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刘晓庆正处当红之年,但她并没有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沉迷于在演艺圈捞金,而是主持了一档采访节目。
这档采访节目非比寻常,因为刘晓庆要采访的对象是毛主席的子女以及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旨在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毛主席的生活。比如毛主席的女儿李讷、机要秘书张玉凤等,都曾受到栏目组的邀请。
作为与毛主席相处时间最长的子女,李讷无疑提升了这档节目的热度。第一次与李讷见面,刘晓庆便对这个朴素和善的中年妇女颇具好感,李讷对刘晓庆有问必答,节目的录制非常顺利。
当刘晓庆聊到学习成绩时,李讷笑着说:“我们家是慈父严母,平时我的作业都是母亲来检查,毕竟父亲工作很忙。”
随着节目的进行,观众们仿佛走进了毛主席一家的真实生活…….
一、延安的“开心果”
1938年,贺子珍远赴苏联治病,由于延安时期的毛主席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维护与妻子的关系,最终导致这段婚姻告一段落,于是毛主席又组成了新的家庭。
贺子珍离开延安时怀有身孕,来到苏联不久便生下了一名男婴,但这名男婴不幸夭折,贺子珍每天被悲伤情绪笼罩,日子过的昏昏沉沉。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将李敏送到了苏联陪伴贺子珍,从此毛主席身边便一个亲人也没有了。
1940年,在延安的一个普通的窑洞内,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中央机关的干部们纷纷来道喜,原来毛主席又多了一个女儿。
为了保护女儿的安全,毛主席并没有让她随自己姓“毛”,而是为其取名为李讷。因为早年参加革命时,毛主席曾经使用过李德胜这一化名。也有人说,毛主席有意让女儿随母姓。
作为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最让哥哥姐姐们羡慕的便是她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李讷是唯一一个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孩子。
延安时期,我党在延安建立了保育院,专门用于照顾干部子女以及烈士遗孤,尽管保育院的阿姨尽心尽力,但毛主席依然选择把李讷留在自己身边。每逢闲暇之时,父女二人都会到郊外散步,毛主席还会教李讷背诵古诗、写字等等。
在毛主席的教导下,李讷从小活泼开朗,被延安的同志们称之为“开心果”,每当有干部来毛主席的窑洞汇报工作,大家总会抱起李讷亲了又亲。
当时毛主席为了工作废寝忘食,警卫员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严重透支,经常劝他注意休息,但毛主席每次都用各种理由来敷衍警卫员。
久而久之,警卫员发现了一个让毛主席休息的好办法。“小讷,你看主席已经连续工作好久了,你想不想和爸爸出去散散步啊?”
听到警卫员这番话,李讷心领神会,娇声娇气的将毛主席拉出了窑洞。大概是因为以前未能给予毛岸英、毛岸青、李敏足够的父爱,毛主席一直对李讷十分关爱,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在李讷的心中,毛主席一直都是慈父的形象。
六岁时,毛主席便开始教李讷写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一定要写好中国字。”在毛主席的教导下,李讷从小就能写一手秀气的钢笔字。
毛主席并不是一个“鸡娃”的家长,学习方面,他对李讷的要求从不严苛,他更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这也是李讷人见人爱的主要原因。
学生时代的毛主席一向讲究劳逸结合,教育子女方面也一直遵循这一原则。当时为了宣传需要,我党在延安成立了评剧团,毛主席经常带李讷去看评剧。
看评剧是延安时期李讷和毛主席相处最快乐的时光,每次回家,毛主席都会为她详细解读评剧中的内容,这样一来,既放松了心情,又了解了传统文化。
有一次,李讷在院子里和几个同龄的孩子玩泥巴,衣服上、脸上沾满了陕北独有的黄色泥土,毛主席看到这一幕并没有责怪她,反而对她们的一番杰作大肆赞扬。
“用泥巴都能堆出这么漂亮的小房子?将来一定个个都是工程师。”说完之后,毛主席竟然挽起了袖子,和孩子们一起捏泥巴。
在刘晓庆的采访节目中,李讷详细的描述着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仿佛任何一件小事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二、严格的母亲
在一般的家庭里,通常都是“严父慈母”,但在毛主席家里却正好相反。回看李讷母亲的前半生,童年饱受苦难,青年小有名气,她的人生经历导致她形成了“女强人”的性格,所以对于女儿,李讷母亲一直比较严格。
虽说母亲不如毛主席那般慈祥,但是同样十分疼爱李讷,只是与毛主席表达爱的方式有所不同。
党中央搬到西柏坡后,李讷也到了上学的年龄。毛主席为其物色了一个女老师,名叫韩桂馨,李讷母亲一开始对韩桂馨非常怀疑,认为韩桂馨的文化程度不够。
但毛主席依然给了韩桂馨这个机会:“小韩以前在保育院工作过,教出了那么多孩子,教李讷应该绰绰有余了。”
听完毛主席的这番话,她这才放心。但对于教李讷读书这件事,她经常亲自动手,经常陪着李讷写作业写到深夜。
李讷在节目中明确表示:“父亲的工作一直比较忙,所以我的作业基本上是由母亲来检查。”每次给李讷检查作业,母亲都会十分认真。
对于李讷的作业,她的母亲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生怕漏掉某处错误的地方。
在审阅李讷的作文时,她会对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进行推敲,即便是老师眼里的合格作文,经过母亲的检查后,李讷也要修改好几遍。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进入了北京西郊的一所小学读书,老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背诵课文的家庭作业。晚饭后,她拿起课本,一句一句的跟着李讷背诵,如果背不下来,是绝对不允许睡觉的。
