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的区分》

银:英文名称silver 。由化学元素银(Ag)组成的贵金属,色泽纯白,强金属光泽。化学性质稳定,但易与硫化合生成硫化银,致使银器表面变黑失色。相对密度10.49。硬度2.5~3。熔点961.93℃。具强延展性(仅次于金),且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银是首饰行业惯用金属材料,银在工业上也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如常利用其良导电性制成各种精密仪器的电子元件和仪器等等。

一、925银

是指92.5%的银含量,含铜7.5%,在首饰上标注为S925。市面上大部分银饰是925银,做出来的首饰比较硬、很难二次加工,不能流通回收。

二、足银(S990)

虽然理论上含量100%才是纯银,但实际很难获得100%的纯度。含量达到99%的银也即纯银“99”在首饰上标注为足银或(S990)。99银的颜色洁白,而且很软,可以二次加工,可以流通回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三、千足银(S999)

含量达到99.9%的银也称“千足银”在首饰上标注为千足银或(S999)可以二次加工,可以流通回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素银

即便是925银,仍然容易氧化,所以行业上一般会在925银外镀一层“金属铑”(行业上称白金),能够最大可能的延缓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的特性。行业上把没有外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素银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氧化。现在市面上出售的925银有很大比例的产品为了降底成本,都是没有镀“白金”的素银。即时镀了一层,第一、起不到保健功效了,因为外层不是白银了;第二、一旦氧化很难保养。

五、泰银

泰银是一种仿古工艺的银饰品,大部分是把925银硫化后显现出“古银效果”的银饰,这种泰银又叫“乌银”。这是因为一般的银饰品容易变色,将银硫化后就不会再变黄变黑,而且硫化后的银呈现一种原始古朴的效果,这种方法源于泰国,所以称为“泰银”。

其做法是在银首饰上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表层。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于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表面硬度也大大增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首饰显得粗犷而古朴。泰银饰品的这种处理工艺也叫做“烧兰”工艺处理,“烧兰”处理后的银饰透露出质朴的风格,色彩哑光,显得旧旧的,带有古老的气息,受到时尚一族的喜爱。这些饰品大多沿用十三世纪末的朴实艺术手法,采用特别技艺提炼,以求得一种独特的色泽与质感,其特殊的雕琢工艺和镶嵌技术,使每一件银制饰品都是别具异国情调的珍宝。泰银镶嵌的宝石以晶莹的乌金石、石榴石为主,红色、黑色是泰银镶嵌宝石的主色调,在阳光下能闪出美丽的光芒。

泰银用来搭配套装、晚礼服也绝不会降低您的身份。即适合清秀的女生,也适合追求唯美的女士及追求大方的男士佩戴。

六、藏银

过去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即便是这样含银量较低传统工艺的“藏银”,现在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铜替代。

现代市场上的藏银首饰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已经没人说得清楚其含银量了。现在,“藏银”这个词已经彻底蜕变为一种商业用语,甚至有的商人还会将那些价格极为低廉的锡铝等合金制品也称作“藏银”或“土银”,这种“藏银”或“土银”时间长了就会变黑,而且用擦银布也擦不亮。

七、苗银

苗银是云贵两省苗族制作的银饰品的统称,其主要成分并非纯银,是白铜、镍合金,表面镀银,银含量很低,不到20%,所以一般价格比较低。苗银主要产于贵州黔东南一带,以家庭手工制作为主,总产量约占国内苗银的七成以上。另外三成的苗银制品在云南,云南一带的苗银材质使用黄铜或紫铜,以模具制作为主。区别苗银的品质是看镀银的厚薄程度,当然老银另当别论。

苗银的做旧。有些苗银首饰看起来带有黑色印记,这些黑色印记是苗族师傅在做银饰最后一步的时候,,为了让上面的花纹看起来更立体一些,专门用蜡烛熏黑的,这样看起来更有质感,花纹也更漂亮一些。所以刚佩戴的时候,手上可能会染有黑痕。

银的密度是多少 纯银与蜡的比重-风君小屋帮我吧银的密度是多少 纯银与蜡的比重-风君小屋帮我吧

银的密度是多少 纯银与蜡的比重-风君小屋帮我吧银的密度是多少 纯银与蜡的比重-风君小屋帮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