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是如何相生相克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土可克之。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对立统一。 就五行的相互关系而言,除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胜复外,尚有五行互藏。五行互藏又称“五行体杂”,“……既有杂,故一行当体,即有五义”(《五行大义·卷二》)。而明代张景岳则明确提出了五行互藏,“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类经图翼·五行统论》)。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复有五行。如木行中更具火土金水成分,余类推。中医学根据五行互藏而形成了五脏互藏理论,即五脏的网络调节机制。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l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的循环输送养料的,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宰,但必须有赖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的宗气,要贯注到心脉,才能畅通全身。 2.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上的相对平衡,称为“心肾相交”;如果肾阴不足,心火过盛,失去协调,称为<心肾不交>而出现健忘、失眠、心悸、遗精等症状。 心与肾还有另一种生理病理关系?就是心阳和肾阳的相万:作用,相互促进。心的阳气足,表现着血液循环畅旺,如果肾的元阳衰微(命门火衰)叮以导致心m的不足;心阳不足,也可以影响肾阳的不足。 3.心与肝:心为一身血液循环的中心,肝是贮藏血液的—…个重要肥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也就贮藏充盈,就可以营养筋脉,促进人体及四肢屈仲的五批活功。如果血液不足,损耗过度,以致血.亏肝虚,血不养筋,则出现筋‘绎痉浦,手足痔孪、抽搐等症状,这说明心血过耗,肝失所养造成的病理变化。 4.心与脾:脾的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推动,而心血的生成,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相转输的水谷精微。另一方面,心主血而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很好的统摄血液;若脾阳虑衰,就要导致血不循经等疾病。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营弊,化生血液,如脾虚,彤响血的生成,则肝血不足,在临床上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等。 肝胆帮助脾胃消化运输,这是一方面,但当肝气不调,也可导致肝脾不和,出现胁痛、腹胀、满闷不舒、厌食吞酸等症状。如肝气横逆,肝气犯脾,可5:U现腹痛、腹泄等症状,特别是脾虚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伶肿,当先实脾”的说法。 6.脾与肺:肺气的强弱南·赖于水谷之‘天的供给,水谷之气与脾的远化是晓切相夫,故脾虚影响到肺时,常出现面色苍白、懒言、少食、消瘦、咳嗽、便溶等症状。治疗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又如慢性咳嗽的痰多而稀白,身倦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病变虽在肺而病本在于脾,必须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才能奏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由此就可以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7.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致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出现腹脓、消化不良、大便搐泄或浮肿、腹水等肾虚症状,治疗必须用健脾补肾的方法。 8.肺与肝:肝火盛时可以灼肺, 出现干咳或痰血、胸胁痛、易怒等症状,肝气上逆又可影响肺气失降,而见胸脂胀满不舒等。 9. 肾与肝:肾藏精,肝得肾精的滋养, 可维持肝脏的功能正常。如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就会引起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的疾病,如头昏眼花、耳鸣、肌肉跳动、肢体麻木、下胶无力等。常常是肝肾同治,采用滋肾养肝的方法而获得疗效。 10. 肾与肺:(1)从水液代谢方面来说, 肾的经脉上连于肺,管理三焦,腕磅上靠肺的通调,下靠肾的开合,中靠脾的运化,故肺、脾、 肾三脏对全身水液代谢都有密切关系,一脏功能失职,均会使水液滞留而发生水肿。 (2) 从气的关系来说,肺主呼吸而肾主纳气,二脏有协同维摊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腐熟,消化水谷;小肠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传导糟粕;膀腕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发生病变,都足以影响饮食物的传化,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以通为用。 六腑是传化食物的器官,它们即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消化、下灌肠道;小肠的承受吸收、分别清浊;大肠的吸收水份和诽便,膀肮的贮存和徘出尿液等等.o三焦则联系各部分的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腑失职或病变,都要影响饮食物正常的传化。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 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5.肾与膀肮: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内脏之间的联系是很广泛的。它们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络,更有功能上的联系。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以为全身的营养来源;但脾的运化,除了胃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输布,心血的滋养,肾阳的温煦,胆亦参予其间。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人体活动的整体性,使得各种生理功能更为和谐协调,这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持健康有重要意义。 脏腑之间有互为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届阳为表, 阴经届脏而络腑; 阳经届腑而络脏。脏腑在经脉上相互衔接,在病变上互为影响。 1.心与小肠相表里:芳心经有热循经移于小肠,在临床上可见舌赤糜烂或口舌生疮,心中烦热、小便黄赤、尿道涩痛等症状。 2.肿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胆汁而下注于胆,胆能储藏胆汁排泄于小肠以助消化。若湿热内蕴,影响肝或胆,都可引起胁部胀痛,胸闷,食减,黄应等症。 3.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输而胃主受纳消化。因此,脾病及胃影响运输消化功能,就会出现院腹胀满、消化不良。 4.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能输布津液,大肠主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如果肺热,肃降失常,往往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气滞郁热,亦能影响肺气肃降, 而引起胸闷喘满等症。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泄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泻;大肠气闭,亦可宣通肺气以通大肠。 5. 肾与膀腕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肮主排泄尿液。但尿液的排出则有赖于肾阳。如肾阳虚,气化失常,可导致膀肮虚寒而失约,就会出现小便淋漓不禁或遗尿等症。 6.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心包是心的外围组织,三焦是脏腑的外围组织,其经脉互相联络而相表里。临床上热性病湿热合邪,稽留三焦阶段,表示病邪仍在气分,如果向里传变,内陷心包,出现神志昏迷等就是邪热转入营分丁。 脏腑相表里的理论,在针刺治疗上也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手太阴肺经的哮喘病,常配用手阳明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胃皖南,常配用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久等进行治疗,都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些都是根据脏腑表里经气相通的理论来运用的。 