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这种食材营养丰富,这种药材不敢说包治百病,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滋补品,不过大家在食用茯苓时,还需要先了解清楚它的具体功效和禁忌。了解一下它的功效和作用对我们有好处,以下是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作用
(1)梅毒
土茯苓有着去湿气、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土茯苓也是治疗梅毒的重要药材之一,但事实上土茯苓汤原来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痔疮。后来用来治疗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两,皂角子7个,煎水代替茶来饮用。
(2)瘰疬溃烂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3)治疗头痛
根据不同的类型,要对应不同的药物。治疗头痛可以选取30-60G的土茯苓,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20g。服用要付的时间最短7天,最长要3个月。
(4)治疗膝关节积液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以身体疼痛去除淤血的药汤为基础,可以加大土茯苓用量,少达30g,多达120g-240g。正常病情患者20剂左右就可以见效。严重的患者需要到100g左右。
(5)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茯苓可以利水去湿,而且药性比较平和,副作用很小,治疗病症的同时也不会伤到正气。而且茯苓去湿的效果非常强大,不论是寒湿、湿热,还是脾虚湿聚,都有显著疗效。因此,有小便不利、水肿以及各种湿症的朋友,可以经常吃些茯苓,改善这些症状。
2、茯苓在健脾上有很明显的功效。对于脾虚而导致的泄泻、带下、痰湿、痰饮咳嗽等病症,食用茯苓可标本兼治,不仅能化痰、止泻,缓解表面病症,更能从根本上改变脾虚症状。因此,脾虚的朋友,推荐您常吃茯苓。
3、 很多朋友因为平时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或因为本身的一些疾病,经常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情绪不佳等现象。那么,大家可以尝试服用一段时间的茯苓,相信这些现象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改善。
4、茯苓中的多糖类物质等营养元素可以保护肝脏,预防肿瘤、癌症。因此,朋友们可以经常吃些茯苓,以保护肝脏健康运行,减少肝脏疾病;同时也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食用茯苓有禁忌
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津伤口干者慎用茯苓,因为茯苓利水利尿的药效很强,有这些病症的朋友如果食用茯苓,会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茯苓,因为茯苓的淀粉含量很高,而糖尿病患者是需要严格控制淀粉摄入量的,因此最好不要随便食用茯苓。
食用茯苓时,要注意避开米醋、浓茶等食物。否则不仅会削减药效,更会导致中毒过敏,出现腹痛、皮肤红肿、哮喘发作等不良症状。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可到大有恒中药材库查询参考价格。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二)土茯苓的作用
梅毒:土茯苓能够祛湿,解毒,通利关节。事实上旧时土茯苓汤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疮毒的,据说,土茯苓为治疗梅毒的要药。《本草备要》称土茯苓:“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配方: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治疗头痛:土茯苓30~60g, 最大剂量120g。再根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药物。用药时间最短7天,最长3个月。
治疗膝关节积液: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治疗急性菌痢: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60g,甘草9g,每日1剂,2次煎服。病重体质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150g,酌加黄芩、防己、茵陈、泽泻。
土茯苓可治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多发生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头皮,个别可发展至躯干、四肢。因有阵发性剧烈瘙痒,常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遇不良刺激或气候突变,穿紧身的毛、丝绸衣服,或用肥皂清洗过勤等可使病情恶化。
当小儿发生湿疹时,可去中药店买土茯苓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每日3-4次。一般用药1天后渗液减少,3天后可见痂皮,1周后可愈。用药期间,不能让小儿食辛辣、鱼、虾、牛肉、羊肉等食物。
土茯苓外洗内服治“鼻渊”
鼻窦炎、上颌窦炎等慢性炎症,中医统称为“鼻渊”,以鼻塞、流黄脓涕(或有臭味),并兼头重、舌红、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此症多为脾胃湿热、肝胆郁热,致使湿浊之邪犯上所致。临床证实,用土茯苓内服外洗,疗效明显。
方法: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其药渣再复煎,药液外洗鼻部,一般连用4剂,诸症可消。此方若加鱼腥草或金银花同煎,其消炎排脓效果更佳。
小贴士:建议使用以上配方前根据自己症状咨询专业医生后再行使。
;
土茯苓是什么
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具体介绍土茯苓,如下所示:
一、土茯苓的性味
土茯苓的味甘、淡,性平。
二、土茯苓的形状特性
根茎块根状,有明显缩节,着生多数须根。
茎比较光滑。
土茯苓呈披针形至椭圆状极针形。
三、土茯苓的价值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
2、治梅毒,淋病。
3、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每日中药——土茯苓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土茯苓(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百合科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常见。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如葱、蒜、韭菜、黄花菜等都是百合科植物。作为中药,除了土茯苓外,还有很多著名的药材也来自百合科植物。例如,补阴药百合、玉竹、黄精、麦冬、天冬,清热泻火药知母,清热化痰药川贝母、浙贝母,攻下药芦荟等。
土茯苓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多于秋末冬初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新鲜时切成薄片,晒干。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
本品甘、淡、平。归肝、胃经。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
土茯苓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可用于梅毒、肢体拘挛及疮痈肿毒。(1)治梅毒或因用汞剂治梅毒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可单味较大剂量用水煎服,或配伍金银花、白鲜皮、甘草等药使用 。(2)治热毒疮疖,可与金银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3)治痈疮红肿溃烂,可单用本品研末,好醋调敷。(4)治瘰疬溃烂,可单用本品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
本品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淋证、带下、湿疹。(1)治热淋小便短赤涩痛,常与白茅根、蒲公英、木通等清热通淋药配伍。(2)治阴痒带下,可单用土茯苓与水煎服。(3)治湿热皮肤骚痒,可配伍地肤子、苦参、苍术等利湿药使用。
土茯苓,煎服,15 60克。服用本品期间忌饮茶,否则可治脱发。肝肾阴虚者慎用。
土茯苓和茯苓仅一字之差,容易混淆。土茯苓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茯苓为利水渗湿药之利水消肿药。来源不同: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状不同:土茯苓淡棕色,茯苓外皮褐色略带光泽,断面白色细腻。
在性味归经方面,两者均甘、淡、平,但土茯苓归肝、胃经,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在功效和应用方面,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可用于梅毒、肢体拘挛,痈肿疮毒,淋证、带下、湿疹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茯苓,煎服,10 15克。因茯苓性泄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