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已成网络高频词。
从社会新闻到娱乐圈事件,都可能会出现反转,甚至不止一次。
例如去年,台湾省艺人大牙指控「黑人」陈建州性骚扰。
双方各执一词,陈建州还反把大牙告上法庭。
全程两次反转后,检察官认定大牙并非捏造事实,事件这才终于明朗。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嘉千夏克立离婚案,更是错综复杂。
起初,女方称被家暴,网友们对夏克立滤镜碎一地。
然而最近,夏克立又出面回应,完全否认指控,让状况变得更为复杂。
不少网友都抱着吃瓜的心态,「等一个反转」。
恰好,最近「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的新片上线。
从一名自称被性侵的女性出发,同样讲了一个反转不断的故事。
背后的真相,发人深省——
《记忆》
Memory
女主杰西卡·查斯坦,人称「劳模姐」。
不仅产量极高,还坐拥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项演技大奖。
《星际穿越》中,她是背负拯救全人类重任的女科学家。
《斯隆女士》里,她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政客。
《猎杀本·拉登》中,她是聪明偏执的中情局女特工。
纵观她的代表作,无一不是强大、勇敢到极致的大女主。
然而,这部电影里她却一反从前的人设。
她饰演的西尔维娅,是弱势的单亲妈妈。
在社区服务中心照顾行动不便的病人,拿着微薄的薪水, 和女儿相依为命。
西尔维娅的精神状态也有些异常。
她敏感过了头。
明明女儿已经快成年,她仍一天不落地接送上学。
只要上班有空档休息,她必然会去学校「监视」女儿。
更别说家门口的防盗措施,恨不得将市面上所有锁头都装上去。
总之一句话,西尔维娅有着超出常人的警惕心。
某天,西尔维娅参加老同学聚会。
跃动的音乐、 热闹的氛围。
随着场面愈发热烈,同学们停止寒暄,纷纷步入舞池。
对比之下,独坐在酒桌前的西尔维娅,显得格格不入。
她倒也不勉强自己,索性放下酒杯回家。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西尔维娅惊恐地发现,聚会上有个男人尾随自己离开。
怀着恐惧的心情,她加快脚步赶回家。
虽说对方并未有什么逾越之举,但还是令她神魂未定。
但,西尔维娅没想到的是,次日一早,男子竟然晕倒在自家门口。
秉着救人为主的原则,她检查对方的衣物,找到紧急联系人。
这才知道,这个名叫索尔的男人患有阿兹海默症。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几天后,西尔维娅以散步为由,单独带着索尔前往公园。
正当两人相谈甚欢时,她突然神色一变,开始控诉对方。
据西尔维娅所说,索尔是她的高中同学。
上学时,索尔经常和另一个同学一起胁迫西尔维娅,对她实施性侵。
而正是这段经历,给西尔维娅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让她对周围的一切极度警惕。
但,令西尔维娅失望的是,施暴者如今根本不记得这回事。
悲愤交加之下,她索性抢走索尔装着紧急联系人联络方式的项链,将他抛弃在公园。
如此一来,就算有人找到他,也无法送他回家。
时隔多年,受害者与施暴者重遇。
后者已经患上不治之症,前者也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反击。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个恶有恶报的故事。
但,事实真如西尔维娅所说吗?
生活经历如此剧变,西尔维娅自然需要倾诉。
然而,当她将发生的一切告知姐姐后,反转来了——
姐姐指出,索尔根本没有和她做过同学。
对方搬来这里时,她早就已经转学离开。
所谓的性侵,也根本不可能发生。
这些和西尔维娅记忆截然不同的说辞,让她深陷迷茫。
难道,施暴者另有其人?
还是说,根本不存在性侵,是西尔维娅压力太大臆想出来的?
