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开始前,我先给大家发个福利。
这次B站和天津博物馆合作了年画红包封面跟非遗的杨柳青年画结合,又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年味儿~B站年度大会员可搜索「年画红包封面」至站内领取。
你说你没有大会员咋办呢。没关系,我也跟B站要了个粉丝福利大家试试看。
一共就1000份,抢完就没了,大家可以点阅文原文的链接领取。
最近上网吃瓜看乐子,发现大家都在吐槽某部电视剧的男女主,既没有职业道德,还对家人没有责任感,“纯纯白眼狼”。
很少见到这么不讨喜欢的主角,于是出于好奇,我去了解了一下,发现剧情确实炸裂。
给不了解的朋友们简单讲讲。
女主从小就被收养,一直被养父母视若己出。
养父母供她去国外留学学医,回来就安排进三甲医院工作,怕通勤辛苦在医院附近买了房子,又配了车。平时的吃穿用度就别提了,也都是能满足就满足,没委屈过她。
但女主总觉得在这个家过得太压抑了。
吃饭只能夹跟前的菜,生活只能按部就班,一举一动都有要求。自己喜欢木雕,但养母有洁癖看到她做木雕弄得一地渣都把东西都扔了。
她说不快乐、不自由,所以很向往男主带她去抽烟、打架的生活,觉得自己是真的活着。
很被诟病的一段剧情是,女主向养母阐述自己的心路历经,说男主前几天来家里为她做了碗白粥,让第一次体会到家的感觉。
别说是养母了,观众看了都要翻白眼——我们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只记得那一碗粥?
到最后,女主为了和男主在一起,宁愿和家人决裂,还当面砸了全家福,是挺让人寒心的。
有网友拿挖野菜的王宝钏来嘲讽女主恋爱脑,但人家王宝钏的野菜还是自己挖的呢?
女主的学业、事业、生活都离不开家庭的帮助,一边享受既得利益,一边唾弃为你带来利益的人,难怪这么多人骂她“白眼狼”。
但是,也有人对女主表示理解。
他们会觉得感情不是用利益就能衡量的东西,精神上的支持更加重要。
而养父母营造的生活环境太压抑了,根本不适合有自我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人。
还为这么多人不能理解女主感到悲哀。
影视剧情投射出部分真实的家庭关系,让一些人困惑,让另一些人失望。其背后隐藏的是,父母和子女间始终存在且难以调和的矛盾。
只不过,现实生活中的故事通常不会电视剧展示的那样轰轰烈烈。它们往往以更细微的方式存在,引线或许是某些似乎并不起眼的小事。
前阵子看到一位网友吐槽自己父母。
起因是家里搞装修,拆掉全家窗户后,父母决定去酒店住一晚,临时过渡。
网友今年二十四岁,看样子是常年不在家,听说这事以后第一反应是——那我房间里的东西丢了怎么办,它们可值钱了,我很喜欢。
父母说只是一个晚上,问题不大,而且贼一般只要现金,自家还是在三楼。
但这孩子始终感到很焦虑,一个劲说:
“人还是要有个自己的房子。”
“放在家里的东西也没人帮我心疼。”
然后,委屈越说越多:
“你们只想到自己,是不是没想过我呢?”
“我还没从家里搬出去,我的东西就不管了。”
“你们只考虑自己的东西怕不怕丢。”
原本起因是件小事,但发展到最后被上升到新的高度,成为自己没被平等对待的铁证。
父母理解不了他的情绪,也输出了一些情绪化的发言,翻起旧账说对话里只有指责。
网友更绷不住了,觉得明明在冷静地提出问题,想要讨论解决方案,却被扣上这样的帽子。
“感觉很窒息,全身无力。”
对话的最后是父母发来的语音,和网友的“就这样吧”。情绪被消解在无奈中,散了。
但问题没有解决,它只是被逃避了。
这条微博的评论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有人共情父母,叹息“生孩子不如生叉烧”。
“不心疼爸妈,反而心疼爸妈花钱给你买的东西”,怎么不是一种本末倒置。
“恐家庭了,万一将来生这样的孩子。”
支持网友的人虽少但有,都说自己家庭也是这样,没人尊重自己,完全能和当事人共情。
“爸妈不肯承认东西的价值,也无法解释。”
“他们觉得我生你养你,你就得什么都听我的。”
单就这件事而言,很难分出谁对谁错。
从网友的立场来看,自己的需求总是被曲解、被忽视,没有人在乎和关心。
而换成父母的视角,就是孩子只想着自己的东西,却一句话都没有问过父母的感受。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导向的结果和情绪自然也大相径庭,结果就是两代人鸡同鸭讲,相互觉得对方不可理喻,根本不懂自己。
父母觉得自己提供得已经够多了,而子女总觉得还有个缺口,是永远无法被填满的。
那可能就是贯穿在两代人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果缺口里需要的是情感价值,是一些纯粹的尊重或认可,那或许有机会改善。
但某些时候,让子女不满的是家庭本身。他们从根本上否定父母,完全瞧不起他们。
曾经刷到过一段聊天记录,有人得意洋洋地发朋友圈,骂母亲是不会思考的猪,说穷人就不配生孩子,自己生下来就是在“渡劫”。
