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又一次抢占了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这次不是通过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而是在短视频等社媒平台上。小土豆、大兴安岭傻狍子、二道河子、沈阳鸡架、宇宙尽头铁岭……这些“热梗”在东三省人民口中仿佛信手拈来,口音自带的幽默 buff 也让“东北人精神状态”成了远在南方的来客们最想一探究竟的秘密。
仅今年元旦假期,哈尔滨就累计接待了 304.8 万人次旅客,旅游总收入 59.1 亿元,达到历史峰值——冰雪旅游是东三省文旅冬季的主打招牌,但今年格外火爆的原因,或许不只是“南方小土豆”的出圈那么简单。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剧照
过去几年间,“东北文艺复兴”这个词频频被提出,从《漫长的季节》到《平原上的摩西》,再从《漠河舞厅》到更久远的“神曲”《野狼 DISCO》,人们开始逐渐重新发现审视这片广袤苍凉、白雪皑皑的土地,以及它所孕育的种种复杂叙事。要读懂“东北”的故事,不能只看表面的幽默和达观,更要去深入这片土地的特殊背景和时代回忆。
“东北文艺复兴”这个概念最初是吉林出生的说唱歌手董宝石于 2019 年,用于自嘲自己意外火爆的歌曲《野狼 Disco》时出现的。
东北籍演员秦昊参演的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故事背景虽设定在广州,却同样拍出了一种特定年代的回忆
假如抛去对这首歌表面滑稽的刻板印象,你会发现它实际上代表着一种特定年代的回忆:像是一个最典型的 80 后小镇青年,用蹩脚的粤语和藏不住的东北方言,勾勒着人们对千禧年所代表的“未来”的想象:BB 机、小皮裙、大灯球……许多人将它归类在“土味歌曲”中,但它能够打动如此大量级听众的原因,其实在于一种时代共享的怀旧和感伤。
“东北文艺复兴”这个词是如此贴切,以至于在那之后,几乎所有关于东北的成功文艺作品,都被打上了这个标签。
电影《白日焰火》剧照
从《漠河舞厅》到《白日焰火》,再到《东北虎》和《漫长的季节》,影评家们常说,东北题材的作品,有喜剧、犯罪、苦难三种类型,但实际上,这三种类型是相互内在地联系着的:犯罪和苦难指向现实的反映,而喜剧则是面向现实的自嘲式解构。
2010 年代末,一批东北出生的 80 后小说家开始崭露头角:班宇、郑执、双雪涛。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成长于“后下岗时代”,并且都书写着工人阶级的故事。
电影《地久天长》剧照
这些故事拥有共同的“东北符号”:冰天雪地中废弃的工业厂房,和仍保留着“共和国长子”骄傲的住民们;失业潮所带来的绝望和停滞,以及严肃叙事中穿插的幽默。
电影《钢的琴》剧照
“失意”总是贯穿在“东北文艺复兴”的浪潮中,但现实中东北冰雪文旅的火爆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照。埋藏在叙事和回忆中的东北,与真正地理意义上的东北,就这样交错在人们的想象和社交媒体制造的无尽讨论之中。
在这个假期,不妨试下以新的思路去漫游东北,亲身去感受这些故事中的“遥远北方”的美丽和复杂。
《冬泳》故事的背景,都是设定为作家班宇出生和成长的沈阳的铁西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有企业改制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是一个“工业主导”的区域——因此,也让班宇笔下每个人物,都拥有复杂的“小人物”面向。
虽然那个大工业时代已经远去,但你仍能在如今的铁西区找到踪迹:由沈阳铸造厂旧址改建成的中国工业博物馆,拥有浓烈的工业风格,它可能是你去过最特别的博物馆——新中国的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都收藏于此,也让我们见到“共和国长子”的骄傲从何而来。
但来到沈阳,必须拜访的地点当然还有沈阳故宫——并不是北京故宫的平替,而是各有千秋。同样是雕梁画栋、红墙灰瓦的历史建筑,但沈阳故宫作为清代早期的皇宫,能见到更多、更鲜明的满族建筑特点。
不过,除了那些辉煌的过去以外,如今的沈阳同样生机勃勃:喜欢艺术出版和翻杂志的人,一定不要错过 Kaleidoscpe万花筒书店:除了售卖摄影、设计、时尚、生活类书籍外,他们还会在沈阳当地组织工作坊和线下活动,以及办展览。对生活在沈阳的年轻人来说,这是离他们更近的一次“文艺复兴”。
更轻松地享受沈阳的方法,还有不可或缺的两种:鸡架和搓澡。到了沈阳,才知道鸡架的做法还可以如此让人眼花缭乱:熏、烤、卤、炸、炖汤……毕竟,占据全国3成“鸡架市场”的沈阳,是当之无愧的“鸡架之乡”。
被誉为洗浴届天花板的沈阳某洗浴酒店
而沈阳的“洗浴文化”,或许会给来自南方的游客一点小小的东北震撼:许多洗浴中心大堂,看上去像是先锋建筑师们的最新项目;而五花八门、“十全大补”的搓澡项目,可能也会让你在怀疑人生的同时,再也忘不了这次体验。