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毛、肌肉、筋骨、精髓和气血津液等组成的一个整体。 脏腑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另外心包位于心脏的外围,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径路,并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故亦称为脏。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肮和三焦,称为六腑。 脏腑是化生精血津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器官。分别来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脏腑之间无论是脏与脏、腑与腑,还是脏与腑都是互相联系的。五脏与“五体”等组织以及“五官”、“七窍”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联系。五脏与五体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五脏与五宫七窍的关系是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鼻、目和耳各有两个与口称为七窍,再加“前阴”与“后阴”二窍,又称九窍)。因为五脏与五体、五官七窍相关联,所以五脏的变化,常常反映到其所属的体表组织与孔窍。 中医对脏腑功能和病变的认识,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概括的比较粗略。脏腑在中医学里不但是一个解剖的概念,而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生理和病理的概念,所以祖国医学里“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脏器”的概念是不同的。例如:中医学里的“心”,并不完全等于现代医学的心脏,它除了在解剖上代表心脏以外,还在生理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一些器官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祖国医学时,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现代医学,抓住它的实质进行分析研究,去芜存营,去伪存真,为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作出贡献。 阴:三焦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和气血的贯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状态下,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构成复杂的生理活动。在病理状态下,也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从生理和病理变化上反映出来。掌握这些脏腑关系的理论,对临床辨证施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脏腑与形体组织 形体组织主要指脉、筋、肌肉、皮肤、骨等。它们与五脏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及四肢),肺主皮毛,肾主骨。同时,人体脏气的盛衰,又会反应到最明显的部位。如;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皮毛;肾,其华在发。可见脏器和肌体的关系是密切的。 此外,肝有病变,病人可出现抽筋,指甲变薄变软;心有病变,可使血脉衰弱,面色无华;脾有病变,可使肌肉消瘦,口唇谈白;肺有病变,可使皮毛枯搞;肾有病变,可使骨生长不正常,毛发稀少等等。这都说明了脏器的病变反映到相应的形体组织。 中医认为“脾”、“胃”、“小肠”、“大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联的,是整个机体活动的一部分。它们以经络为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整体。 脾与胃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故脾胃共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两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转化过程。如果脾气不升,则胃气就会失降,会出现纳差、恶心、腹胀、便秘等症;如果饮食不节,使胃失和降, 则会影响脾的升清,使运化失司,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同样,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密切配合。小肠接受经胃腐熟及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后,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即精微物质,上输于脾,经脾转输于全身,以起营养作用,水分则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浊者,为食物的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与糟化,再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 传化水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即饮食物在胃肠内必须更替运化,而不能久留。 当胃内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通,就会影响胃的和降,出现恶心、呕吐、食少等症。 中医认为“肾”与“脾”、“胃”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肾与脾胃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法。 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会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及水肿等脾阳虚的证候;如果脾阳虚,日久则会导致肾阳虚,脾肾阳虚则导致肠道传送无力,使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伴有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肝、脾、肺、三焦、小肠如何参与水液代谢?(1)肝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水液代谢的调节和肝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水的运行亦有赖于气的推动。肝调节水液代谢,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调畅三焦气机,使三焦水道通利;二是促进肺、脾、肾等脏腑气机的升降,从而发挥它们主持水液代谢的作用;三是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利,气血运行通利,水液运行也就正常。若肝有病变,疏泄不利,气机不调,则影响气、血、水的运行;血瘀水阻,气滞水停,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临床可见臌胀、腹水等病症。 (2)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脾主运化,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化水液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包括“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及水液在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转输、布散、排泄等升降出入过程。脾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水液在体内由肺而下降于肾,或由肾蒸腾气化而上升于肺,均需靠脾的转输作用,方能维持正常。脾气充足,运化水液功能健旺,人体水液代谢才能协调平衡;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于转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是强调了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肺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水液有清有浊,其中之清者,经肺的宣发布散作用,分布到体表和脏腑,以滋养濡润脏腑、肌腠、皮毛;而其中之浊者,则通过肺的肃降作用,经过三焦水道下降于肾。所以,肺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排汗和通调三焦水道来实现的,故“肺为水之上源”。肺病,则水液代谢失常,可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等。

