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这个时代会欣赏努力的人
来源:陈鲁豫的电影沙发(lyyy_scndgs)
大鹏总有种“不配得感”,觉得自己伸手去触碰的地方其实都不属于自己,“或者这么说,怕露馅”。
鲁豫觉得,这种状态非常可爱而且可贵。
作为一个已经获得了很多认可的创作者,他仍然活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自信,呈现出一种谦卑而真诚的感觉,呈现出一种努力的底色。
而这个时代会欣赏努力的人。
文|鸽子
2015年,鲁豫第一次采访大鹏,那时的他,意气风发,真诚火热,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煎饼侠》在这一年上映,拿到了对一个新人导演来说非常了不起的11.5亿票房。
今年,鲁豫再次采访大鹏,9年过去,他在导演和演员的路上都没停下脚步。去年一年,他有五部作品上映,影迷送来的礼物,被他摆在了办公室的展示柜上,上面写着——一年五部,年度劳模:大鹏。
鲁豫发觉,相比9年前,大鹏变了。
他的语气变了,语速慢了,语调和缓了,这让她意识到“原来经历和经验的确会改变一个人,挫折和成绩会让人对生活产生敬畏”。
他也有气势昂扬的时刻,比如在电影的宣传期。去年年底,鲁豫和大鹏见过一次,那是他主演的电影《年会不能停!》的宣传期,彼时他是精力充沛的路演战士,进场之后立马扛起热场的责任,调门高,中气足,满是热情地和观众们打招呼。
如果你看过大鹏的路演,一定觉得他是个纯血e人。
可实际上,大鹏是个i人,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靠捏手来缓解紧张。
每次他说起,大家都不信,怎么会?
同样做为i人,鲁豫特别理解他。在她看来,那个在路演现场如超人般的亢奋是大鹏的“工作人格”,是他的专业与敬业,采访时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字斟句酌有些害羞的人,是可圈可点却依然没那么自信的大鹏。
而“无论哪一个他,都很真实”。
01
随着新作品的不断上映,大鹏得到了不少认可。
这种认可有观众给的,有市场给的,也有业内专业的奖项给的。
2023年6月,大鹏凭借在电影《第八个嫌疑人》中的表现,获得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第八个嫌疑人》中的大鹏
他说,获奖的那个晚上他很高兴,感觉得到了鼓励,可这种情绪第二天早上就清零了,隔了一天,在他看来那就是过去的事了。
他有这样一种心态,“应该为下一件事情而去担心,而不是上一件事情去高兴”。
今年2月,他入围了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在微博发了一条由众多的“啊”和“哈”组成的微博,这样的认可让他觉得惊喜和兴奋,能让他高兴好一阵子,因为“它不颁奖之前,都有可能性,每次想起这个,我可高兴了”。
他为这种可能性感到高兴,却不敢做什么展望,因为他很怕落空,也不希望自己有预设地去准备什么。
大鹏觉得,自己身上始终有种极度的不自信。
他自己也会分析,为什么这种不自信在这些年的成长中始终无法抹去?
他觉得这种不自信来自于他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和眼界的狭窄。
出生于东北的小城集安,考到省会读大学,后来因为音乐梦想到北京北漂,他没有受过正规的电影相关的教育,如今却成长为一个演员,一个导演。
回头看,这件事好像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偶然促成的,“一切的发生并不是你特别有选择的一个结果,都是偶然”,这种偶然也许同样会带给他巨大的不自信,他好像始终无法找到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说明——
“为什么我是现在的我?”
“也许就是我去参加了一个网站的面试,留在那个网站里面,如果是别人去也是一样的”。
包括现在也是如此,比如某一部戏来找他出演某一个角色,“我都分明知道我演的那些角色一定会有更好的人选”,可能他们更优的人选时间不合适、意愿不一致,“所以你问这个不行,问那个不行,那就会问到我”。
尽管知道自己很多时候并非第一选择,但他很珍惜这些邀约。
有陌生的影视公司制片人找过来,给他发剧本和项目书,他都会认真地看完,会给出一些反馈,比如内容还有哪里可以进步,我的时间是如何安排,时间上我是不是有可能参与,或者我不能参与的原因是什么。
几乎每一次,他都写长长的微信回复别人,结果有几次,他得到的回复是:好的。
每次看到“好的”,他就会意识到,也许对方这个邀请并没有那么认真,换个名字就发给了别人。
大鹏说,在采访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团队开会,讨论一档综艺节目的邀约,那档节目专门为他做了一个PPT,PPT的第一页赫然写着——
“为什么是大鹏?”
大鹏说,看到这句话,他当时眼眶就湿润了,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因为好像已经很久没人对他说过:为什么是你?
