蒂铃木的市值目前为313亿美元:比其日本母公司多出56亿美元,后者保留了56%的股份。

除了中国人之外,争夺汽车优势的另一个主要角色可能是韩国人。现代汽车公司现已成为印度现代品牌的成功案例,韩国企业的目标是从本田汽车印度有限公司等公司获得高端市场份额。

该公司的战略是通过积极追逐数量来压倒现有竞争对手。起亚印度工厂每年的生产能力为300万辆。

起亚汽车印度公司也在为印度市场测试其电动车型。MG Motor已经与微软等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了第一款产品,该公司正在印度推广“汽车互联网”的概念。

现代正让起亚进入印度高端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新运营商中大多数都试图推出电动车,与尚未在该领域推出产品的铃木或本田相比,国产车辆在运营的第一年就为自己打上了新能源的特殊标记。

但是可以预见,印度人对中国智能手机的狂热,即使在高端和奢侈品市场,也可能在汽车领域再次发生。

2022世界杯押注APP平台,国产车已经崛起?-风君小屋帮我吧

Woj爆料勇士4年1亿美金续约成功德拉蒙德?

据ESPN记者阿德里安-沃纳罗斯基的说法,目前德雷蒙德-格林已经与勇士签下一份为期4年总价值1亿的续约合同,以便勇士在接下来5年时间继续保持竞争力。

“在明年自由球员市场之前,三届全明星德雷蒙德-格林已经同意与勇士达成4年1亿美元的续约合同Klutch Sports经纪人里奇保罗告诉ESPN。”

格林目前还有一年的合同,这也就意味着这份续约合同是在2020-21赛季开始,而目前他合同总共还有1.18亿。而这份续约合同将在未来四年内向格林支付2220万,2400万,2580万和2760万的年薪。当然如果格林是在明年休赛期再做决定,他完全可能得到两倍金额的续约合同:

对勇士来说,球队大部分薪金空间都已经用于阵中4名当家球员,这分别是库里,汤普森,格林和德安吉洛-拉塞尔。而格林为勇士效力的8个赛季中场均能得到9.1分4.9助攻和6.9篮板的数据,但他的整体表现有远超数据的影响力,并且他也是联盟最好的防守球员之一。

虽然生涯至今确实没有在数据表现上统治联盟,但格林在勇士连续5年闯入总决赛期间有最大的贡献,而且正因为他在防守端的稳定发挥才让库里和汤普森在进攻端有足够好的表现。

总所周知,原本勇士是希望在今年休赛期同时给到汤普森和杜兰特续约合同,但在杜兰特出走并且格林签下这份续约合同后,后者也能机会证明自己对杜兰特说过的那句“豪言”。

就在9个月前勇士对阵快船并且进入加时之前,格林对杜兰特说了一句最终导致后者离队的话:“在你来之前我们就是总冠军,我们不需要你。”

如今格林已经得到续约合同,这也就意味着勇士这套拥有库里,汤普森和格林的阵容至少能在2022年之前保住,同时也意味着格林有机会在这段时间内向杜兰特证明他们是有冠军实力的球队。

作为2012年第35顺位的球员,2014-15赛季早期格林取代大卫-李位置后帮助勇士夺下67胜的战绩表现,而且接下来连续多个赛季都是联盟最好的防守球员并且在2017年夺下最佳防守球员奖项。

只是在2016年季后赛,常规赛能有73胜战绩的勇士最终不敌骑士,而格林一个电话说服杜兰特的加盟并且让这只勇士成为王朝级别的球队,并且最终夺下两座总冠军奖杯。

在今年休赛期杜兰特选择离开后,如今格林也如愿得到一份续约合同。那么在格林即将进入自己职业生涯第8个赛季的情况下,勇士已经不再是夺冠热门,甚至都不是联盟最好的球队。