人体五脏六腑的好与坏表先出来的各类疾病?

五脏六腑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脏”是

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

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

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人体的十一个脏器各有一条相对应的经络,加上心包经,也就是心脏和心脏外层

的保护膜之间,称之为心包,其相应的经络称之为心包经。再加上人体躯干前侧的任脉

和后侧的督脉,一共有十四条主要的经络。其中彼此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例如每一

个脏都相对应于一个腑,心脏对应着小肠;肝脏对应着胆囊;脾脏对应着胃;肺脏对

应着大肠;肾脏对应着膀胱;三焦则对应着心包。

从经络物质基础的研究中,发现手上和脚上的经络多数在骨间膜上,而脏的经络

和其相应腑的经络通常都在同一片骨间膜的两面,所以这两个脏腑之间的变化会形成

一致的病理现象。五脏对应着五腑,另外的三焦经则对应着心包经,也是在手臂的内外

侧之间对应着。这种现象中国的医生在几千年前就明白了。

而这种对应的现象,对不懂中医的人而言,则是认为毫无根据的。例如中医认为

寒气会入大肠经,从西医来看,受寒就是肺的疾病,和大肠怎么可能相关,一个是消

化系统,一个是呼吸系统。两者在解剖中根本就是不相通的两个器官。从经络来看,就

会发现大肠经和肺经始终都是非常紧密相邻的。

除了脏腑对应的关系之外,脏器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密切关系,古人将之以

五行理论整理后,再依各个脏器的特性予以对应到五行之中就得出了:心属火、肝属木、

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在五行关系中,讲究的是平衡,如果五脏中的任何一个脏器的能力较其它脏器强

或弱,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如心火太旺的症状,有可能是心脏自己的原因引起的,例如

