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程曼诗

剧情有“腔调”,做人有“腔调”,《繁花》凭借独特的“腔调”,一经播出便成为全网热议的对象。

《繁花》爆火: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作品,市场会用注意力投票-风君小屋帮我吧

评论员点评

据说有非上海人看《繁花》看得头大,直呼“文化含量”超标,get不到点,没错,看似是一部剧的爆火,其实是属于他们的那段“光辉岁月”的再现。吴侬软语的本地文化、有迹可循的地标细节、真实立体的人物特点,不仅大多数主演都是“沪籍”,而且导演王家卫还不遗余力搭建了那条长达200米的“黄河路”,这条路见证了几位主角事业的攀升与低谷。有人说,《繁花》所刻画的90年代充满了纸醉金迷的幻影。但不可否认的是,剧中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奋斗着、追求着个人的成长。

开播到三分之二,网友们不再囿于线上的谈论,走到了线下进行文化探索。有人专门总结出了“《繁花》版City walk”。都说《繁花》帧帧是精品,是因为,于“表”,它的叙事与画面展现出了字字斟酌、一丝不苟的态度,于“里”,它带来了“吴语模仿热”和“沪上文化热”,成为了年轻人的“文化索引”。

热搜如雨的《繁花》,侧面也反映出,在速成短剧层出不穷的今天,制作精良的作品依然不缺市场。饱满剧情、精湛演技、帧帧如画的精品力作,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作品,市场依然会用“注意力”投票。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