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备案立项微短剧数量同比翻倍!“微剧场”下周亮相沪上荧屏-风君小屋帮我吧

在上海备案立项的微短剧数量同比翻了一倍!

这是10月10日举办的“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创作者大会”上传来的好消息:自上半年发布《关于上海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来,上海抢抓微短剧新赛道,有效提升了行业信心和发展动力。

同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与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携手打造“中国精品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五大行动”进入火热推进期。10月14日起,“品质东方·微剧场”将在东方卫视黄金档(周一至周五每天21:10,周四至周五22:00)开播,《金猪玉叶(第一/二季)》《师傅》《赵小姐的日记》《执笔》等12部小而美的精品短剧将依次登场。而国内首档微短剧+综艺创新节目《开播!短剧季》也将在10月13日21点档在东方卫视首播。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总编辑周捷透露,首批登场的12部精品短剧兼具美誉度和关注度,希望大屏播出能进一步释放这些作品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其中一部竖屏作品还经过了特别的开发和调试,力求给观众能够更好的观看体验。

微短剧上大屏,为什么?

近年来,微短剧市场规模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态势。据统计,截至去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已高达373.9亿元,较上年增长267.65%;而根据最新数据,业内对这一市场规模的预期已经达到了500亿元。

为什么精品微短剧值得上大屏?

首当其冲的,是积极的政策引导。今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了《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强调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的播出。

另一方面,微短剧也到了需要更多机会和平台的时候。华策影视短剧创业中心副总经理吴容林在大会现场谈到,当下微短剧已经逐步摆脱了对付费单一渠道的依赖,正在向多渠道、多元化的观看形式全面发展,“微短剧在大屏终端的应用当前还属于蓝海阶段,潜力非常大,它是一种能补足空白的新型业态”。

上海备案立项微短剧数量同比翻倍!“微剧场”下周亮相沪上荧屏-风君小屋帮我吧

某种程度上说,登上大屏也可能给微短剧带来新的方向。大脑天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苌江认为,目前短剧内容具有明显的娱乐属性,但接下来完全有可能往知识、健康、教育等领域发展,“我觉得微短剧下一个方向是更功能化,用剧的方式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学习,如何理财,甚至如何重塑自己的心理健康”。

好有本领合伙人曾明辉也表示,希望微短剧能留下一点值得反复回味、重新观看的内容,“大屏的消费场景,可能会促使出现更多能沉淀下来而非简单的刺激多巴胺的内容”。

国内首档“微短剧+综艺”创新节目《开播!短剧季》的联合总导演秦浩诚表示,大屏可以把更多奋斗在微短剧行业的演员推介给观众,本季节目就集结了《杜拉拉升职记》《聊斋》《重返18岁之我是宁静》《包拯与公孙策》《终极一班》《离婚律师》等经典剧集,以此为基础打造精品化短剧,“我们希望在这个节目中能够诞生跟微短剧有关的表演规则,也希望可以让大家了解微短剧演员是非常优秀的一群年轻人”。

上海备案立项微短剧数量同比翻倍!“微剧场”下周亮相沪上荧屏-风君小屋帮我吧
哪些微短剧能上大屏?

在电视上看微短剧,和在手机上刷有何不同?哪些作品有资格登上电视大屏?

从“品质东方·微剧场”的首批片单来看,能登上大屏的微短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无脑爽剧”,12部作品的题材涵盖恋爱、反诈、旅游等多个热门题材。它们中有此前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周星驰出品短剧《金猪玉叶(第一/二季)》,有被认为是“微短剧+文旅”融合典范的《我的归途有风》《赵小姐的日记》,也有在年轻群体中爆火的《执笔》《师傅》等口碑之作。

上海备案立项微短剧数量同比翻倍!“微剧场”下周亮相沪上荧屏-风君小屋帮我吧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总编辑周捷介绍,目前“品质东方·微剧场”的编播综合了日播和周播的模式。从周一到周五,电视剧观众可以在每晚剧集播出结束后自然衔接到“微剧场”时间;同时,周四五晚间10点档会播出15分钟以上的精品微短剧。这种融合的形式,既能保护微短剧作品的保证性,也能更好地承接观众的收视习惯。

上海备案立项微短剧数量同比翻倍!“微剧场”下周亮相沪上荧屏-风君小屋帮我吧

他表示,从10月14日首播到2025年春节前,“微剧场”计划展播超过2000分钟时长的微短剧,目前平台还在与市场进一步对接,力求找到更多好作品,“真金不怕火炼,最终能登上东方卫视的一定是制作方有信心的,行业协会和我们梳理评估过的优质内容,可以说是行业内部和大屏端共同验证一部作品的质量与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也在研发具有海派特色的微短剧作品。周捷透露,团队已经拍摄制作了聚焦上海浪漫街道、以“上海爱情地图”为主题的作品。同时,上海制作的精品微短剧也将探索“出海”,“让微短剧和城市形象宣传做更好的结合”。

据悉,东方卫视明年还将推出《微短剧,不简单》创投大赛,吸引商业客户、文旅地产,共同开展主题定制大赛,进一步推动微短剧与各地政府、各类企业、品牌机构之间深化合作,打造“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去消费”系列,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运营模式,实现微短剧与文旅、商业的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