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荨麻疹是什么症状,有图片

丘疹性荨麻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夏季温度高,许多昆虫开始活跃起来,具有过敏素质倾向的儿童则可致病。丘疹性荨麻疹往往好发在躯干、四肢伸侧,但头面部较少被波及。皮损表现为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患儿多有剧痒,以夜间尤甚,往往影响睡眠,患儿精神不安。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但成人也可患此病。往往同一家庭中几人同时发病。春秋季节发生较多。本病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本病即为虫咬皮炎。临床特点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红晕,自觉瘙痒。

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皮肤病,病因及发病因素不明确,伴有剧烈瘙痒,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延续到青少年或成人阶段。由于病情反复,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不同的人患上丘疹性荨麻疹的病因可能是不一样的,要通过详细询问患者有关的情况才能确定荨麻疹的病因。

丘疹性荨麻疹病因主要有以下几四种,请看具体内容:

一、昆虫叮咬

昆虫叮咬仍然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丘疹性荨麻疹几乎所有患者患病前曾被昆虫叮咬。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昆虫叮咬后的唾液及分泌物引起一系列的变态反应,导致本病。

二、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是丘疹性荨麻疹的一个发病因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本病与感染因素有关,感染因素能诱发或加重本病。

三、精神影响

精神影响也是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国内外有相关的报道。由于紧张、恐惧、压力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使机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即应激反应,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发生了一些生理变化包括酶、激素、免疫机制等代谢过程,引发此病。

四、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否为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一直是大家争论的问题,国内外有研究表明食物过敏是本病的一个发病因素。

儿童丘疹性荨麻疹治疗三方法:

1、治疗时主要是局部对症处理,根据皮损表现,可选择具有止痒、消炎作用的洗剂或乳剂外搽。如有继发感染,以先控制感染为宜。症状较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好可全身用药,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镇静效果的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口服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片有一定疗效。

2、因为丘疹性荨麻疹的病因主要为昆虫叮咬,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充分的通风和采光,因为螨虫怕光,太阳曝晒能杀死螨虫。可在床铺、墙角、家具等处喷洒杀虫药,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传播的危险。外出时不要轻易把肌肤裸露在花草中,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和小孩。

3、人们现在对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只关注了症状治疗,并没有对过敏反应的本身: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如IgE的产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小儿荨麻疹多补充可参与免疫细胞因子调节欣敏康益生菌,这种极少数的抗过敏活性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可增进儿童抗过敏的能力。欣敏康益生菌抗过敏免疫参与调节疗法的介入可大大减少或缩短抗过敏西药的疗程,调节免疫减少过敏发生。

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科学护理:

1、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食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荨麻疹。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机率。

2、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情绪波动可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加深荨麻疹的病情,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

3、生活要有规律。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注意生活细节。

4、谨防药物引起过敏。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

5、远离过敏源,防止有害刺激。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敬而远之。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避免。

丘疹性荨麻疹的图片(丘疹性荨麻疹的图片 初期)-风君小屋帮我吧

如图,回了一趟老公家,带了一身疹子回来了。起先不明显,数量也不多,如蚊子咬的红疹,慢慢红色地方增大

从图片看应该是丘疹性荨麻疹,主要原因就是蚊虫叮咬引起的。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蚤、螨、虱、蚊子、臭虫等昆虫叮咬所致。昆虫叮咬皮肤时注入的唾液,会使某些人过敏,进而发病。每个人被昆虫叮咬后反应不同,并不是所有人被昆虫叮咬都会发病,有的人体质敏感,被叮咬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患者被叮咬后的10天左右,如果再受到昆虫叮咬,可能会促成皮疹。但是当人反复多次被叮咬后就会产生脱敏作用,所以儿童一般在7岁左右不再发生此病。

丘疹性荨麻疹奇痒难忍,防治有讲究:

丘疹性荨麻疹常反复发作,皮疹多在腰部以下,呈花生米大小、高出皮肤的红疙瘩,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个,甚至成群成堆,奇痒难忍。

昆虫的反复叮咬,会使儿童逐渐产生耐受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抵抗力的提高,丘疹性荨麻疹就越发越少,症状也越来越轻,到成年时,大多数人再也不发生这种病了。

防治丘疹性荨麻疹,首先要注意消灭有害昆虫,床铺、家具、地毯、墙角等处要经常喷洒灭害灵等杀虫药。要消灭狗、猫家中饲养的小鸟或其他动物身上的蚤、螨等寄生虫。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多吃蔬菜、水果。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什么是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和一般荨麻疹的区别

手足口病和荨麻疹怎么进行区分?你真的知道该如何辨别吗?