他们要面临汤普森的ACL伤病,同时也要面对德安吉洛-拉塞尔这样必须要在勇士战术体系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全明星新援,此外还有像伊戈达拉,考辛斯和利文斯顿等老将球员的出走。

在勇士总决赛不敌猛龙后大约一小时,格林就声称任何关于勇士王朝已经结束的观点都是“不聪明”的,那么现在随着杜兰特的离开,格林也将有机会向杜兰特和媒体证明这支勇士仍会是有争冠实力的球队。

事实上格林续约这个消息似乎对同样身处西部的开拓者也有一定的影响。考虑到自从2012年以来开拓者在常规赛中对阵勇士的比赛仅有7胜18负的战绩,所以格林继续留在勇士肯定会让开拓者不那么舒服,至少开拓者在面对勇士和格林时确实很难应对。

而且格林的这个决定也对开拓者明年休赛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开拓者球迷可能不愿意承认这点,但性格有争议的格林应该会是能与这支开拓者完美契合的球员。

毕竟像格林这样的球员能像搭档库里和汤普森一样成为利拉德和麦科勒姆身边完美的补充,而且在怀特塞德和贝兹莫尔明年休赛期成为自由球员后,开拓者原本应该有足够薪金空间追求格林。

只可惜,这种幻想已经不可能再成为现实。

买赔率最高有多大的?

这场国外庄家的赢的盆满钵满,有许多在网络上晒沙特胜的高赔票,这点晒收来的红单只是输的百万分之一或千万分之一,而且都是下的一百元,几百块的单,那些下阿根廷的有几十万的甚至几百万的单,就是这些晒红单还可能是拿别人的图是显摆的,庄家只挣不赔,挣多挣少他们说了算

沙特进了世界杯都是个意外。虽然进了世界杯,谁会买它呢?肯定都买阿根廷啊,结果阿根廷搞鬼输了,赔率最高多大肯定很大,几千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都有呗!我们知道的顶级球星只有梅西和C罗,阿根廷队伍里就有梅西,他输了比赛让我们怎么想?而且36连胜,输给了一个连世界杯都可能进不了的沙特。这个谎言是不是扯得有一点大?沙特虽然进了世界杯,但是你看看以往的比赛。沙特赢过几局。你说赔率有多大?这赔率,起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吧,这样一来,搞鬼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还有梅西前半场进了几球,是不是都越位了?之前他犯过多少次这样的错误?沙特本来就有钱,如果买阿根廷队输呢?反正阿根廷还是有机会能赢的,当看到赔率后那么大,谁又能不动心呢?

阿根廷首战输给沙特后,机构对阿根廷夺冠的信心开始动摇,阿根廷的夺冠赔率从7.5上升到了10。目前巴西1赔4排第一,法国1赔8,英格兰1赔8.5,都比阿根廷靠前。接下去阿根廷将对阵墨西哥和波兰,不容有失,好在墨西哥和波兰踢成了平局,阿根廷只落后他们1分,出线还是大有希望的。阿根廷输球,实在让人觉得意外。阿根廷爆出冷门,输给沙特阿拉伯,说明沙特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在比赛中一切皆有可能,就像炒股一样,所以要放平心态。

明明业绩好,底子厚实,阿根廷队却还是输了!就是要像打仗一样要天时地利人和,打足球。要想赢也要由很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决定。至于很多的网友去炒作赌输赢,这真的要谨慎小心,他跟股市是一样充满了你看不见的陷阱。

警惕爆冷的事件发生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可以让你大跌眼镜,谁也说不清原因,即使当事人自己也不了解。阿根廷队也说不出自己败的原因,沙特也可能说不出自己胜的原因。这大约也是足球的魅力之处吧。

