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首场放映刚结束,热搜前五,她就占了四个。
几乎满世界都在谈论“现在的贾玲”。
随后晚间,贾玲先后做客《人民日报》《电影频道》直播间,分享自己拍摄这部电影前后的心路历程。
两次官媒直播的露面,也给网上的各种猜测,彻底下了定论。
再度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贾玲,确实气质都变了。
但是很明显更自信也更有魅力了。她背部挺直,侃侃而谈。
当外界还聚焦在讨论她是不是真的瘦了,瘦下来好不好看讨不讨喜的时候,她的灵魂早已在千万重山之外了。
伴随着这种热度的持续,《热辣滚烫》的票房,也爆了。
首日票房,直接冲破了4.2亿。
还拿下了春节档单日排片冠军、观影人次第一名。
很快豆瓣评分也出炉,并且还是春节档第一部涨分的影片,涨到7.9分,确实出乎了太多人的意料。
《热辣滚烫》最早场,皮哥也走进影院。
简单来说,它是一部喜剧片,但带给我的感受,又远不止于此。
趁着热乎劲儿,跟大家分享一下《热辣滚烫》的观影体验。
三个最主要的特点,注定贾玲和她的这部诚意之作,将会是2024年春节档,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01、
贾玲的喜剧思维很是巧妙。
她擅长从“反日常”的规律中,寻找笑点。
比如《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幼年时学会的第一句话。
“再来一碗”四个字一出口,出其不意,让人忍俊不禁。
这次的《热辣滚烫》,也是如此。
皮哥看下来,基本三分钟一小包袱,五分钟一大包袱,好梗不绝,影院笑声未断。
《热辣滚烫》里的包袱,主要有两种,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我们说的气氛梗、高级梗。
气氛梗能铺垫喜剧基调,也是《热辣滚烫》笑点的主要组成部分。
比如开始贾玲饰演的杜乐莹和昊坤的邂逅,就是从一个误打误撞的开车灯误会开始的。
再比如昊坤带着杜乐莹训练。
这边乐莹苦练引体向上,热情高涨,一边做还一边喊着“再来一个”。
可镜头下移,原来是昊坤托住了她的双腿。
用尽全身力气的他,表情已几近“狰狞”。
不少观众被笑得前仰后合,影院里笑声基本没停过。
除了这些气氛梗外,电影里还有不少高级梗。
高级梗,在引笑之外,往往还“意犹未尽”,是最难设计的。
皮哥印象深刻的,就是杜乐莹拿着昊坤误给自己的拳套,发现了其他女生给昊坤表白的创可贴,以为是昊坤给自己的。
她戴着心上人给的拳套,缓缓和镜子里的自己碰拳,没想到镜子一下裂了。
旁边就站着保洁阿姨,两人大眼瞪小眼,十分招笑。
这里高级就高级在,杜乐莹以为的拳套、爱情、追求,在那一刻其实是镜中花水中月,是假象。
而贾玲借助镜子碎裂这个梗,给观众呈现了乐莹和昊坤情感的本质。
不管观众能不能触及到这一层,能在设计笑点时考虑到这些,说明贾玲还是很厉害的。
总之,《热辣滚烫》作为一部合家欢喜剧,在笑点呈现上,确实诚意满满。
在春节档一众电影里,这种包袱的密集、直抵笑穴,其实就是最厉害的杀招。
02、
在《热辣滚烫》官方发布物料中,有两支短视频,在全网疯狂传播。
一个,是雷佳音见到贾玲的时候。
他愣在原地,恍如隔世,足以证明贾玲的变化有多大。
再看沙溢。
到了片场,他找了半天,但贾玲好像“消失”了。
剧组同事下意识的表情反应,是最真实的。
这是对贾玲为角色减重增肌最好的肯定。
不少人,其实都没有关注对方向。
一个人能为一件事做出多大的努力,这是敬业的最大体现。
在国外,演员们如果完成了这样的体型巨幅转变,会被盛赞牺牲、伟大。
到了咱们国内,一些人的口风就变了。
说实话,咱们作为观众,还是要给咱们自己的演员一点尊重,一点鼓励。
而且这背后还有着一层承诺。
当年《你好,李焕英》上映后,贾玲接受采访时称,“过30亿瘦成一道闪电。”
大部分人听完一笑了之,但现在来看,当事人自己做到了言出必行。
当然,贾玲主要是为了电影创作和塑造角色才这样做的。
另外,看完《热辣滚烫》,皮哥对贾玲的执导水平,也有点刮目相看了。
很明显,这一年,贾玲的重心不仅仅用在为角色减重增肌上,还花在提高导演水平上。皮哥发现了好几个带有艺术深意镜头的运用,能看出来,在电影质感表现这块,贾玲确实用心了。
举一个例子。
杜乐莹在遭受亲人背刺、爱人背叛、朋友出卖后,独自回出租屋小楼。
镜头是远景,灯光是完全昏暗的。
乐莹黄色的裙子,在景框中格外显眼。
而后,她渐渐上楼,每走一层,就有一层的灯为她亮起。
整个画面,仿佛为她暖了一分,但路灯下大雨如注,周遭风雨交加的天气变化,却告诉我们,此时乐莹的内心正在刮起风暴。
当她慢慢走进自己的出租屋,关上门,突然,亮灯的屋子窗户被大风吹开,风雨更加猛烈。
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房间内发生了什么,但这个镜头其实在开头,乐莹租房子的时候,导演就给到了暗示。这是一个南北通透的房间,当一面窗户打开时,另一面窗户必然也会打开。
所以,这个镜头语言是导演在暗示观众,这个女孩选择从另一扇窗一跃而下。
经历了一夜,阳光渐渐出来,整栋楼才恢复了往日的色彩。而躺在一片泥泞之中的乐莹,整个心都碎了。她对着镜子哭吼着,好痛啊,可为什么连伤都没有?