夏天天气热,这个季节自然容易产生心火太旺的症状,但是冬天肾气不足时,水克不

住火,也会造成心火太旺的症状;春天肝气上升时,也会因为木生火而造成心火跟着

也旺的症状。

这种脏腑之间的五行关系非常复杂,通常一个好的中医师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

年以上的经验累积,才能完全掌握。掌握了这种五行变化的医生,经常可以非常准确的

判断疾病根源,而有手到病除的功力。

例如我们常见的腿部外侧不明原因的发麻和疼痛,通常被西医诊断为骨刺压迫神

经造成的坐骨神经痛,仔细观察疼痛的部位,其实痛的是胆经的部位,是因为常年肺

热引起的。肺属金,胆属木,金克木。肺的问题压制了胆的功能,有时肺热特别严重,

就会造成胆经疼痛,这时只要在手部外侧肺经的尺泽穴压住不动一分钟,泄除了肺热,

疼痛立即消失,真是手到病除。

但是这只是治标而已,这种患者多数都伴随着胆功能方面的疾病,严重的甚至割

除了胆囊,因此,只有根治了胆的疾病,才有机会使疾病痊愈。而胆功能的疾病根源又

来自于肺里的寒气,只有将肺里的寒气彻底去除才会消除胆里的问题,疼痛才能永远

不再发生。

虽然这种五行的理论不容易掌握,我们会在后续的章节中将常用的几种五行规律

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即使没有这种手到病除的功夫,只要能依照本书所提供的调养方法,

慢慢调整生活习惯,也就能使血气能量上升,让人体的诊断维修系统发挥作用消除这

种疼痛,差别只是需要忍受稍长时间的皮肉痛苦而已。因此读者不用担心学不会那些难

懂的金、木、水、火、土,有兴趣就学,没兴趣就不用学,不会因此就学不会正确使用人

体的方法。

虽然每个人的血气水平都不一样,但是人体在不同的血气水平,五脏六腑都会形

成平衡的状态,身体才不会有不舒服的生病症状。通常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时,就是脏

器之间失去了平衡,这时中医的治疗目标,就是消除这种不平衡。

这里顺便一提的是,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前面例子中的胆经痛就是最好

的例证。这种发生在四肢上的疼痛,通常是用来通知大脑人体生病的讯号。

多数不明原因的疼痛可能都是经络痛,当人体脏器的能力不足时经络才会痛,多

数时候必需触压才会有痛感,到了问题很严重时,才会不碰也痛。因此当发生不明原因

的疼痛时,应先找一份经络图,仔细分辨疼痛的位置是那一条经络,直接按摩疼痛的

经络,或者按摩其相生或相克的经络,多半能够缓解疼痛。

有些人很容易扭伤手脚,多数都会认为是意外的伤害,其实只有真正的严重外力

才会造成扭伤,一般性的用力不当,是不容易造成扭伤的。通常被扭伤的部位会不断的

重复受伤,其实主要原因并不是外力造成的,而是该经络相应的脏器早就有问题,使

得经络的弹性变差,自然就容易扭伤了,这种扭伤不是偶然的意外,而是必然的结果

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六–10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也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焦的总称,为脏腑的包裹。主管人体一身的气化和人体津液的正常输布及代谢手少阳经属三焦而络心包,所以三焦和心包相表里。

三焦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特有脏腑名称,相当于现代解剖学的体腔。关于三焦的位置和形态,在《灵枢》和《难经》中早有论述,但因先秦文学,文义深奥难懂,后世医家又不能尽解其全貌,对三焦的认识众所纷纭。但主要的争议之处是,三焦是否有其形体的问题。古人根据解剖学,生理学的知识,对三焦纹理的横、纵方向及包裹脏器的筋膜的厚薄情况行了描述,用以说明三焦就是个实质的器官,它包括了整个体腔。三焦的形态很可能就是上自胸腔,下至小腹腔中间的一个囊体组织。从位置来看它是脏和胸腹腔壁构成的一个大空腔。上焦是指横膈膜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膻中、心包络、食道及胃上口贲门部分。其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至脐的上腹部、包括脾、胃、胰、肝、胆及小肠的一部分。其下焦是指脐以下至二阴的下腹部,包括肾、膀胱、胞宫、大肠及小肠的另一部分。三焦与其它五腑不同,它分布的范围较大,和上、中、下各个脏腑都有联系,所以这个脏器之大是其它脏腑所不能比的,因此三焦有“弧腑”之称。总之,三焦的本体为脂膜样物质,各个脏腑的表层都有一层脂膜包裹着,并有一层脂膜与其它脏腑相隔。因此三焦包罗在五脏六腑之外,充填在体腔内的空隙,联络着上、中、下三部的各个脏腑器官,甚至腠理。