足球也是如此,强队可以输给菜鸡,夺冠大热门照样会爆冷。就像在赛马场上,如果拉最差的跟最强的马比赛,必然会输一场。然后再拿中等地跟最弱的比赛,一定会赢一场。然后再拿最好的,跟对方的中等地在一起,又会赢一场。最终还是会以3:2胜,这是我们中国古人的智慧。所以在足球还是其他方面都要有智慧去赢,所以我们相信某一个冷门股,也许在某一天就会像黑马一样胜出。防止意外爆冷事件,投资人能不能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这是在投资前就要慎重考虑的,凡事做每件事都做好,好坏两种打算。给自己留好退路。2、高赔率的方面要多投资一点,但是也要适度。

阿根廷那赔率低得可怜(1:1.2),赌对了可能赚不了多少钱,赌输了是100%的本金损失。

投资也是如此,确定性太高的机会,如果没有了赔率,那么就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因为阿根廷的频率很低,如果你要买了阿根廷的,你就可能100%的损失。相反当你投资一部分高赔付率的时候,一旦对方赢了,你的收入就会提高很多倍,所以值得投资,但是在这样投资的时候你也要划定投资范围,和你心理承受能力。否则投资太多,一旦输了,损失就会很大。

阿根廷的输球十分意外,竞彩比分玩法中阿根廷1-2输给沙特的赔率高达85,而客胜赔率就高达23,随后阿根廷还要面对墨西哥和波兰两支劲旅,尤其是在墨西哥和波兰打平情况下,阿根廷下一场必须击败墨西哥才能占据出线主动权,反之输球则将提前出局,可见这对全队将是不小的考验!

无人汽车驾驶的预计应用范围?

谢邀。我对此也没有太好的思路。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无人驾驶汽车应用范围的逐渐深入,整个汽车行业的不同部门都将受到程度各异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麦肯锡的分析人员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进程按照时间范围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① 处于试验阶段的商用无人驾驶汽车;

② 普通消费者开始尝试购买使用无人驾驶汽车;

③ 无人驾驶汽车成为居民出行主要交通工具。

1. 工业车队率先抢滩

尽管短期内(2020~2022年),并非路上行驶的所有汽车都具备无人驾驶功能,但在诸如采矿、务农等一些环境可控的应用场景中,100%的无人驾驶汽车已成为现实。在上述案例中,操作的多重限制、私人道路使用的可能性使无人驾驶汽车有了用武之地。至于商人如何从中获利,首当其冲便是人力成本的大幅缩减,其次由于路线经过最大程度优化后,车辆CO2排放量最高可降低60%。不过涉及到建筑和仓储配送领域的应用,如果挖掘机、叉车、装载机要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还需等到技术发展的下一阶段。

在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中期(截止到2040年),卡车将有望成为公共道路上率先实现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目前已经有大量原型车在测,而相关车企和供应商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应对复杂路况的软件算法的研发方面。至于能够进行长途运输的无人驾驶商用车队(运送包裹的物流汽车、无人机等),现在已经有多家企业在进行实地测试。

2.汽车主机厂面临多重选择

依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推测,未来2~3年内,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会陆续表明其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态度和立场,而《麦肯锡季刊》将车企不同的战略姿态分为以下四类:

①高端职业玩家

对现有的一些豪华汽车品牌而言,由于具有坚实的客户基础、过硬的技术背景以及优质的商业资源,它们会在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上逐步发力,这将首先体现在每一代车型搭载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不断升级上,直到最后推出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产品。

②「 非主流」踢馆者

作为曾经的行业非主流成员,现在很多科技巨头、一级供应商甚至是租车公司都在「密谋」打造全新的汽车生态系统,它们的研发精力主要集中于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以快速拓展市场。而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传统汽车产业发展的附属品,自然成了这些公司争相投资的新蓝海。

③ 亦步亦趋的追随者

这些主机厂同样有着较强的技术和商业资源。它们多数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上会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但并不会将主要精力放置于此。相反,对这些颇有「心机」的车企而言,它们会在豪华品牌大力投入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时,静待时机,在核心技术成本大幅下降之后,再一举挺进。

