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苏鲁元素的叙事逻辑和本土古装剧的叙事逻辑上有区别,主创只是简单地将其挪用过来,没有做精细化的、适合中国观众的改编。
作者|岛民
编辑|孤鸽
“全员不长嘴系列。”这是很多观众对《天启异闻录》的评价。作为一部悬疑古装剧,里面的人物常常是问啥啥不说,悬念是制造出来了,但剧情也寡淡无味了。
开播前,该剧曾打着“国内首部古装丧尸剧”称号,又有新锐导演路阳担任总导演,吸引了不少关注,很多观众甚至以为它会是“中国版的《王国》”。
然而播出后,观众却发现不对味儿了。总共12集体量,播出到一半,丧尸的影都没有,直到最后几集才出现,氛围感却差点意思。其次,节奏上也显得拖沓散漫,有人很犀利地评价,这部剧就应该是一部网络电影的体量,却花了12集来讲。
■黄轩在《天启异闻录》中饰演褚思镜
到了大结局,观众期待了许久的克苏鲁大反派渥旃,仅仅只是一个类人光束的外星人。剧情更是把“故弄玄虚”贯彻到底,男主褚思镜和渥旃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交易,渥旃选择离开地球,那么20年的筹划为了什么?
客观来说,《天启异闻录》(以下简称《天启》)在题材上具有独特性,把东方奇幻、冒险传奇和克苏鲁神话相结合,让想象力飞驰,开拓了古装剧集新类型。但在类型化探索中,剧集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让人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硬着陆的《天启》
《天启异闻录》是一个新剧型,聊它之前,不妨先看看它的故事创作背景。
剧的灵感来源于一个颇具神秘感的中国怪谈——明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都城西南隅发生离奇爆炸。对这起现象的描述是成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可谓离奇。后来有人给出猜想,有说是地震灾害,有说是陨石灾难。
总导演路阳的作品向来风格独特,《绣春刀》系列、《刺杀小说家》《风起陇西》等,既有先锋实验性,又包含对小人物的关怀,到了《天启》也不例外。主创团队借着陨石灾难说,构想了一个新故事,讲述锦衣卫褚思镜只身前往宁远城边陲小镇,调查宁海堡怪病传言,在经历一系列奇事后,他发现怪病和二十年前坠落此地的一颗陨星有关,乌暮岛上的村民们也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天启异闻录》剧照
故事主角是路阳擅长拍摄的锦衣卫,《天启》定位东方怪谈冒险剧,里面既有奇幻冒险,又有古风悬疑,还本土化了克苏鲁神话,足见它的创作尝试和野心。可以说,开播之前观众就充满期待。
可剧集播出后令人大失所望,大家吐槽最多的是,《天启》情节故弄玄虚,无效伏笔太多,剧情拖沓啰嗦。开篇几集就设置了很多悬念,有人统计至少埋了13处伏笔。有悬疑不是坏事,但《天启》的悬疑线不是强事件推动,而是靠信息差推进,且悬疑钩子是靠主角的嘴(台词)来破解。
为了强化悬疑,主创让主角全员变成“谜语人”,问就是不张嘴。比如褚思镜打开乌暮岛副本时,遇到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小女孩沈淙。她知道两条线索——自己父亲沈让是怪物,褚思镜的弟弟褚思钰两年前曾经来过岛上。但在褚思镜询问时,她只表现出惊恐,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被突发情况打断,强行制造悬念。
沈让也是如此,他曾和褚思钰一起探查过乌暮岛,后来褚思钰坠海失踪,他变成怪物守护乌暮岛。但当褚思镜询问弟弟线索和两年前乌暮岛上的事情时,他三缄其口,直到发现自己可能要永远变成怪物时,才交代线索。迷底是揭开了,而观众却索然乏味,因为信息并不重大,他们早就猜到了。
■《天启异闻录》中的怪物
同时,剧情逻辑也存在问题。比如反派贺子礁,是岛上横公组织的头目,他的核心任务是血祭,让小女孩沈淙喝下灵露,控制住她,以培养她成为下一任蜂后。可是两年的时间里,沈淙都可以和村民一起出海换粮食,作为里长的贺子礁竟然没有机会让她喝下灵露。
可以说,在观众没有接受克苏鲁世界观的背景下,《天启》以悬疑为切口,没找到足够的故事支点,少了合理推理和充满魅力的人物关系,属于硬着陆。
哑火的卖点
锦衣卫设定、怪兽丧尸冒险传奇、西班牙大航海、明末辽东局势……《天启》想讲的东西太多,但又不想脱离传统叙事,所以极力呈现悬疑和权谋,加码了很多元素,可全都没用好。
