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重磅新剧。
是韩国下半年最受期待的剧集榜第二名 (第一是《鱿鱼游戏2》) 。
播出后,收视率也一路飙升。
主演金泰梨,韩国90花top。
八年前,在朴赞郁的《小姐》里一脱成名。
高起点之后,后坐力也不弱。
《 阳光先生》飙上九分。
《二十五,二十一》和《恶鬼》也颇有话题度。
这部新作同样备受关注。
全女阵容,汇集一众当红小花和演技派影后。
题材再次聚焦韩国传统艺术文化。
然而,这次也陷入了抄袭争议。
有观众吐槽,这部剧简直是中日韩戏剧元素大杂烩。
从内娱挖到日娱,从梅兰芳抄到日本宝冢。
难道韩国又抄出一个爆款?
来吧,审判开始——
《正年》
정년이
这部剧改编自大热的同名漫画。
故事也属于热血少年漫的走向。
讲的是天才声乐少女正年(金泰梨 饰) 机缘巧合下领略到女性国剧的魅力。
随即立誓,要成为国剧演员出人头地。
之所以收视率飙升, 首先因为全女阵容。
女演员们花团锦簇,各有特色。
金泰梨的少年气;
郑恩彩 (《安娜》) 的中性美。
辛睿恩 (《黑暗荣耀》少年妍珍) 的傲娇风。
个个都很养眼。
中年组又有文素利、罗美兰两位影后加持。
颜值、演技双赛道配置满格。
其次,是剧中女性国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这是一种全员女性表演者的韩国戏剧。
剧目里的「王子」「仆从」这类男性角色也都由女性扮演。
唱腔似说似唱,搭配舞蹈与表演进行剧情演绎。
单说概念可能有点陌生,但在咱这并不少见。
近的,有去年爆火的越剧演员陈丽君。
她在越剧《新龙门客栈》里反串出演东厂太监。
动作利落,眼神到位,互动性张力拉满。
让网友高呼「老公不是一种性别,而是一种感觉。」
陈丽君的师父茅威涛,与何赛飞 搭档出演电影《五女拜寿》。
豆瓣评分9.1,印证着「越剧第一女小生」的魅力。
早一些,也有邵氏出品的大量黄梅调戏曲电影。
捧红了林黛、凌波、乐蒂等诸多女明星,在当时的电影圈远比 男明星更有号召力。
当然,一定少不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新白娘子传奇》。
叶童反串的许仙,已是中国电视剧史上最经典的角色之一。
剧情里夹杂的唱段,直到今天也叫人难以忘怀。
日本也有相似的艺术形式。
女王天海佑希曾 是日本宝冢歌剧团TOP男役,红极一时。
简单一个动作,风靡万千少女。
既然这种表演形式并不稀奇,《正年》的抄袭质疑从何而来。
主要因为大众眼中, 韩国相似的戏剧形式几乎空白。
剧中的女性国剧团,则让观众感到似曾相识。
一看剧团名字,是「梅兰」。
再看其中唱段,又是三国又是中国神话。
选拔形式和演出效果,也有宝冢气息。
对「男役」女演员的狂热追逐,几乎直接复刻。
观众很难不跟着联想,这些 相似之处都从何而来。
抄袭质疑声也就因此而起。
香玉看了几集,演员们确实美如画。
但韩国国剧表演,对于不少中国观众来说,可能有点接受无能。
好奇的读者可以去听听看。
也有人 怀疑,这种艺术形式是不是韩国杜撰的。
虽然《正年》的故事是完全虚构的,但「女性国剧」并非凭空捏造。
这是 由朝鲜「盘索里」说唱音乐发展成的「唱剧」,后改称「国乐」。
电影《桃李花歌》中,秀智就曾出演过朝鲜首位女盘索里歌者陈彩仙,还表演了经典剧目《春香传》唱段。
但因培训形式传统与性别歧视,女性表演者常常遭受虐待。
为了继续表演,女演员们成立国乐同好会等相关组织,打造全女性的表演环境。