④ 驻足观望/心不在焉

不难看出,这些汽车制造商在中短期时间内,会尽量避免进入无人驾驶汽车市场。

3.新出行模式涌现

当车企着眼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之时,大众消费市场已经涌现出形式各异的出行解决方案。大部分公司基本采取的是像分时共享、拼车以及网络叫车等按次收费的模式,当然P2P汽车租赁目前同样十分火热。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出行的便捷性,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融资,呈现出极快的增长态势。特别是互联网叫车服务平台,无疑已经成为各方资本争相押注的「摇钱树」,而不断攀高的市场需求使其成为众多创业公司「挤破头」都想进入的领域。而无人驾驶汽车未来有望为大众出行提供新可能。

4.汽车售后服务产业格局大改观

无人驾驶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为车企「重新占领」售后服务“高地”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根据麦肯锡2014年进行的调查来看,德国接近80%的汽车售后服务门店和车企没有任何关系。「安全」对无人驾驶汽车而言,可谓重中之重。因此,如果涉及到无人驾驶系统的售后保养和维修,消费者可能更希望由汽车制造商直接提供服务。对独立经营的售后服务商而言,它们可能根本无法承担购置自动驾驶系统维修设备的费用,而逐渐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此外,麦肯锡之前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约60%的消费者会“听取”无人驾驶汽车的建议,选择售后服务网点。当然,除巨大的利润驱使之外,如若无人驾驶系统出现故障,酿成车祸等交通事故时,监管部门必定要求汽车制造商承担绝大部分责任,因此这也为车企开设售后服务专营店提供了极佳的理由。

5.车险供应商可能因此改变商业模式

目前,一般车险的投保范围都会涵盖人为酿成的交通事故。但无人驾驶汽车实现商用后,整个汽车保险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之前数以亿计的私家车主为客户主体,承担当事人因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到客户主体转变为数量有限的汽车制造商、基础设施运营商等,在因自动驾驶系统失灵酿成事故承担连带责任后,给予赔偿。这和目前游轮/海运公司的投保模式类似。

6.汽车产业供应链将得到重塑

正如自动化为整个汽车工业高效、灵活的运行带来了可能,同样无人驾驶技术能够帮助行业优化未来供应链和物流的相关操作和配置。无人驾驶汽车配合智能技术有效减少劳力成本支出的同时,还能提高设备器材的生产力。此外,一条完全自动化、精益的供应链通过使用智能分配技术和小型无人驾驶汽车的协助,能够大幅减少负载和库存的数量。

7.驾驶员分心有了好理由

当无人驾驶汽车成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时,不管是工作日的通勤还是周末出游,你都可以趁着路上的闲暇时光,或处理要务,或休憩片刻,或观影听音乐。这种颠覆传统的出行方式到底能为用户节约多少时间,麦肯锡的分析人员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按每天最多50分钟计算,那么全球所有无人驾驶汽车产生的时间冗余约为10亿个小时,是建造吉萨大金字塔所需时间的两倍。此外,节省的时间成本为其他产业链的拓展创造了条件。据统计,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内的乘客通过移动互联网使用数字媒体服务的时间多一分钟,每年全球数字媒体业务产生的利润将增加50亿欧元。

8.停车不再是老大难

无人驾驶汽车不仅能够为乘车人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还可以改变大家「根深蒂固」的出行习惯,未来仅美国地区即可减少停车位面积需求约57亿平方米。当然,导致停车基础设施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完全能够实现自动泊车,因此停靠时无须为乘客下车预留开门空间,这就使得每辆车子所需的停车位空间可缩减至少15%。

9.交通事故率下降

据麦肯锡发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50年,随着无人驾驶汽车及其他配备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型的普及,在不同事故造成的致死率排名中,车辆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将由之前的第2位下沉至第9位。目前,汽车碰撞事故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巨大。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美国全年因道路碰撞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千120亿美金。以当年为例,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以及ADAS系统能够将事故发生率降低90%,即可挽回损失约1千900亿美金。