三焦总的功能:三焦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三焦通行元气,主持诸气。“焦”是热的意思。命门的真火是三焦热力的来源。三焦接受命门的元气,分布到全身,以促进脏腑的生理活动,因此人体内的气化作用始终不能脱离三焦的作用。例如,呼吸空气要依赖上 焦 。化生水谷精微之气,要依赖中焦。化生元气,要依赖下焦。所以天、地、人这三元之气的生化都要经过三焦气化的作用,并且都要通过各焦才能传送到脏腑、组织和器官,以此激发和推动它们的生理活动。宗气、营气和卫气也是以三焦为通路,而散布到全身,发挥它们的作用。三焦之所以有主持全身气化的作用,是因为它与肾气相通,三焦主持诸气,为元气通行的道路,流通气、血、津液,温煦营养全身、所以有“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的说法。其二是三焦主通行水液。因为三焦上连肺脏,中连脾胃,下连肾和膀胱,所以它是水液吸收、输布和排泄的必经之路。《内经》说“三焦者,决渎之官”,就是指三焦对人体的津液代谢过程具有疏通和调协的作用。

因为上焦是从舌下至胃上口的部位,食道和贲门都能够受纳水谷。另外上焦之气包括肺吸入的空气和宗气。肺必须借上焦的气化作用及上焦的道路,才能使卫气向外宣发达于体表。所以上焦功能的特点是主纳不主出。因为上焦主摄入食物,吸入天阳之气,是气血贯注的地方。这些功能都表现在对进入体内物质的作用上。同时上焦以阳气为主,上焦的阳气如云雾弥漫天空一样如此之多,所以有“上焦如雾”的说法。

中焦在胃中脘的部位,胃的腐熟水谷,脾的运化精微,输布津液,化生营气都以此为基地。所以主化实则为蒸化津液、消化水谷、化生营气而言。中焦消化、腐熟饮食之物,转输着人体的各种代谢产物。所以有“中焦如沤”的说法。

因为下焦包括小肠的分别清浊,大肠的排泄糟粕、肾主水、膀胱排尿等生理机能在内的功能活动。所以下焦功能的特点是主出而不纳。下焦是废物排出的主要道路,所以有“下焦如渎”的说法。

总之在生理功能上,上、中、下三焦是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切不可拘泥于三焦部位的划分,而孤立、片面地去认识三焦。应该整体地、有机联系地去理解三焦对人体的实际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温病学中也有三焦的名称,它是作为温病治疗中的辨证论治的纲领而言。《针灸学》中的手少阳三焦经是作为经脉名称的专用名词,与本文中的三焦意义迥然不同。

三焦的经脉叫手少阳经。手少阳经,起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穴,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之间,沿着手表面腕的背部,出于前臂外侧的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然后沿着上臂的外侧循行,达于肩部,与足少阳经交会于肩井,然后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缺盆部,分布在胸中,联络心包,再向下通过横膈,从胸到腹,上、中、下三焦相连。其胸中的支脉,从胸向上出缺盆部,上走项部,再沿着耳后直上,出于耳部,又上行额角,然后再弯过来下行到面颊部,最后到达眼眶的下部颧髎liáo之分。它的耳部的支脉,是从耳后的翳(yi)风穴进入耳中,从耳中出来行于耳前,与前边的支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丝竹空之下,与足少阳胆经相交接。(见图)

手少阳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起着运行三焦血气的作用。因为手少阳经起于无名指的侧端,属上、中、下三焦。是三焦的经隧,通行着三焦的血气。所以《灵枢·经脉篇》有“三焦手少阳之脉”的说法。另一方面它联络并濡养着三焦及与三焦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器官。因为三焦通过手少阳经脉和心包、肩、耳等组织、器官及体表部位相联系。这些组织器官都需要手少阳经脉运行的气血来濡养,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手少阳经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就会影响三焦及其有关的组织发生病变。比如手少阳经的经气热盛,就会出现耳聋、咽喉肿痛的病症。手少阳经的经气郁滞,就会出现肩、臂等部位的疼痛。

总之,手少阳经属于三焦,以营运三焦的血气为主。它是三焦与其它组织器官的联络和供给营养的途径。但是它同时也必须依赖于三焦的血气的濡养,才能够发挥它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内脏器官分布图?

