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兵突击》中,钢七连是许三多蜕变的起点,也是无数人军旅生涯的终点。

作为702团的王牌部队,钢七连是曾经的浴血先锋,如今的装甲之虎。这样一支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连队,无论在哪里都是王者一般的地位。

《士兵突击》:全团最牛的钢七连,为什么偏偏被撤编?-风君小屋帮我吧

诡异的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故事却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反转。许三多从师部归来之后,史今再见了、老白再见了,最近连钢七连也再见了。这样的神转折,让人惊呼不可思议、无法接受。明明是全团最牛的连队,钢七连为什么却被撤编了呢?

在师部会议上,师领导曾对团长说过,部队整编是大势所趋。大势两个字太过于抽象,落在纸面上就是所谓的军改。

在《士兵突击》的年代,我国新一轮的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按照当年的改革目标,我国将在2005年年底之前,全军裁兵20万人。

有了这层背景,我们再看剧中702团的整编和改革就容易明白的多。在一场自上而下的军改中,每支部队、每名战士都面临着走与留的抉择。

这就是剧中所说的大势。不过,既然是大势所趋,自然应该优胜劣汰,为什么最终被撤编的不是其他连队,而是702团的王牌连队钢七连呢?

改革不是拆东墙、补西墙,更不能轻易拆除承重墙。钢七连在历史和现在同样辉煌,王团长为何还是要拿钢七连来祭旗呢?

乍一看,王团长拆散七连、遍地播种的策略很好理解,这不就是充分发扬七连的优势,强军带弱军、先进带后进的老战术吗?

《士兵突击》:全团最牛的钢七连,为什么偏偏被撤编?-风君小屋帮我吧

聚是一束光,散是燎原火。钢七连的兵,人人奋勇、个个精英,没有等靠要的思想,只有传帮带的作用。有了七连战士的示范引领,改革何愁不会无往不利。

更何况,七连连长高城还是军长的儿子。先拿领导的孩子开刀,这样更有震慑性、说服力。连高城的连队都整编了,张三、李四、王五们必定会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然而,在剧中,纵然有上述因素,但事实上这都与师领导所说的大势无关。在剧中,师领导对于大势的解释清晰明白,像是官方给出的名词解释。

一切答案只有简单的三个字——信息化

在师部整编的动员部署会议上,师领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一直在改,一直在触及筋骨,从摩托化到半机械化,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现在呢,又从机械化进入了信息化。

事实上,在这场发轫于2003年、完成于2005年的军改中,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正是改革的初衷与目的。钢七连作为装甲侦察连,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晚、欠账多。

在剧中,对于这场轰轰烈烈的军改,不是编剧的突发奇想,而是草蛇灰线般的铺垫。

还记得702团与老A的那场军演吗?当时,老A副总参袁朗曾经这样对王团长说,“我的指挥部有九个人,包括一个数据终端。老伙计,这才是这次演习的真正目的。

袁朗的话一清二楚、掷地有声,检验信息化成果才是这场演习的真正目的。在这场演习中,袁朗凭借一比十三的战损大获全胜。

战损,触目惊心;结果,不言自明。在机械化面前,信息化就是赤果果的降维打击。

回到许三多所在的装甲侦察连,我们能看到的手段和技术仍在传统侦察的窠臼内,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刻不容缓。所以,钢七连退出历史舞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就像《亮剑》中曾被李云龙当作宝贝的骑兵连,终有一天会在时代进步、强军之路中黯然退场。

在钢七连整编之前,王团队曾对许三多说过,“我以前也是这样,心里盼望着新的主战坦克改装,可一旦真的要改装了,我又害怕。因为老坦克是四个人员组成,而新坦克是三个人。

《士兵突击》:全团最牛的钢七连,为什么偏偏被撤编?-风君小屋帮我吧

科技创新、装备升级,有时是新时代的前言,有时是旧时代的终章。就像王团长说的那样,在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过程中,总是这般的既盼望、又害怕。

不过,即使如此,你依然会问,别人打的都是精锐,为什么王团长撤的却是精锐呢?以钢七连为班底,升级打造信息化侦察队伍,这也不失为改革的措施和途径。

剧中有一个词很容易被忽略——试点。作为步兵师军改的试点单位,702团承担着先行先试、摸索经验的重任。

开着新车上路,摸着石头过河。如我们所知的那样,作为全师的试点单位,702团承担着小白鼠的角色。

《士兵突击》:全团最牛的钢七连,为什么偏偏被撤编?-风君小屋帮我吧

为了创新做法、丰富形式、积累经验,王团长的改革方案必须要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毕竟,创新本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只有排除了错误答案,才能找准正确的道路。

撤编钢七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决策部署。王团长的方案或许有些激进,但不失为改革路上的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

如同火机取代了火柴、手机消灭了呼机。时代抛弃你的时候,往往连句招呼都不打。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从钢七连到师侦营,连长高城的轨迹,正是钢七连最完美的突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