就在西尔维娅参加家庭聚会时,第二次反转来了——
她和母亲发生了争执。
西尔维娅嘴里没有一句好话,甚至当母亲提出想帮她带孩子时,她直接拒绝:
「你曾保护过一个恋童癖」
接着,西尔维娅控诉道,自她年幼时期,长期遭受父亲的性侵。
父亲打着看电影的幌子,将她囚禁在卧室。
即便姐姐目睹过一切,但因为年纪太小也不敢抗争。
而母亲,更是过分。
先是对丈夫的暴行视而不见。
当女儿向她求助时,还给她扣上撒谎精的帽子。
甚至,还拿她和姐姐比较,进一步加深她的「罪行」。
此话一出,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原来,性侵西尔维娅的竟然是她的亲生父亲。
这样的现实太让人难以接受。
可万万没想到,接下来的剧情第三次反转——
母亲面对西尔维娅的指控,无奈地摊手表示:
这么多年了,我始终希望你会放弃编造这样那样的故事
你……别撒谎了
短短几句话,暗示西尔维娅撒谎成性。
莫非,西尔维娅又说谎了?施暴者也并非是她的父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此时,沉默了几十年的姐姐突然开口了。
她不仅坦白自己确实曾目睹过父亲性侵妹妹。
还指出母亲曾经在自己告发父亲时,采取暴力手段让她闭嘴。
年幼的西尔维娅遭遇了如此的伤害,还求助无门。
导致她患上了PTSD,大脑应激性地篡改了记忆。
她欺骗自己是被同学性侵的,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这就解释了她之前为什么会「说谎」。
由此,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现实中,每每发生反转事件,总会引起网友狂欢。
原本言辞凿凿的受害者,被发现说了谎,便会顷刻间跌落道德高地,沦为同样具有「道德瑕疵」的人。
对于吃瓜群众而言,仿佛看了一出「白切黑」的大戏。
但这部电影却揭开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
受害者说谎,并不一定就是出于恶意。
有的人像是片中的西尔维娅一样,在应激障碍的状态中,说法前后不一致。
也有的人会受到羞耻心的影响,不愿说出自己所受的真正伤害。
某种程度上来说,说谎是受害者原始的自我保护机制。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影视剧中也经常被提及。
改编自导演真实经历的《信笺故事》中,女主珍妮芬是个非常优秀的女性。
家庭美满,情感稳定,事业有成。
任谁来看,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人。
直到有一天,她意外翻出13岁时写过的故事。
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小时候曾经遭受过中年男子的性侵。
多年以来,珍妮芬一直篡改记忆,抹除这段经历。
不仅如此,她甚至还将此美化成一段甜蜜的恋情。
可回头重新看那段记忆,却漏洞百出。
明明是浪漫的读诗场景,下一秒就强迫她脱掉上衣。
这,怎么可能是爱情?
无独有偶,两年前爆火的台剧《她和她的她》,同样聚焦于被性侵的受害者。
林晨曦在被老师性侵后,选择斩断和过去的联系。
她只有通过不断工作,才能填补内心的痛楚。
然而,所有伪装在遭受男同事骚扰后顷刻打破。
孤立无援的她,通过失忆为自己营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不难看出,为了活下去,她们都极力摆脱受害者的身份。
忘掉现实的巨大伤害,是她唯一的权利。
更残忍的事,「说谎」不过是其中最表层的部分。
这些经历对女性精神上的侵害更为残忍。
电影《房间》中,被囚禁7年之久的乔伊重回家庭后,精神极易崩溃。
创伤后的应激障碍,使她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上都失去控制。
不仅仇视未能及时救自己的父母,甚至厌恶自己的儿子。
深刻于心底的伤痛,此生无法抹除。
回过头看看,那些所谓的反转和控诉受害者的行为,反而会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对不完美受害者的声讨,无形中收窄了更多受害者的发声渠道。
正如《她和她的她》台词所说的那样——
我的灵魂某些碎片被留在受创现场
我一直困在那里
我的人生卡住了
哪里也去不了
或许,能够站出来讲述,已经需要莫大的勇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