可一转念,另一个熟悉的念头涌上心头:会不会还有一个PPT是为什么是别的人?毕竟那改起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他“依然还是会为了那第一页而激动”。
02
从小镇青年一路走来,大鹏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有点不太真实,之前在网站采访过的明星,好像没多久,他就开始和他们合作了。
快乐、高兴、愉悦,他好像无法心安理得地拥有这些正面情绪,反而觉得它应该就是挣扎的、痛苦的、自卑的。
他总是保持冷静地提醒自己:你所有的一切可能源于一些幸运,也有一部分的努力,但更多的是幸运和你的不甘心。
算下来,大鹏拍戏也有十几年了,但面对下一个题材,面对下一次拍摄,他总有一种“自己不会”的感觉,每次面对下一个内容,都好像是第一次在拍戏。
他有种“不配得感”,觉得自己伸手去触碰的地方其实都不属于自己,“或者这么说,怕露馅”。
鲁豫觉得,这种状态非常可爱而且可贵。
作为一个已经获得了很多认可的创作者,他仍然活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自信,呈现出一种谦卑而真诚的感觉,呈现出一种努力的底色。
而这个时代会欣赏努力的人。
这些年,他的工作和生活好像已经融在了一起,停下来反而会让他觉得疲惫。过年那段时间让他觉得有点难熬,因为没办法去对接新的工作,没事干的时候,他觉得失去了方向,生活也变得不具体。
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走在一条很长的路上,他开始把做导演看成一项长期的事业。
他的情绪不再因为观众的一些负面评价产生很大的波动,也不再计较一时的得失。
路还长,他不再为自己辩解,只想用作品说话。
鲁豫很好奇,一个电影的制作周期这么长,会不会是对创作者耐心的一种考验?
比如电影《保你平安》,2017年开始构思,2023年才和观众见面。
电影《保你平安》中的大鹏
大鹏觉得,虽然说起来时间长,可那些不被镜头呈现的时刻,日子都是一天一天、一小时一小时具体地过去的,他们在写作,在讨论,时间就这样流淌着。
走在这条路上大部分的时刻,他都在埋头走路。他不太会预想明年、后面,甚至更久远的事情,他想先把现在的事情给做了,做好了,他相信其他的事情会因为这个当下而滋生,但如果预设了很远的未来,脚下的这一步,就走得没有那么踏实。
“它可能是一种能力的局限,又或者是逐渐自己变得更清晰的一种工作态度,但我是这么执行的。我就一步一步来。”
03
还在老家集安上学的时候,学校经常组织包场去看电影,后来那个电影院拆掉了,那里很长时间都不再有电影院。
后来国庆节的时候,大鹏回过一次老家,发现集安有了一家新的电影院,叫某某国际影城。
为了看国庆档的电影,他买了票去电影院,发现里面摆了很多影人的照片,有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他发现自己也在,“旁边好像是斯皮尔伯格”。
可能因为是自己的家乡,大鹏觉得很感动。
集安曾经多次出现在大鹏的电影中,那是创作者自己的小小私心。
小时候的春节,大鹏说他有自己的春节档,因为春节的时候可以熬夜,大人们在打麻将,他就会去租四盘录像带回来,一晚上把它们看完。
时间是如此奇妙的东西,那个当年租录像带看整晚的小男孩儿,如今已经是个有好几部作品的导演了。
鲁豫觉得,听大鹏讲述他小时候的这些经历,特别有电影感。导演斯皮尔伯格拍《造梦之家》来讲述童年电影对他的影响,鲁豫觉得,大鹏讲述的这些,就像是他的造梦之家。
做导演的同时,大鹏也是演员,看见过很多导演导戏的方式,他很想学习,可很多东西学不来,因为他们本就是不同的人。
“你自己就是莫名其妙地被组成了,你都不知道那个养分到底来自于哪,也许还有更早的童年,你听过的某一首歌,但你就成为你自己,你有你的独特方法。你就是你。”
导演大鹏是被什么组成的?
也许有小时候看过的武打片。看过之后他特别希望自己有功夫,报名了武术培训班,曾经训练过一段武术,如今看来,他相信这个经历给他带来了充沛的体能和旺盛的精力。
也许还有小叔的吉他。小叔是他们大家族里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在长春上学放假回家,他带回了一把吉他,开始弹唱。大鹏莫名其妙地被这个东西牵扯,把自己的压岁钱给了小叔,让他去给自己买一把吉他。
当初,大鹏也是带着音乐梦来北漂的。如今,他觉得拍电影也像是一种演奏,“你调动的是观众们的情绪,他跟着你,虽然这是假的,他相信了。他明知道这是虚构的,但他认真了,这是很有魅力的地方”。
鲁豫说,她总是很喜欢那些认真的、努力的人,因为才华是一个无法衡量的东西,但是努力、认真、勤奋,我们是能够真切感受到的。
她更愿意相信天道酬勤,相信一个努力的人,最终能够凭借经年累月的付出,突破一层又一层的天花板,走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采访素材及配图来源|《鲁豫有约一日行》大鹏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