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

看懂《琅琊榜》纪王爷这一言一行,就知道誉王有多蠢!-风君小屋帮我吧

琅琊榜》兰园藏尸案结束后,梅长苏觉得京兆高升太闲了,要给他弄点案子才行。

于是,他让黎刚随便翻牌子,翻到哪一张,他就开始算计哪一步。很不巧地,黎刚翻了誉王吏部的牌子。梅长苏便下令,让妙音坊的十三先生和宫羽做好准备。

宫羽得令后,离开了妙音坊,去了杨柳心的坊间帮忙,结果演了一出“嫁祸鲨人”的戏,成功让杨柳心坊所有的客人都知道,吏部尚书的独生子错手打死了文远伯的独生子。

这下好了,事情闹大了,高升有案子要处理了,誉王也头疼了,要想办法保人。不过,他千算万算,算漏了一个重要的人证,那就是梁帝最小的弟弟,纪王爷

看懂《琅琊榜》纪王爷这一言一行,就知道誉王有多蠢!-风君小屋帮我吧

在原著中,誉王从秦般弱那得知,自己漏算了纪王爷后,立即进行补救的办法,先是找部下去暗中接近纪王爷,探下他知情的虚实情况。

谁知,纪王爷接下来的一言一语,摆明了誉王派人去证实的这一举动,不知有多蠢!

看懂《琅琊榜》纪王爷这一言一行,就知道誉王有多蠢!-风君小屋帮我吧

首先,避免爱出风头。

事发后,纪王爷立即带了妻妾们,去了自家在别处建的山庄去泡温泉,不待在京城,远离是非。

其实,他在案发现场的这一情况,文远伯是知道的,他也打算有朝一日是要来求纪王爷的,求他替自己死去的儿子作人证。

纪王爷故意装出一副不过问案件的样子,是因为他知道,看见整个事件的人,又不只是他一人,人证多的是。如果刑部的人,不徇私枉法,案件是很容易破的,也很快就可以结案。

所以,越是大事情,越不要那么早就强出风头,能避开尽量避开,给自己少找麻烦。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少人注意到了纪王爷这个“身份重要”的人证,而文远伯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一步,也绝不会去打扰他。因为,文远伯也在暗自观看,刑部会不会徇私?

如果会,那么誉王就麻烦大了,肯定是他背后搞鬼。

看懂《琅琊榜》纪王爷这一言一行,就知道誉王有多蠢!-风君小屋帮我吧

其次,不做快人快语,而做装笨的人。

虽然文远伯还不敢惊扰纪王爷这位人证,但是梅长苏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人证”。

这场意外事件,本就是他指使宫羽做的,自然是趁着纪王爷在现场的时候实行的。如今,纪王爷去泡温泉不过问案件,那么梅长苏就找人逼他去“谈论”这个案件。

那人,他选的是纪王爷的忘年之交——豫津。因为他也猜准了,纪王爷不会大嘴巴说案件的真相给别人知道,但绝对容易说给他这个好友听。

因为,纪王爷可喜欢小豫津了。

看懂《琅琊榜》纪王爷这一言一行,就知道誉王有多蠢!-风君小屋帮我吧

所以梅长苏借景睿闷闷不乐为由,暗示豫津这些年轻人可以去外面散散心。豫津得到提醒,立即想起纪王爷家有一处温泉,风景好,有助于散心。

纪王爷可是有言在先,豫津是他好朋友,可以随时、随便进去玩。

就是这样,豫津才在温泉山庄与纪王爷偶遇,还一起喝酒、听乐、品舞,谈心。

之前对案件闭口不谈的纪王爷,此时却在深深地惋惜,说自己暂时听不到妙音坊宫羽的曲,以及看不到杨柳心的舞,太难受了。故意引导这个话题,感觉纪王爷是无意,也是有心的。

豫津一听,自然也想起那件发生在杨柳心、轰动整个京城的事件。一向好奇的他,自然追问个不停,猜测吏部尚书的儿子,到底有没真的打死人?

此时的纪王爷,才一口说出来:“打死了,我亲眼看见的。”

看懂《琅琊榜》纪王爷这一言一行,就知道誉王有多蠢!-风君小屋帮我吧

豫津是什么人?纪王爷自然是知道的。只要他知道的秘密,一定会津津乐道地分享给周边的朋友们知道。

在原著这里,豫津回去后,果真到处跟贵族的公子们说了。这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这起打死人的事件铁证如山,连梁帝的弟弟都亲眼看见了。

所以,才会有剧版那一幕,梁帝亲自问纪王爷,是否亲眼所见?

有人说过:“不要小看这些操作,每一个微小的浪花积攒都会成为汪洋大海。”而这片舆论的汪洋大海,是足以让誉王失去一个吏部的得力助手。

纪王爷是聪明的,他知道自己的“证词”,迟早是要说出来的。

他不选择主动去说,不爱做这个出风头的人,减少了自己的麻烦;他也不会见人就快人快语,给自己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文远伯和誉王,都有可能会找上门来求情。

他不想与人拉扯关系,也不想卷入仇恨之中,就这样等到信任的人——豫津来追问,他才轻飘飘又装作惋惜地说出真相。

看懂《琅琊榜》纪王爷这一言一行,就知道誉王有多蠢!-风君小屋帮我吧

他这一言一行,都让人觉得,他的心全牵挂在歌舞之上了,压根就不会联想到,他是为了帮谁的忙,才打抱不平地说出事实。

借着豫津的嘴,真相迅速传遍了京城。而誉王还傻傻地派人来探“人证”的虚实,动作太慢了,难怪被人将了一军都还没反应过来。

纪王爷就是高手,还没等到麻烦和走关系的人找上门来,就把甩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