女性国剧由此逐渐发展起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更是风靡,这正是《正年》的故事背景。
开场有一段剧中剧式的旁白,就是由现实中的初代国剧女演员完成。
但,辉煌一闪而逝。
朴正熙上任后施行独裁统治,表演被禁止,相关历史记录也没留下多少。
谁知这犄角旮旯里的一点素材,竟然被挖了出来。
不仅打造出爆款漫画,又改编成剧集请来顶流小花出演。
金泰梨为了亲自演唱剧目,练习盘索里三年。
剧组的其他女演员,也同样进行了表演学习。
好家伙,突然感觉这部剧的重点也不是啥女主热血追梦了。
而是搞韩国传统文化宣传输出。
题材不是噱头,是野心。
所以,剧中也不惜笔墨,用戏中戏的形式呈现韩国国剧。
第三集里,正年要参与学徒公演考试,内容也是 盘索里 经典曲目《春香传》。
创作者不仅借角色告诉观众,国剧表演的难点和看点是什么。
还顺带让其作为评审,验收了正年的考试结果。
镜头对着演员,看其在故事与舞台上呈现的双重表演。
完整拍出了曲目中最为经典的片段,带着屏幕内外的观众沉浸体验。
正年考入国剧院后的培训,也让观众一起参与。
像是与搭档配合练习剑术对打。
考验的不仅是动作与速度, 还有加入表演后挥剑的走位、方向和情绪状态。
让人直观 意识到,国剧表演确实是一项考验实力的严肃艺术形式。
就像观众评论说的那样,即便只冲着演员,也在不知不觉间看完了表演。
这既是韩剧对内雄心勃勃的文艺复兴,也是对外潜移默化的文化复出。
回过神来,不知道是该气还是羡慕。
说起来,韩国传统文化输出的主要途径就是影视作品。
在《正年》中,除国剧之外,还提及了另一项传统文化项目——滑稽戏。
正年为了演好《春香传》中「房子」一角,向街头滑稽戏艺人学习如何用肢体动作逗笑观众,为表演增加趣味性和可看性。
这种艺术形式,多年前的爆款电影《王的男人》里就已经出现过。
李准基饰演的街头艺人孔吉,表演的就是此类喜剧舞蹈。
而 关于盘索里说唱艺人的电影,韩国拍过很多。
1993年,林权泽拍摄的《西便制》就成了韩国现象级卖座片。
之后,他又拍摄了水墨画题材的《醉画仙》。
并且凭此拿到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韩文的创造与起源,也被韩国人取材做成了爱情剧。
《扑通扑通LOVE》里,女高中生穿越到朝鲜时代见到了君王李裪。
在爱情带来的灵感下,李裪开始创造区别于汉字的韩国文字。
还顺便普及了韩国纸币上的人头肖像画是哪位君王。
正看谈恋爱呢,奇怪的知识突然注入了我的脑子。
是他们的文化他们热情创造,不是他们的也疯狂收编。
《分手的决心》里的《山海经》。
《破墓》里的道家风俗。
以及,《兹山鱼谱》里对儒家文化的呈现与反思。
韩国影视似乎总能在犄角旮旯里挖到别人忽略的素材。
就像全女戏剧这一文化素材,在中国的历史中出现的更多。
比如清末,京剧中的「坤旦」角色风靡一时。
更有全女演员组成的「坤班」。
此外,戏剧界顶流「小百花」越剧团也是全女演员构成。
前文提及的茅威涛、陈丽君,还有知名女演员陶慧敏、何赛飞等美人都来自小百花。
只可惜,内娱影视无论是视角还是 质量上,都远远带不动我们悠久深远的文化输出。
有美貌有功底的女演员,也等不来《正年》这样将传统戏剧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作品。
内娱是最懂浪费的。
所以眼看别人拍出了花,自己只有感叹的份。
时机一次次错过,不知道还要错到啥时候。
全文完。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