10.无人驾驶汽车普及将加速消费级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进程

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消费级机器人在很多技术(高级遥感、超高精度GPS定位、图像识别以及高级人工智能等)上可以实现共享,因此前者的大规模应用无疑将加速后者的研发进程(包括人形机器人)。除能够实现技术共享外,无人驾驶汽车和消费类机器人还可以使用同样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中心以及M2M(机器对机器)通讯网络。这些共通之处,使得那些本就喜欢跨界的行业投资者有机会获得双份收益。目前,已经有多家汽车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在消费级机器人领域投入不菲。

有人说股市是赌场?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前校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曾经写过一篇学术论文,其主题讲的是这个市场中有很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韭菜”。他们自以为很聪明,在股市中杀进杀出,有时候甚至有种“巴菲特附体”的感觉。但事实上他们只是股市中的“噪音(Noise)”,在里面瞎买瞎卖“凑热闹”而已。

萨默斯这篇论文的开头第一句就是:看看周围,有好多傻子!(There are idiots, look around)后来这篇论文没有被发表,可能是他自己也觉得语言过激,得罪人太多了的缘故吧。

但是股市中是否有真的有很多“傻瓜”,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好问题。事实上,这也是金融学术圈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在争论方的一边,是“市场有效”派。市场有效派以诺贝尔奖得主尤金法码为首。法码教授在1970年代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在该理论中,法码教授将不同的市场分类为“弱有效”,“半强有效”和“强有效”市场。在一个“强有效”市场中,所有的公开和非公开信息都已经完全反映在股票的价格里。在这样的市场中买卖股票纯粹就是碰运气,因为接下来的股票走向取决于未来那些不可预测的新信息。即使是在一个“弱有效”市场中,所有的历史信息也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中,因此所谓的“技术分析”对预测股价完全没有任何帮助。

“有效市场理论”自诞生开始就受到了各方非难。对这个理论意见最大的就是华尔街的投行银行家和基金经理。因为这些从业人员卖的就是他们预测市场,发现低估(买入)和高估(卖空)股票的能力。如果市场确实像理论中说的那么有效,那么这些家伙岂不都是骗吃骗喝的忽悠大师?事实上法码教授本人就曾经说过:在我看来,华尔街上的这些选股专家就像算命先生一样,但我不想败坏算命先生的名誉。言下之意,这些金融从业人员连个算命的都不如。

但是理论归理论,它终究要和现实相符,才有更大的价值。长期阅读本专栏的朋友都知道,笔者一向强调“证据主义”,反对盲从权威。那么在这个问题上面,有哪些相关的证据发现呢?

如果我们把“有效市场理论”进一步细分,就可以发现该理论包括两个最核心的结论:

1)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要想战胜市场,是非常困难的。)

2)证券价格永远正确。(因为证券价格包括了所有公开和非公开的信息。)

先来看第一条结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该结论得到了大部分实证研究的支持。

举个例子来说,上图显示的是过去10年美国公募基金行业无法战胜基准的基金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资产类别里,绝大多数(80%以上)的公募基金都无法战胜市场。

以全世界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贝莱德为例。该公司旗下的主动型基金,在过去7年中有大约90%无法战胜市场。

无怪乎耶鲁大学基金会首席投资官大卫·斯文森说过:除非投资者可以找到那些极端出色的职业投资经理,否则他们应该把自己投资的100%放到被动型指数基金中。我这里说的投资者包括几乎所有的个人投资者和绝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

下面我们再来看“有效市场理论”的第二条结论:证券价格永远正确。这条结论,最容易招致批评,也是最有问题的。

首先,如果从事后来看,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举出证券价格不正确的例子。在本专栏历史文章《泡沫是如何形成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22575)中,笔者举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当然,大家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轻易全盘否定市场的有效性。即使像1999年那样在事后看来非常“明显”的资产泡沫,要想在事前准确的做出判断,甚至从中获利,其难度要远远高出很多人的想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经说过:要想在事先就发现一个泡沫,那是非常困难的。泡沫只有在破裂后,我们才能确认它的存在。