一、水疱的特征不一样:手足口呈白色,荨麻疹呈淡红色。 手足口病多为米状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潮红,看上去干燥不痒。 丘疹性荨麻疹的水疱为皮肤色或浅红色或浅棕色,大小不一,摸不着,周围无潮红,大部分儿童会出现口腔、臀部等部位剧烈瘙痒; 丘疹性荨麻疹可聚集或扩散,多见于胸部、背部和四肢,儿童荨麻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累及消化道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引起 出现水肿、胸闷、气促、窒息、支气管哮喘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二、荨麻疹伴有剧烈瘙痒,但手足口不痒。 手足口病大多不痒,一般不会过度影响宝宝睡眠。 丘疹性荨麻疹常伴有剧烈瘙痒,尤其是夜间,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不得让宝宝抓挠。 病因不同:一种是皮肤过敏引起的,一种是肠道病毒引起的。 

丘疹性荨麻疹和丘疹性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病。 多数是昆虫叮咬后出现水疱、丘疹等皮疹所致。 宝宝有遗传性过敏,或自身血管神经免疫功能障碍。 如果吃或吸入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很容易通过薄薄的肠壁进入血液。

因为宝宝的皮下毛细血管非常丰富,症状马上就出现在皮肤上,但是宝宝的肠胃系统不完善,免疫力不强,所以很容易被感染;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2型、4型、5型、7型、9型、10型、16型等A组、1型、2型、3型、4型、5型,  B组等; 肠道病毒 71 型; 回声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 

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由于孩子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不洁、环境感染引起的病毒入侵等。  5小贴士 综上所述,手足口和荨麻疹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皮疹,根据皮疹部位、颜色、感觉仔细判断,及时治疗; 两者都要注意让孩子多休息,保持空气流通,多喝水,补充营养,注意卫生,谨防感染,荨麻疹需要了解孩子的过敏源,及时隔离过敏源,预防 过敏原再次侵入。

儿童为什么会得荨麻疹?小孩子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荨麻疹不仅是成人的多发病,也是儿童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年龄从新生的婴儿到10多岁的孩子均可见。儿童荨麻疹的特点是:过敏反应所致皮肤病态反应性皮肤病,以风团、红斑多见。2-7岁的小儿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树丛及傍晚的路灯下,往往易被虫咬,或与花粉、粉尘、螨及宠物如猫和狗的皮毛等接触,以丘疹性的荨麻疹多见。

【病因】

其常见病因是食物,以蛋白食物为主,因为蛋白质在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引起。婴幼儿开始增加辅食,这时鸡蛋、肉松、鱼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为过敏的原因。学龄前期儿童,往往喜欢吃零食,零食种类及正餐食品较多,因此食物过敏的机会增多,诸如果仁、鱼类、蟹、虾、花生、蛋、草莓、苹果、李子、柑橘、各种饮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因。

【主要表现】

主要以瘙痒、风团、红斑、丘疱疹为主。

【如何鉴别】

丘疹性荨麻疹的皮疹常密集成群分布,风团的中央有丘疱疹,水疱,略成纺锤形,多见于四肢远端,可持续数日才能消退。

儿童痒疹:初起与丘疹性荨麻疹相似,但是病程长,皮疹较多,同时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比较容易鉴别。

儿童湿疹: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皮疹表现多样,分布对称,伴有渗出,短期内消失或再次复发。

【注意事项】

饮食上禁忌不要使用油炸的,腥发类食物(鱼、虾、甲鱼、羊肉等),忌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忌食油炸食物,有明显过敏源者避免食用致敏食物。应以清淡饮食为主。

【荨麻疹的护理措施】

过敏,是免疫不平衡所造成的,肠道内有益菌群占优势,免疫力自然佳,就可避免过敏发生。小儿过敏源头在肠道, 抗过敏益生菌,改善小儿过敏体质好菌株。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肠道,也就是说拥有健康全及稳定的肠道免疫功能,就能够帮助协调全身的免疫平衡,虽然服用抗过敏药甚至是糖皮质类固醇类等药物,可以抑制体内释放发炎物质,因而可快速缓解过敏症状,但是并无法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所以只能在症状发生时予以缓解而无法预防过敏症状的发生,也无法从免疫细胞着手改善过敏体质。

【治疗过敏新发现】

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欣、敏、康抗过敏功能益生菌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和损伤修复,改变过敏体质,使得过敏发作次数和程度逐渐减少减弱,直至消失。但不是所有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功能,这与选择什么样的益生菌菌株密切相关,其中抗过敏益生菌的自然疗法,主要就是寻求药物以外的另类抗过敏疗法,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干扰素分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8周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慢慢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生化反应。因此,能够调整过敏体质,而药物只能就症状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