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功效作用禁忌,知母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知母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知母是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根茎,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遗精、盗汗、虚烦不眠、消渴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知母含有知母皂苷A1、知母皂苷Β-Ⅱ、马尔考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B、去半乳糖替告皂苷、F-芰脱皂苷、异菝葜皂苷、知母多糖A、顺-扁柏树脂酚、单甲基-顺-扁柏树脂酚、氧化-顺-扁柏树脂酚、2,6,4′-三羟基甲氧基二苯甲酮、对羟苯基巴豆油酸、二十五烷酸乙烯酯、β-谷甾醇、果苷、烟酸、烟酰胺、泛酸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抑制Na⁺,K⁺-ATP酶活性、双向调节肾上腺素、减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催眠、免疫抑制、利胆等作用。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药学部 主任医师 曹俊岭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知母和石膏的功效分别是什么?

知母为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又称为连母,野寥、地参。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其药性苦、甘,寒,无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滑肠,利水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肺胃气分实热、肝肾阴虚火旺等。煎服,一般用量为6~12克。本品用于清热泻火宜生用,用于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

知母可与贝母配伍,俗称“二母”,知母苦寒,质软性润,上清肺经,下泻肾火,兼清胃热;贝母苦寒,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二者相配伍,可育阴润肺,止咳化痰,对水亏火旺之干咳无痰或少痰的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一般多用川贝母;知母与草果配伍,知母性寒,能泻阳明独胜之热;草果性味辛温,燥脾祛湿,芳香辟秽。两者相配伍,寒热并施,能调理脾胃,清热透邪;知母与石膏配伍,生石膏辛甘大寒,质量浊,善清胃,为邪热进入阳明之气分之要药,偏于清;知母苦寒质润多液,偏于滋。两者相配伍,一清一滋,有清热而不伤津之功效;同时,知母也常与麦冬、百合、栀子、黄柏、酸枣仁等配伍。

使用知母时要注意,知母性寒质润,能滑肠通便,因此脾虚便溏者应慎用。

石膏,与知母同为清热泻火药,石膏为清热泻火之要药,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又称为生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水硫酸钙。其药性甘、辛,大寒。归肺、胃经。生用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可收湿,生肌,敛疮,止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喘,胃火亢盛,头痛牙痛,内热消渴,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生石膏一般用量为15~60克,宜打碎先煎。煅石膏外用,适量即可。

石膏用于治疗表热未解,肺热咳嗽,可与麻黄、杏仁、甘草配伍,其用量为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颗,去皮、去尖,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石膏治疗阳明气分热盛,可与知母甘草等配伍,其用量为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石膏主要含含水硫酸钙。此外还含有有机物、硫化物及一些微量元素等。石膏性寒,因此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知母吃了有什么副作用呢?

知母在中医来说属于是清热泻火的药物,在清热泻火的同时,也具有滋阴润燥的效果,对于肺脾肾三脏的相关疾病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本身来说属于是偏寒凉的药物,如果说服用过多或者说属于是本身脾胃虚寒,那么可能会损伤你本身的脾胃功能。

中药知母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知母的功效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要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肠燥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状。现代临床主要作用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热、降低血糖等;另外对皮质激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脾胃有寒、大便汤泄要适量而用、以免加重病情。

知母地黄丸是治什么病的?

知母地黄丸是治什么病的

知母地黄丸应是知柏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体内阴精亏损,出现虚火亢盛),潮热(一阵一阵地发热)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等。

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等组成。具有滋阴降火(滋养阴精、降低火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小便量少,颜色深黄)。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如患者有任何不适,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如需使用知柏地黄丸,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内容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王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