其次,要证明证券价格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正确,其实我们不一定需要举那些事后才能被验证存在的价格偏离的极端例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有趣的实例。

2014年,资本市场中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阿里巴巴上市。阿里巴巴上市后,其上市融资规模超过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创下的240亿美元的记录,成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

上图显示了“阿里巴巴”这个关键词在Google中的搜索量。我们可以看到在2014年9月左右,Alibaba的搜索量达到了高峰,而那恰恰是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也就是说,阿里巴巴上市这件事情可谓吸足了眼球,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夕,也就是7月份的时候,一位科技股投资者Eric Jackson在福布斯杂志上撰文指出,他关注了美国另一家科技公司雅虎的股价,算来算去都觉得雅虎的股价不对劲。

这个计算过程一点都不复杂。当时雅虎拥有阿里巴巴公司大约22.6%的股份。阿里巴巴已经向纽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估计同年9月份会首次公开募股(IPO)。当时的保守估计是,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市值至少有1500亿美元。(事实上后来阿里巴巴开盘交易后,当天股价上涨到93.89美元,也就是说公司的市值相当于2300亿美元左右。)

YAHOO在之前就已经宣布,在阿里巴巴上市后将出售其大约6%的股份。粗粗一算便可得知,出售阿里巴巴的税后收入大约为61.5亿美元,而雅虎手中握着的剩下的阿里巴巴股份大约值220亿美元。同时,雅虎公司账上有43亿美元的现金。其在子公司雅虎日本中的股份市值大约为57亿美元。

如果我们仅把上面这几项相加,不难得出光这些现金和股票,就值差不多380亿美元。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现金或者股票,而不是什么虚的资产。

2014年7月份时,美国互联网公司雅虎(Yahoo)的股价大约为35美元左右。以这个股价来算,雅虎的市值大约为34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当时的股票市场对于雅虎公司除上面这些硬资产以外的估值为负40亿美元左右。

大家知道,在私人有限公司法律框架下,一家公司最低的估值为零,不可能为负。也就是说,在2014年7月份那段时间,你很难找出一个理由去证明雅虎公司的股价是正确的。值得一提的是,雅虎公司主营业务被市场估以“负值”,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并不是仅仅持续几天的“昙花一现”。后来,在阿里巴巴公司9月份上市以后,雅虎公司的股价快速上涨,达到了过去十年的新高(50美元左右)。

如果你仔细花时间去寻找,就会发现即使在市场高度有效的欧美,这样的例子也绝非个案。

上图左侧显示的是在纽约上市的皇家壳牌公司股价和在伦敦上市的壳牌公司股价之间的差价历史。两家公司都是壳牌集团的子公司,分别会获得集团总公司60%和40%的利润分成。按照这个逻辑,两家公司的股价应该维持在60/40,即1.5倍左右的稳定比例。

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股价比例波动非常大,有时候一家公司的股价竟然偏离其正常股价范围高达30%。类似的情况也发生于同时在纽约和伦敦上市的联合利华公司股票(上图右侧)。两支股票代表的是一家一模一样的公司,只是在不同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而已。但即使是这样的“孪生兄弟”,它们之间的差价有时候竟然高达20%。