在这份长长的聊天记录里,他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母亲的态度极度恶劣。
聊天记录很长,上下滑动可以查看
他嫌弃母亲不会赚钱,但好像自己也没干过什么正经赚钱的事,只会变着法子找母亲要钱。
还觉得这种把父母当ATM的行为特别理所应当,完全是他们欠自己的。
他说家庭太穷,害自己没办法谈恋爱,却从来没有在自己身上找过原因,还怪女孩物质。
就连没有朋友也是父母的错,因为那是父母没有朋友,也没有教过他怎么交朋友。
这人和几年前那位因为44欧元的生活费和父亲大吵一架的留学生,如出一辙。
因为给自己的生活费不够,就埋怨父亲是个狂野的畜甥(生),浪费自己四年的宝贵青春。
还对母亲人身攻击。
对好心的“家人”毫不在意,觉得他们只是在表演善意,“何不直接每个月打1000块钱给我”。
这些人自以为很清醒,但实际只是被情绪控制的机器。他们时常有着不切实际的妄想,觉得如果自己生在有钱人家,能过上多好的生活。
自己现在的失败全都源于家庭的不幸。没有朋友,是你们没教过;性格不好,是过得压抑;无法控制情绪,是你们对我要求太多。
反正自己一点错都没有,都是别人的问题。
他们认为自己对父母提什么要求都很正常,可是反过来,但凡父母对他们有一丁点的要求,他们都会觉得你怎么敢这么对我。
包括不少小孩,从小就陷入了这种思维模式。
地铁站里,就有十几岁的男孩因为母亲不给自己玩手机,直接上手打人、掐脖子。
感恩并不存在在他们的字典里,他们只会觉得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且远远不够。
——既然自己出生时,没有被征求过建议,那么决定我的出生的你们,自然该为一切负责。
最好能被自己敲骨吸髓,榨干全部价值。
他们说父母不配当父母,那他们又配当儿女吗?
无法否认家庭环境确实会影响到很多人。
那些习惯性甩锅给父母的人,从来看不到自己的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在很多传统家庭的生态中,“自我”这个概念本就模糊。
但对某些父母来说,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长大,还能读书,已经耗费了全部的力气,他们确实没有更多精力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那些精神上的、情感上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他们的思考范畴。
如果要探究更深层次的原因,那或许得归因于他们自己也是在相似的环境下成长起来。
一个人该如何去提供自己没有的东西呢?
所以当代家庭亲子关系的背后,并不只有观念的鸿沟,还有更多时代背景造就的隔阂。
像这种情况,不一定要真的寻求到认可,各退一步,留出相处的空间反而是更好的。
对子女来说,就是两个字——独立。
既要经济上的独立,也要空间上的独立。
前者很好理解。如果你没有收入,依靠父母过日子,那自然只能听父母,自己赚钱自己花,才有底气去表达我想要什么、我能做什么。
至于后者,其实就是保持各自独立的空间。
我和父母关系最融洽的时候,就是我每次从外地刚回家的时候。因为很久没见,大家能够非常平和地走在一起聊天,忽略很多问题。
等在家待超过三天以上,就会出现变化。
嫌我睡觉太晚、铺被子的手法不对、洗水果的步骤有问题,甚至头发掉得到处都是。
一旦距离被拉远,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大家不住在一起,相互没有那么多可以干涉到的内容,你过你的,我过我的,矛盾自然不存在。
反过来,父母也一样,应该让子女学会独立,而不是无底线地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
那种吃在家住在家,不赚一分钱,还天天对着父母指手画脚的,最好能送出去打打工。
有些人,是需要吃些苦的。
前几天刚好听了个特戏剧化的故事。
一个男高中生读不进书,自己偷偷离家出走,要出外面打工看世界,结果被介绍去了一个夜总会,就是会提供陪酒服务的那种。
本来这男孩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马上就能赚到钱,“衣锦还乡”,结果没想到一去就碰到有男顾客指名,还对他动手动脚。
结果当场就受不了了,火速跑路,乖乖回家,现在继续回学校接着读书去了。
我不是想赞美吃苦,但确实有些时候,得经历过才能带来成长,要不然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靠着联翩的妄想过日子。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会改变。
子女或许会死性不改,家长也可能执迷不悟。
所以实在撑不下去的话,就远离吧。
毕竟人生首先是自己的,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说什么都毫无意义。
后台回复“投胎模拟器”
我把投胎模拟器的地址回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