器官是指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行使一定或特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功能相适应。我们比较直观感受到的器官有几种,比如:眼、耳、 鼻、舌等面部器官,再比如内脏器官:心、肝、肺、 胃、肾等。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们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比如一块骨骼肌,皮肤等都是器官。

人体五行五脏与八卦对应图,五行与八卦是如何对应的?

提起人体五行五脏与八卦对应图,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这个是否与中医五行(乃至八卦)一一对应呢?如果是那怎么相应?另外,还有人想问五行中的五色、五味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如何对应,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正八卦与人体与五行是如何对应,如何推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五行与八卦是如何对应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体五行五脏与八卦对应图

正八卦与人体与五行是如何对应,如何推断?

八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的基本表象是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但是经过同五行的结合,就可以转化为万事万物。

八卦同五行的直接对应关系分别是乾、兑属金;震、巽属木;坤、艮属土;离属火;坎属水,而八卦同五行的生克关系分别是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五行和八卦联系起来之后,逐渐进入各个体系,如中医,以五行为入手点,然后通过转化八卦成为各种治疗方法的切手,见《针灸大成》卷十,又称内八卦,即围绕掌心周围八个穴位的总称。运八卦,除胸肚膨闷,呕逆气吼噫,饮食不进用之。乾卦代表大肠,兑卦代表肺,离卦代表心,震卦代表肝等,都是中医引入八卦的最佳证明。

事实上,八卦和五行都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一部分,他们都属于基础要素,两者结合就形成了互相转化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中华空间、时间、事物关系体系,而任何文化都离不开空间、时间、事物发展关系,所以他们就被引入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各个细分领域。五脏所对应的数字。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这个是否与中医五行(乃至八卦)一一对应呢?如果是那怎么相应?

这个恐怕很难对应,本人认为机械对应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中医和西医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方法有很大不同,西医从解剖学来认识人体,中医从天地人一体来认识人体。拿“肝”来说,西医认为它就是一个实体,属于消化系统,而中医则认为肝不仅是一个脏器,更重要的是一条经络,与其他四脏都有关联。中医从肝论治,可以治消化系统的病,也可以治神经系统的病,还可以治甚至呼吸系统的病。中医真是奥妙无穷。有兴趣的话,建议研究中医本身。

人体五行五脏与八卦对应图:五行中的五色、五味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如何对应

中医理论认为,五行中的五色、五味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对应

人体的五脏与金木水火土是怎么对应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

金木水火土对应人的身体起源于中医,简单概括如下:火对心金对肺详细展开解说如下:五脏六腑与五行对应图。

木: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小肠,心脏,肩,血液,,脸部,牙齿,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八卦对应的五脏六腑图。

土: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人体五行口诀。

金: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肾与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脑与.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肾,,胫,足,头,肝,泌尿,,腰部,耳,,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以上就是与五行与八卦是如何对应的?相关内容,是关于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这个是否与中医五行(乃至八卦)一一对应呢?如果是那怎么相应?的分享。看完人体五行五脏与八卦对应图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中医脏腑

1、“古之善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古时候好的宰相都懂中医,正所谓“大圣通医”。中国的中学教材也应当加入中医基础的内容。

2、中医的阴阳学说不是规律,是客观的状态。阴阳对立存在,对立统一。阴阳是一种归类方法,每类事物都内含着共同的属性。如静与动,女人与男人,黑夜与白天等。阴阳的叫法只是符号,提一个字就代表一类事物,引起对同类的联想。

3、中医的五行学说不是封建迷信,是客观规律的整合。中国古人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和“运行”关系。人的五脏之间,同样存在相同的运行规律和依附关系,所以取名五行。

4、五行的正确记法,就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个顺序去展开。如果一张口就是金、木、水、火、土,那说明此人是修道的,中医五行功课没有学好。中医的五行彼此相关,相生相克。

5、中医发现肝、心、脾、肺、肾五脏之间,存在着与木、火、土、金、水五种材质一样的、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的依附关系和运行规律。