在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下,上面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因为市场上有很多“理性人”和“聪明钱(Smart money)”,他们看到如此明显的价差,就会在第一时间进入市场进行套利(arbitrage),将这样的“无效”漏洞快速补上。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套利并没有理论上那么容易。在上面雅虎股票的例子中,最万无一失的套利方法是买入雅虎并做空阿里巴巴(纯无风险套利),但那时候阿里巴巴还没有上市,这样的套利方法显然不现实。在很多时候有些公司股票看起来虚高,但是由于做空的基金无法租借到这些股票,无法通过做空来卖出其股票,因此其虚高的价格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当1998年美国著名对冲基金长期资本(LTCM)倒闭的时候,连累了一大批其他做套利的对冲基金。市场中一下子少了那么多“无形的手”,那么一些“无效”现象得以存续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傻子”实在太多。他们连基本的会计和财务知识都不具备,一辈子没看过几份公司财报,就在市场里挥斥方遒,撸起袖子猛干,因此给市场带来了各种“噪音”也就不足为奇。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股市散户。在中国股市,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专有名词叫做“高转送”。比如10送30,或者10送6转增4之类的分配预案。

现在我们以“10送30”为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假设在送股前,股民持有100股股票,股票价格为每股100元,那么他持有的股票市值就是10,000元(上图左侧)。

现在在送股之后,股民手中的股票一下子变成了400股。但是由于送股造成的稀释,每股价格也相应下跌到25元。对于这个股民来说,他持有的股票市值还是10,000元(上图右侧),没有任何变化。

因此在一个有效市场里,没有公司会浪费时间去搞“高转送”,因为没有股民会去关心这个问题。这就好像老板用100元人民币或者10元人民币给员工发工资。员工拿到手的还是那么多钱,他不会因为老板用10元人民币发工资就感觉自己涨工资而更开心。

但是在中国股市,还真有很多股民会受这个“高转送”的影响去购买更多的股票。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转送”造成的最大变化是,公司股价更低了。原来每股100块,现在只要每股25块。而很多股民在选购股票的时候,判断该股票价格低还是高就是直接看股价的。在他们看来,原来100块的股票,现在变成25块了,因此比以前便宜了很多。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我这时候就可以进场买股票啦。

这就造成中国股市里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叫做“填权”。填权的意思是:在除权除息后一段时间内,如果很多人对该股票看好,该股票价格又被捧回到超过其基准价的价格。回到上面这支股票的例子,假设股票价格在“10送30”后降到25块,让很多股民感到捡了便宜货,因此购买更多的股票。这样,股票价格又被推回到之前的100块,于是该股票就被“填满权”了。

对于发行股票的公司来说,这简直就是“餐桌上的免费午餐”。像这种情况,在成熟市场和比较有效的市场里几乎不可能发生。

说了这么多,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中国这样的“非成熟”市场,我们就应该不断的寻找机会去割那些“韭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情况。我们不要忘记,目前在中国,光二级市场上,就有大约3000家公募基金,20000多家私募基金。很多专业机构有强大的资金,信息和知识优势,他们是不可能犯上文提到的“高转送韭菜”犯的错误的。相反的,他们的工作是研究如何去利用这些“韭菜”的无知和愚蠢,把他们手里的棒棒糖抢过来。投资者如果有明显的信息,技术或者知识优势,那么他无妨尝试一下这些专业投资机构的工作:通过发现市场的“无效”来提高自己的投资回报。

有些有自知之明的投资者会主动承认,在投资上自己远不如那些机构强大。那么这些投资者是否都应该放弃炒股,而去投资主动型基金呢?这就又涉及到投资者本身的选基能力了。目前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基金数量(公募+私募)比上市的股票数量还要多。因此投资者想要从选基中提高投资回报,他就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有本事去粗取精,沙里淘金,挑出真正业绩优秀,收费合理的基金么?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和能力,一个选基的基民和上面提到的“股市韭菜”又有什么分别呢?

对于大多数既没有知识,也没有精力和资源去挑选股票和基金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好的选择是购买并且长期持有一揽子低成本指数基金。通过多元分散的科学投资方法,在承担有限风险的条件下获得市场平均回报。

聪明的投资者,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学习金融专业知识提高自己抵抗被金融机构忽悠的能力。其次,他需要遵从一些最重要的投资原则,比如控制成本,有效系统和长期坚持,设计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投资计划,通过耐心的执行计划来实现自己和家庭的财务目标。这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投资之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