一如她曾经的这段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明明已经千疮百孔了,可却无人发现她的伤,也无人知晓她的痛。
这段镜头,有足足几分钟。
但皮哥注意到,没有一个观众感觉到无聊,因为镜头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太强了。
不得不说,贾玲会运镜,会摄影,更会讲故事。
黑暗、风雨、洞开的窗户,都是人生至暗时刻的表达。
而灯光、亮光和阳光,则是希望照进的意向。
观众在这里或多或少都看懂了一些,但贾玲偏偏不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而是把人物的核心转变,放在了最后的末尾处。
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在叙事和艺术上取得了平衡,让人叫绝。
你要说贾玲这一年光为角色健身了,我是不太苟同的。
如果说《你好,李焕英》以母女感情为支撑,那《热辣滚烫》,已经有点成熟商业片导演的表达在里面了。
这点进步,也让皮哥开始期待贾玲的第三部作品。
03、
《热辣滚烫》的主题很简单,大家一眼就能看穿。
“爱自己”。
可“爱自己”是个复杂命题,难度很大。
怎么讲“爱自己”这个主题,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看完《热辣滚烫》,皮哥深有感触,感触于贾玲选材的犀利,也感触于她对人生理解的深刻。
有没有发现,贾玲一直在强调一种身心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痛感”。
贾玲饰演的杜乐莹,似乎一直活在“痛”中。
这种痛,有两种层面。
一种,是精神。
她宅在家,没有工作,每天无所事事,家里人的牢骚,已经足够给她巨大的精神压力。
而身边的人,无不对她冷嘲热讽。
不论是老板还是同事,或因为她的性格,或因为她的生存方式,都贬低她,不尊重她。
长期的精神压力,让杜乐莹变得沉默寡言,也悄悄将自己关进了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走出来。
另一种,是肉体。
杜乐莹一直忍气吞声,直到妹妹对她阴阳怪气,她才彻底爆发,大打出手。
这段戏,两人是真打。
真下手,也下死手。
所以你看贾玲在表演中的状态,也是真实的,满脸通红,痛感传递出银幕,延伸到观众身上。
另外,影片的细节,无处不在强调着这种“痛”。
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杜乐莹在自己的镜子前哭了一夜,就是因为“痛”。
昊坤成功选上市里面的选手位置,高兴地抱起她转圈圈,她的脚咣咣撞在柜子上,痛。
这种痛,是真实还是麻木?
皮哥看来,此时的痛,都是麻木的。
一般,以“爱自己”为主题的电影,无非两种选择。
要么,跟生活干一架,直到其中一个倒下,即便自己倒下,那也是以勇士的姿态。
要么,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改变心态,和这种操蛋的生活和解,等待改变。
但贾玲偏偏不。
她带给我们的方法,是向着痛感出发,找回真正的痛。
所以杜乐莹选择的,是拳击。
因为拳击的出拳,让她有成就感,每次遭受击打的瞬间,她都无比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这或许是弱者对强者的宣战,也或许是一个热爱自己的人,对自己的要求。
而且即使擂台上两个人打得再凶,最后还是能抱在一起。
电影最后,杜乐莹面对专业选手,一次次被打得满口是血,但她依旧坚持着站起来。
站起来挨打,然后坐下吐血,再站起来,为什么,因为能扛吗?
当然不是。
原因之一,是她想赢,想赢一次,是她拼尽全力,改变自己,找回真正自己的过程。
原因之二,是她要赢,KO对手,并不是活着的证明,坚持打完这场比赛,才是。
所以我们看到,贾玲并未给电影安排一个所有运动题材电影都会“以弱胜强”的happyending。
她输得很惨,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打得面目全非。
甚至教练和队友,都没有多安慰几句。
但影片的整体基调,却在这一次“剧痛”之后,彻底放松了。
杜乐莹拍下了照片,发了第一张朋友圈。
在与昊坤的对话中,她表示,打拳很痛。
但在回家的路上,她再次出发,边跑边训练。
此时,拳击这项运动,已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杜乐莹在拳击中找回了自己,她找到了爱自己的方式,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有时候,这些是我们穷其一生,都想追求的东西。
但贾玲用《热辣滚烫》告诉我们,赢或者不赢,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训练,敢出拳,不言败,懂坚持。
看懂了《热辣滚烫》,其实也就看懂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
谁的人生不挨两拳,但你想过,在经历至暗时刻和切肤之痛后,应该怎样活吗?
先站起来,上台再说。
在过年喜庆团圆氛围之下,春节档也需要这种轻松上进的合家欢电影。
某种角度来说,不是贾玲需要春节档,而是春节档需要贾玲。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索尼影业宣布,将对《热辣滚烫》进行全球发行。
继《你好,李焕英》后,贾玲作品也将再次“出海”,进一步带动中国电影文化输出。
爱与励志都是相通的,相信影片的主题能够在全世界获得共鸣。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