6、生与克很好理解,乘与侮比较陌生。乘表示克大发了,侮表示反仆为主了。中医的相生相克是常态,表示制衡。相乘相侮是病态,表示失衡。

7、相乘,表明了中医认为病传染的方向,就是沿着克的方向。中医不说传染,称之为“传变”。如医圣张仲景的名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指的是,按照五行木可以克土,肝木有病会“乘”脾土。这里的“实”,不是虚实的实,而是要在脾脏先筑一道实在防火墙,防止肝病对脾的侵害。此话是中医“治未病”的经典例子,经常被引用,值得牢记。

8、熟记了五行你就是中医。中医的五行学说,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协调规律,记住了会终身受用。

9、中医的精是凝聚了人体的精华,应当比精子和卵子还小,还浓缩,接近雾状,更像是气,故称为精气。精气构成并濡养了精子和卵子,繁衍了人类。精气还濡养了全身的细胞,构成神气。

10、故传统中医习惯以精为代表,阐述理论;以气、血、津、液为形态,解释各种功能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医的“精”,如同物理学中的“重心”,用一个点就可以代表人体的整体质量。

11、中医没有胰脏,也没有十二指肠等肠类的细分。也许由于古人们没有认真解剖,他们大致看到脾与胃连接,觉得脾的形状很像心脏、肝脏等实体脏器,就把胃当成食物过度的腑,把脾当成运化食物和水的脏器了。这样,无形中把我们身体中,那个帮助食物消化吸收的胰脏以及十二指肠都牺牲掉了。

12、中文有肝胆相照,肝与胆本来就靠在一起。中医有脾胃不合,脾与胃八竿子打不着,应当是“胰胃不合”。胰脏与胃还靠边,它们贴在一起,都主消化。西医的脾是免疫器官,与中医定义“脾主运化”的功能,驴唇不对马嘴,让西医感到中医在睁着眼睛胡说,很没面子。

13、这个严重错误,首先是被清朝的名医王清任发现的。王清任通过他静悄悄的人体解剖,找到了胰脏,并在他的《医林改错》中画出了与西医解剖图一样的胰脏形状,称之为脾。可惜当时的中医界对王清任的改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4、中、西医除了对脾的认识大相径庭外,对于其余四脏单体功能的看法大同小异。如果中医界都同意接受“脾”就是“脾胰”的说法,那么中医老师在讲授中医基础时,就可以对照西医的解剖图,来解释中医的脏腑脏器,做到一图各表,西为中用。从而把中医的五脏具形化,不必再躲躲闪闪,好像中医的脏腑都是虚拟的。

15、长期以来,正是因为中医的脾的功能,与解剖系统脾的功能南辕北辙,才引起众人对整个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表示怀疑。

16、现在学习中医的人感到很分裂。都二十一世纪了,什么都看见了,可是有的中医老师们仍然强调说“中医的五脏是脏象不是脏器,与西医的五脏没关系,学中医时要忘记西医”。但是不论是学生理解五脏,还是医生向病人解释五脏,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借用西医解剖图,来使脏象具象化。其实大家心里的五脏既是脏象,也是脏器。

17、中医教材中的“脾”应该改名为“脾胰”。当然,今天若把人体解剖图的名称重新修订,将胰改成脾,将脾改成胰,也可以一劳永逸地为中医的“脾”沉冤昭雪。但阻力会很大,西医们很难答应,也很难改口。

18、目前,还有一个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就是把中医的肝、心、脾、肺、肾,改写成肝、心、“脾胰”(听起来差不多还是脾)、肺、肾去编入教材,流传开来。这样我们把“脾胰”合在一起念,可以让主运化的脾,在胰的脏器身上具形。

19、最起码,我们应当在中医教材或普及书籍中对此专做说明。之后人们仍然可以把脾胰称为脾,就像我们在物理中讲的电流方向一样,其实方向是错误的,它与实际电子运动方向相反。但大家习惯了,也只好约定俗成,将错就错了。

20、长久以来,中医讲脏象,不讲脏器。因此从不指明五脏六腑的位置、形状、结构和生理组织。此种讲法,在今天的信息化年代,还想延续,是绝对不可能的。若想普及中医,就必须既讲脏象又讲脏器。

