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季。
虽说这个美国主流奖项因为近些年政治正确式的规则修改,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其中的“最佳国际影片”奖,一直让我比较关注。
今年入围提名的五部影片中,除了我之前聊过的《教师休息室》,还有一部业内都很看好的——《利益区域》。
这是代表英国“冲奥”的影片,由导演乔纳森·格雷泽执导。他上一部执导的长片,是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科幻惊悚片《皮囊之下》,猎奇的剧情和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这一次在《利益区域》里,导演同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惊悚故事。
影片开场,一对夫妇带着自家的五个孩子、仆人在河边游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是个适合度假的好天气。傍晚,他们开车尽兴而归,一切看上去都那么朴实、自然。
然而到了第二天,才发现这家人并不普通——男主人是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霍斯,他和妻子舒适的家,就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墙之隔,出门右转,就是集中营的大门。
《利益区域》的故事,就围绕霍斯一家人的生活展开,镜头始终对准院墙内的“田园牧歌”,从未正面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间炼狱,甚至连集中营的囚犯也从未在片中出现。
这样讲述二战的手法,让人想起了那部经典的《索尔之子》,同样通过特定的叙事主体和视听手段,烘托出那段真实又惨烈的人类历史。
而《利益区域》的“恐怖”,并不亚于那些正面展现二战种族灭绝的作品,导演在房间里放置了多个机位和收音话筒,只留演员在场景内表演,使得影片变成了一种“监视性”的记录。
这天早上,家里的仆人送来两包衣物,其中一包是女性的内衣,女主人吩咐几个犹太女仆自由挑选。另一包则是一件皮草大衣,女主人上楼试穿了一下,感觉还需要改下尺寸。
实际上,这些衣物并不是新衣,那件皮草大衣里甚至还有一支使用过的口红——这些都是从集中营囚犯身上搜刮来的赃物。
女主人如此淡定自如的神情说明,这番操作已不是第一次,他们已经习惯了把囚犯们的财物据为己有。
夫妻俩的日常操作,也影响了自己的下一代。孩子们晚上睡不着时,就会拿出几个金牙无聊地摆弄,白天在屋里玩耍,对远处传来的囚犯求饶喊声充耳不闻。
而这样的“惊悚”场面,天天都在这栋房子里上演,这边几个德国军官太太相谈甚欢,调侃着犹太囚犯如何藏匿自己的财物,那边的书房里,男主人跟同事们商定焚烧囚犯的计划。
整栋房子如同被罩上了一层隔离罩,院墙外面的血色火光,似乎都与他们的精致生活无关。
或者说,他们其实注意到了,故意选择忽视和躲避。
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男主人鲁道夫带着两个孩子下河游玩,不巧赶上了集中营向河里排放骨灰,男主在水中不慎踩到了一块人骨,才发现事情不对,赶快将孩子们叫上岸。
回家后,大人小孩迅速清洗身上的骨灰残渣,把沾染污渍的衣物、带有骨灰沉淀的洗澡水交给仆人们处理——依旧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从以上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利益区域》虽然没有展现任何一处暴力情节,但却用反差的方式,处处强化一种“吃人”的氛围。
从影片一开始,导演就一直强调这种画面内部和画面之外的反差,明媚阳光和鲜艳花瓣的四周不是动听的鸟语,而是男人的求饶和女人的哭喊。
观众越是熟悉这段真实历史,就越会对影片中的环境音、剧情留白敏感, 通过脑补和想象,逐渐勾勒出院墙之外正在上演的人间惨剧。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最让人感到恐怖的角色,并不是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霍斯,而是他的妻子、房子的女主人海德薇。
一次家庭聚会上,鲁道夫向妻子透露,他将升职被派去别处,全家都要跟着他一起搬走,房子由他的继任者接管,这个调令早就下来了,只是拖到现在才敢跟她说。
海德薇一时无法接受,开始对丈夫发脾气,她气的并不是丈夫拖延和隐瞒,而是她即将离开这栋精心经营的舒适住宅。
她开始在房间里肆意发火,平日里被她完全无视的女仆,立刻成为她的出气筒。
眼看丈夫的调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海德薇要求丈夫申请独自调走,她和孩子们以及女仆则继续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旁的家中。
对于海德薇说,集中营旁的家是她梦寐以求的理想,他们的生活很“幸福”,孩子们在这里很“快乐”,他们一家都在践行元首说的话。
她可以放弃与丈夫相聚的日子,但不能拱手转让这里的“幸福生活”,因为在奥斯维辛,她如同“女王”一样享受着绝顶的待遇。
可以说,海德薇是这么多二战电影里,少有的在不使用一丝一毫暴力手段的情况下,就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角色之一。
相比之下,影片中有两个一闪而过的配角,反而给观众带来一丝人性的光辉。
其中一位是海德薇的妈妈,她来看看望女儿顺便小住几天。起初,她十分满意女主当下的生活,整栋房子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条又赏心悦目,泳池、花园、菜园……应有尽有。
然而很快,海德薇的妈妈开始无法忽视院墙之外发生的事情。晴朗的下午,远处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夜深人静时,焚烧炉的火光涌入房间,让人无法安睡。
第二天,海德薇的妈妈匆匆留下一张字条与女儿告别。纸上写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却引起海德薇的怒火,顺势拿身边的女仆撒气……
另一位配角,则是一位有现实原型的波兰非犹太女孩。
她十分同情集中营囚犯们的遭遇,于是冒险在深夜来到囚犯们工作的工地,在土壤、树丛里藏满苹果,供囚犯们充饥。
导演为了真实还原黑暗中发生的这动人一幕,创造性地使用了热成像技术拍摄,让这位勇敢善良的波兰女孩,犹如一道充满希望的光,为漫长黑夜增添了几分希望。
可以说,正是这两位一闪而过的配角,才让观众在窒息的故事中得以喘息。
影片结尾,鲁道夫·霍斯接到命令,即将被调回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接管屠杀囚犯的任务,他很高兴将与妻子重聚,但忽然,他禁不住一阵恶心,难受得一直弯腰干呕。
此时镜头一转,穿越来到了80年后的今天,昔日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变成了历史博物馆。
焚烧炉、毒气室,还有堆积成山的鞋子和行李,挂满墙的囚犯遗照,都在无声地展示着当年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残酷真相。
镜头再次回到鲁道夫·霍斯身上,他抑制住了那阵恶心,慢慢走入黑暗中……剩下的便是我们都熟知的历史。
总的来说,《利益区域》是一部后劲很大的二战电影,片中虽然没有任何正面展示暴力的镜头和场景,却处处展现着“吃人”的阴暗面。
那处被阳光照射的住宅越是完美,就越衬托出墙的那一边的丧心病狂。
令人窒息的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这样的历史应该被时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