正是因为母亲的严格,李讷才有了优异的成绩。当然,李讷也没少吃妈妈的唾沫,她其实是个话剧演员出身,文化程度并不高,所以她一直希望李讷能够在学术道路上走的更远。
1953年,李讷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毛主席曾教导她:“无论到了哪所学校,都不能向别人透露你是我的女儿。”
尽管李讷一直守口如瓶,但时间久了,大家也都知道了她的身份。作为主席的女儿,李讷毫无架子,跟同学们打成一片,在班里的人缘非常好。
可能是受到了毛主席的影响,李讷对文史类学科非常感兴趣,高中时期还曾利于课余时间撰写过剧本。
由于毛主席经常教导她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李讷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经常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让老师眼前一亮。
高中时光转瞬即逝,李讷面临着专业选择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李讷最先找到了毛主席商量,毛主席从不会干涉李讷学什么专业,只要她感兴趣,自己就会支持。
但是,毛主席年轻时曾有一个“教师梦”,所以他建议李讷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将来替自己完成这个愿望,当一名老师。至于研究什么专业,完全由她自己来决定。
然而,李讷母亲的想法却与毛主席完全不同,她认为,中国目前急需工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船舶工业,中国一直被西方列强压制,所以她希望李讷在大学期间从事船舶工业的研究。
母亲干涉自己人生方向的这一行为,让李讷心中十分不悦。李讷承认母亲的观点正确,但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以理科见长的学生,而且一直以来对文史学科非常感兴趣。所以李讷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报考了北师大历史系,母女二人还因此大吵一架。
即便李讷态度坚决,她依然没有放弃,她甚至主动找到了李讷的高中老师孙岩来做思想工作。
孙岩是个比较开明的知识分子,他明白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因材施教,他语重心长的对李讷母亲说:“李讷天资聪慧,从事船舶工业的研究的确可能有所建树,但没有兴趣作为支撑,很难保证她能在这一方向上长久的走下去。说实话,一辈子从事自己不热爱的专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听完孙岩的这番描述,她便不再干涉李讷的专业选择。
考入大学后,李讷一直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学习上十分刻苦,对于历史方面也有了更系统的研究。
对于李讷学习,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严格,而毛主席则在信中对李讷说:“不用都考到五分,四分三分也是可以的,只要及格就行。”(当时大学满分是五分)
在毛主席眼里,分数并不重要,如果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就已经算是满分了,毕竟学习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建设新中国。
三、母女关系的破裂
对于李讷,母亲一直有很强的控制欲,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更体现在婚姻方面,母女二人甚至因此决裂。
与姐姐李敏不同,李讷的感情道路比较坎坷,年近三十还未遇到自己的真爱。对于婚姻一事,毛主席向来顺其自然,他从不像当今家长那样,动不动就“催婚”、“催娃”,他支持李讷自由恋爱,并鼓励她从平凡的人身上发现优点。
1970年,李讷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前往了“五七干校”劳动。在江西劳动期间,李讷认识了待人热情的徐宁。
徐宁是一名服务员,出身贫寒,但李讷与他在一起劳动的过程中感到十分轻松,两人最终坠入爱河。
李讷母亲得知女儿恋爱了,马上对徐宁的家庭进行了调查,得知徐宁文化程度较低后,她坚决反对李讷与徐宁结婚,并坚持认为这段婚姻不会有好结果的。
李讷试图说服母亲尊重自己的选择,不仅没让她改变想法你,反而每次谈话都不欢而散。
由于从小就被母亲严格把控,李讷难免会产生叛逆之心,她对母亲干涉自己婚姻的行为非常不满,两人的关系几乎破裂。
而毛主席对于徐宁并不反感,只要是李讷自己的选择,他都会支持。李讷与徐宁结婚后育有一子,名为徐小宁。
但两人的婚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由于所受教育相差甚远,李讷与徐宁始终步调不一致,两人的婚姻最终也草草收场。
1972年,李讷带着徐小宁回到了北京生活,由于在北京没有稳定工作,李讷的生活异常窘迫,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寄给了她8000元的稿费,帮她摆脱困境。
在信中,毛主席还劝李讷早日找到新欢:“爸爸不可能永远在你身边,你应该找个人照顾自己。”
1984年,李讷终于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在李银桥夫妇的介绍下,她与王景清结为了夫妻。由于兴趣相同,两人婚后十分和睦,经常一起看书,有时还会切磋书法。
只可惜,毛主席没能看到李讷找到自己的幸福,1976年便已病逝。母女二人虽说因为第一段婚姻吵得面红耳赤,但母亲对李讷的爱始终未变。
后来,李讷和王景清一同去秦城监狱看望母亲,这一次,她一改往日的强势姿态,由衷的祝福女儿后半生能够幸福。
结语
无论是毛主席还是李讷母亲,对李讷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毛主席的女儿,李讷从小在光环下长大。但如果你观察她的人生,你会发现其实她也有平凡的一面。
从延安时期的“开心果”,被众人呵护,到不顾母亲反对,开始了一段失败了婚姻,快乐的童年与坎坷的中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讷的人生其实不就是普通人的人生嘛,有高潮也有低谷,最终归于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