迟子建新作《东北故事集》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的自述而写成。在中俄边界,居住着这个原本来自贝加尔湖边上的游牧民族,后来他们迁居至额尔古纳河右岸,与驯鹿们相依为命——故事细腻流畅,读完像是跟着主人公一同,经历了浩渺的宇宙和草原上,短暂又漫长的一生。
而在额尔古纳边的公路行驶时,你很快就能理解这个故事背后更庞杂的文化背景:路的一边是蒙古族人依恋着的额尔古纳河,但河的另一边,就是俄罗斯的领土。
来到额尔古纳,最好的方式是自驾:额尔古纳河哺育了数代牧民,也造就了秀丽的山川地貌,因而拥有“中国最美的自驾公路”。
鄂伦春族猎民民居桦皮屋
而必须拜访的景点,则是额尔古纳标志性的白桦林——比朴树的歌中所唱的更加恢弘,也几乎只有在这里才得以一见。这里是保存最完整、离市区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的林间没有任何其他树种。
或许只有亲身来到这片无边无际的草原后,才会明白,真正的“辽阔”和“远方”意味着什么。
“在满洲里的动物园里有一头大象,他就只是坐着,人们用叉子扔他,他不予理会,人们扔给他什么食物,他不知理睬。他就只是坐着,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做。”
《大象席地而坐》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段关于满洲里大象的传说。而当四个经历各异的角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深夜的满洲里时,却听到了大象用力的嘶鸣。
满洲里大剧院
初次来到满洲里时,你会被广袤的草原上看上去如童话般的欧式建筑所震撼——这座城市曾经是中国崛起的缩影,充满了彼时对外来文化的向往,一度亦是重要的中俄贸易交汇口,却从未拥有过它梦想中的繁荣。
假如你对中俄历史感兴趣,或单纯希望看到一座由回忆和奇观组成的城市,满洲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譬如,“套娃广场”一定会是一条出彩的旅行见闻谈资,而这里的风土人情,则是中俄蒙三国的交融。
而假如你依然没忘记《大象席地而坐》里的那只象,就去扎赉诺尔猛犸象主题公园吧——只是,它可能比你想象中更热闹,除了那只著名的席地而坐的大象外,还能找到色彩缤纷的仿俄式建筑,以及众多“假装在红场”的游客们。
2023 年讨论度极高的电影《燃冬》,90%的镜头都取景于延吉和白山。电影的剧情与延吉肃杀的冬天紧密相连,让人见到冰天雪地之中的长白山雪景,也见到人们在结冰的布尔哈通河上滑冰。
被冰雪覆盖的长白山天池
许多观众看完《燃冬》的第一想法就是,很想“替我们仨一起去看看天池”。事实上,来自新加坡的导演陈哲艺在 2020 年第一次来到长白山时,就被这样壮丽的冬日景色而感动,亦决定拍摄一个在处于这样环境中的年轻人们的故事。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人民公园、延吉大桥、延边白山大厦婚礼厅……种种标志性的经典和去处在影片中都出现了,因而许多人调笑这是一部“延吉文旅宣传片”,并非没有根据。
作为中国最接近韩国文化的城市,著名的“霓虹灯招牌墙”当然是来到延吉必去的“景点”;而在延吉西市场内,可以饱尝辣白菜、打糕、明太鱼这些经典的朝鲜族美食。
而今年让延吉更加出圈的,除了《燃冬》的“卖力宣传”以外,还有社交媒体的一份功劳——去民俗园,穿上韩服,成为“延吉公主”。旅拍项目本身已经成为了旅行目的地的一环,甚至因为社交网络上的成品照片,让这座小城成为了“社交媒体地标”。
电影《平原上的火焰》剧照
虽然电影迟迟未定档,但改编自双雪涛代表作《平原上的摩西》剧版和影版(电影版更名为《平原上的火焰》)拍摄地吉林市在互联网上受到了许多关注——甚至社交媒体上,已经根据预告片,出现了同款取景地打卡照片。
尽管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以沈阳的铁西区为背景,但取景的吉林市如今同样保留着“工业老城”的韵味。电影取景的炭素厂、吉林机器局旧址,如同封存在时光胶囊中一样,留下了斑驳和锈迹斑斑的时光痕迹。
不了解东北的人,很容易忽略这个与吉林省同名的吉林市。想要来吉林旅行,最好是在冬季——这样才能领略这座城市最完整的魅力。
可以在松花江边观赏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的雾凇,亲眼见证“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的美景,亦可以驱车前往著名的长白山和天池,见到最孤高清冷的世间绝景。
对滑雪爱好者来说,这里更是有数个国际级雪场,每个雪季都有人如候鸟一般从南方飞来,体验在三面环山的雪场中,与“粉雪”一同竞技的独特快感。
吉林松原查干湖冬捕
还有一项吉林特有的旅游项目,就是“冬捕”:从富有仪式感的“祭湖”开始,凿冰、捕鱼这样传统的习俗,延续至今,让游客们能亲身体验冰湖腾鱼的热闹景观——结束之后,还能吃上一顿“全鱼宴”。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Chico
撰文 / Mac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豆瓣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