21、心平气和地说,西医对脏器功能的解释,比起中医,要浅显许多,且缺乏整体观念。中医的脏象包含了全息学的要素,很有前瞻性。

22、中医认为,五脏密不可分,每个“脏器”的功能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乃至殃及或惠及全身。

23、中医五脏的主要功能有:肝主疏泄,主全身气机的疏泄,即气的升降出入。另外肝负责排毒、藏血和藏魂。气为血之帅,肝气不舒,或者会导致肝阳上亢,造成高血压;或者会导致肝气郁结,造成月经不调和乳房胀痛。

24、心主神明(思考)、主藏神、主血(即血的流动,提供全身的血压)。人的精神恍惚,甚至精神病,都可以通过看中医吃中药得到改善。

25、脾主运化。脾主全身水与谷的运输消化。脾主统血(统领血的固摄);另外“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些经典的说法表明了,脾不仅可以生对人体好的“气血”,如它的运化失常,还可以生坏的“痰湿”。

26、肺主气。肺为一身之华盖,朝百脉,司呼吸,负责提供新鲜氧气。另外肺为水之上源,负责通调水道。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为水之上源。空气的水分会被肺吸收。肺燥会引起咳嗽。肺通过宣发的功能,把水谷之精微疏布到全身;同时把废液宣发成汗,或者肃降成尿,排出体外。

27、肾主水。“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纳气,精生髓,髓生血(这里与西医的骨髓生血一致)。肾的气是水谷之精气,不是氧气。氧气是有形之气,精气是无形之气。肾主排水和生殖。肾负责水的过滤,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28、无论男女,左肾都为元阴,右肾都为元阳。

左、右肾如同两只锅炉,左肾负责提供全身的阴液,右肾负责提供全身的阳气(精气)。阴有形,阳无形。阳有热力,可以传递做功。所以中医有“肾为水火之脏,主一身之阴阳”的说法。阳气不足,则阳具不举,故肾阳虚的人会阳痿。右肾又常被称为命门,是生命之门的简称。

29、中医在五脏中,对于脾、肝、肾三脏的功能格外看重。尤其是对于女性,如果她们长年注意,月经前疏肝、月经中健脾、月经后养肾,一定会减少如痛经等很多不适,还能保持年轻健康。

30、中医的经络气道有固定走向。中医的脏与腑,有固定的搭配,如心与小肠,肝与胆,膀胱与肾,肺与大肠,脾与胃。前者为脏后者为腑,五脏对五腑。然而中国人都说“五脏六腑”,没有说五脏五腑的。另外的一个腑就是三焦。

31、中医脏腑之间的配对,从西医解剖图上看,完全没有道理。这种配对完全是人体气道经络循行的结果。如作为脏的心与作为腑的小肠,在解剖上没有“血缘”连带关系,但是人体的气道经络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有时心脏病重,不便处理,治疗小肠对心脏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2、中医脏腑的说法,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脏若有毛病,一定会影响到与其配对的腑。脏与腑同病相怜,唇亡齿寒。所以对腑进行治疗,一定会改善相对应的脏器。

33、中医的子午流注。气血的经络循行是客观的,途经脏腑的固定配对也是客观的,这如同人的生理周期和心理周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4、气血从夜里23点起,流注胆经,凌晨1点流注肝经,然后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最后于 21点流注三焦经。

35、其中每两个小时换一个经,并且一个脏接一个腑,一个腑接一个脏,从不乱套,永远固定搭配。

36、中文的“子午”表示时间。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一天12个时辰,气血正好在身体内相对应的脏腑循环、流注一圈。每个时辰因气血的注入相对应脏腑,会活跃一条经脉。在该时辰中用扎针、吃药的方法治疗该经的病证,叫因势利导,其效果要好得多。

37、早上 5~7时流注大肠经,此时排大便比较容易。早上 7~11时流经脾胃,此时营养吸收充分,有利人类在恶劣环境下,为生存储存脂肪。在此段时间内进食,身体容易吸收,也容易长胖。想减肥的人应当注意进食量。

38、对于流注和搭配,西医解剖系统虽然无法认证,但是他们也承认,不同的疾病爆发和死亡,与时间和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子午流注客观存在,是自然规律,将来的科学可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