先说《天启》最大的卖点——克苏鲁。克苏鲁文化诞生于一战后,由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创。在他的笔下,克苏鲁是古老的外太空神祇,被封印在深海中,是邪恶和破坏的象征,一旦苏醒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克苏鲁神话中有联络员,他们相信克苏鲁存在,传播克苏鲁教义,并尝试和他建立联系,通过祭祀获得神祇的恩赐和力量。与之对应的是调查员,他们通常是普通人,通过解密古老文献、经历恐怖惊险的超自然事件,试图揭露克苏鲁真相。
《天启》中,长眠海底充满邪性的尊主渥旃是外星神祇,乌暮岛里长贺子礁、沈让的妻子苏沐冉是联络员,他们在岛上传播横公教义,试图发动血祭唤醒渥旃降世。而锦衣卫褚思镜便是调查员,为了寻找失踪的弟弟,他前往宁远边城,发现了乌暮岛上的秘密。
■《天启异闻录》剧照
剧集在克苏鲁元素的故事设置上是合格的,但却没有达到效果。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克苏鲁属于小众文化,了解的人不多,受众有观剧门槛。其二,在视听语言上,克儿味显得十分含蓄,不好展现。
克苏鲁的魅力在于“未知性”,主角不知道会遭遇到什么,在接连遭遇恐怖邪恶的超自然事件中,一点点揭开真相,最终见识到人的渺小与神祇的蔑视压迫。
从这个角度来说,选择强调“恐怖”比一味追求“悬疑”更适合《天启》。可惜,剧中的恐怖氛围并不浓郁,无论是横公组织的邪恶愚昧,还是人性的幽暗事件,刻画都不充足。
在观众期待的丧尸、怪兽的恐怖画面展露上,也缺少中式恐怖的韵味。剧中怪兽只有几只,并没有调动人肾上腺素的大场面,几场和怪兽的打斗也不刺激,显得小大小闹。
到了结局,“大boss”渥旃露出庐山真面目,是一个充满光芒、有点类人的东西,并非邪恶压抑恐怖的神祇。它的力量似乎也不强大,20年蛰伏后终于靠着渔货感染了村民。最后和褚思镜的对决中,被对方用自杀威胁放弃了灭世计划,选择离开地球。那么它在地球上筹划20年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结局设置并不让人信服。
■《天启异闻录》中的渥旃
《天启》还有一个卖点,就是明末波云诡谲的政治环境,既有复杂的辽东局势,又有大航海元素。比如,魏忠贤控制了锦衣卫和朝中武官抗衡,杨公公被派到宁远边城查看孙督师建堡。佛朗机船长安杰丽卡这个角色,除了主角团辅助功能外,也呈现了明末几方势力勾结的复杂局势。只不过剧中这些内容只是囫囵吞枣地呈现,并没有和主线很好的融合。
作为一部想要出奇的实验创作,意味着摸着石头过河,很难有参考样本。《天启》的故事元素杂糅,线索繁多,总想什么都涉及一点,但苦于找不准平衡和落点,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为什么这么难?
豆瓣5.7分,《天启》的反响再次说明了一件事,西方魔幻元素在本土化过程中水土不服,内核和外壳始终找不到平衡。
这样的案例并不是唯一。2016年播出的《幻城》,讲述幻雪帝国王子卡索寻找隐莲,试图复活恋人和弟弟,制作方请来了好莱坞团队制作特效,但豆瓣仅3.7分。2018年,吴磊、梁家辉、刘嘉玲主演,投资7.5亿元的电影《阿修罗》上映,口碑票房双双翻车,最后只得紧急撤档。
《天启》在故事上借助的是西方文化中的克苏鲁神话世界观,也算是一部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作品。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它在本土化过程中,一些视觉元素呈现上考虑的是与传统文化结合。比如剧中的怪兽形象,借鉴了《山海经》《南部新书》等书中上古神话的山蜘蛛、横公鱼和异兽玄龟。
此外,剧中出现的安杰丽卡船长等外国人,也是找了张榕容这种异域长相的演员,和外国演员扮演,呈现了当时的中外交往历史,尽管有时候和身穿飞鱼服的黄轩画风不一致。
■张榕容饰演安杰丽卡船长
但《天启》最大的问题也是在这里,它的形做到了东方,但内核仍然是西方魔幻的。无论是故事展开,还是人物设置,都遵循了克苏鲁的叙事逻辑,按照克苏鲁的世界观去创作。锦衣卫褚思镜、里长贺子礁、小女孩沈淙等人物,不过是换了中式皮囊的西式角色。
但克苏鲁元素的叙事逻辑和本土古装剧的叙事逻辑上有区别,主创只是简单地将其挪用过来,没有做精细化的、适合中国观众的改编。尤其中国观众对古装剧存在自己的审美认知,更要求一个优秀的真正本土化的创新剧本。
反观韩国的《王国》,也是“古装+丧尸”的奇幻设定,但它更好地处理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关系。借用西方丧尸的吸睛元素,刻画了一个在权力漩涡中心的东方英雄的孤独与悲凉,剧集落点在于人性的刻画,丰富的元素只是锦上添花。
《天启》的实验性值得鼓励,但此类作品在叙事和文化融合上,依然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