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请问在古代偏远山区会不会有的人连皇帝换了都不知道的情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高中生 其实就是学了桃花源记才想到这个问题的 因为觉得陶渊明这故事是编的 不知道现实有没有 并且其实本意是想知道古代人是怎么知道皇帝换了几代 还是压根不关心皇帝是谁
01
755年冬,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半年内洛阳、长安相继失守,名将哥舒翰、高仙芝等相继殒命,国内形势岌岌可危。太子李亨兵变马嵬坡,诛杀宰相杨国忠、杨贵妃等。随后,李亨在灵武继位,史称唐肃宗。遥尊遁入四川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并调回西域守军参与平叛。
接到命令后,最先有三支军队驰援唐肃宗: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的7000精兵;骠骑大将军李嗣业的5000精兵;左右金吾卫将军马磷的3000精兵,共计15000名的西域将士参与平叛。
此举,对于安史之乱的最终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拆了西墙补东墙,唐朝的西域乃至整个河西走廊陷入了兵力的“真空期”。而此时的吐蕃非常精明,并没有进攻地广人稀的西域,而是进攻相对更富裕、人口更多、兵力更空虚的河西走廊。
在安史之乱结束的同一年(763年),甘肃几乎全境失陷,西域成了“飞地”,彻底断绝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那些“回国”的将士是幸运的,他们活着将改写历史,死了也能获得丰厚的抚恤。留守的将士,则彻底失去中原的所有支持,还要同时面对吐蕃、回鹘、大食的威胁。
763年7月–764年12月的年号为“广德”,共2年。而上世纪吐鲁番出土的考古发现,此时的西域守军甚至连年号变更都不知道,甚至还沿用了广德年号“广德四年”!
为了与中原王朝取得联系,西域守军派出了无数的“远征小分队”,都被吐蕃截杀,或困死于沙漠,音讯全无。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有一小队人马,躲过了吐蕃的追杀,抗过了沙漠的风暴,绕道回鹘(今蒙古),风餐露宿,衣衫褴褛,终抵长安。
天可怜见,这已经是5年后的768年了。当他们踏进在大明宫的那一刻,迎接他们的皇帝已经不是唐玄宗,也不是唐肃宗,而是唐代宗李豫。当所有人都以为西域早已丢失之时,他们却告之,西域的将士依旧在苦苦坚守,为国尽忠!满朝文武闻之无不动容。
唐代宗更赞扬道:”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微三臣之力,则度隍逾陇,不复汉有矣!”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急衰,再也无力经营西域。而西域的将士们依旧在坚守,曾经浩瀚的西域,如今只剩龟兹一城。将士们依旧在东望王师,这一等竟是45年。等来的却不是援军,而是吐蕃数万大军。哀兵必胜,却又是何等的绝望!808年冬,节度使郭昕领着最后千余老兵,大雪满弓刀,全部壮烈殉国。
(图片文字来源网络,侵删)
02
说个大家想不到的,前几年我的班主任去波黑旅游,途径一个小山村的时候遇到了个老太太,那个老太太先是问我班主任一行人是从哪来的,然后再问了一句“萨拉热窝还在打仗吗”
最后那老太太知道卡拉季奇被判处40年监禁的那一刻,泪如泉涌,几近昏厥
03
法国大革命时期,因为教会被打到,有一帮躲在深山老林里的德鲁伊教乘机跳出来招揽信徒……没错,经历了信奉奥林匹斯众神的罗马人统治,又经历了皈依基督教的日耳曼人统治,但这群凯尔特人仍然顽强地保持着祖先的德鲁伊教信仰,并保持了完整的宗教组织……
04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换皇帝这么重要的信息竟无法充分传达到基层。从历史制度与当日状况可以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这个怪现象竟是必然出现的。
为简化内容,先分析大一统的和平年代,仍要涉及几方面的问题。
1-换皇帝的程序
2-邮驿的状况
3-历书的刊布
4-地方的行政效率
皇帝轮流做,但具体是怎么换的?先熟悉一下。
无论是按部就班的太子即位,还是弑君篡位,第一步都是一样的:劝进。
群臣联名上书,劝新君即位——新君必须推辞不接受;
再劝进——再推辞;
三劝进——三推辞。
推让三次之后礼仪才完成,感觉不是人人觊觎的皇位,而是孔融在推让大梨。
“三以天下让”,这个步骤永远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次劝进,新君就毫不客气一口把大梨吞了。
此后是一个冗长复杂的即位程序,就不赘述了,其中最主要的步骤是南郊祭天,一般的说法:“郊天”之后就算是天子了。
完成换皇帝的仪式后,新皇帝要发个即位诏书,这是要昭告全国的。
怎么发呢,通过全国的邮驿系统。(邮是文件的传递;驿是人员的传递)秦汉统一以来,凡和平年代,都有遍布全国的驿传(驿是驿馆,传是马车)。以清代为例,即使是福建云南那么偏远,加急十天之内也到了。但发下去也没用,只是各级地方政府知道换皇帝的事,老百姓根本看不到这个即位诏书,还是不知道换皇帝。
明清以来,实行次年改元,就是换皇帝当年在年号上不体现,边远地区的老百姓当年未必能知道新皇帝即位。
对老百姓而言,换皇帝不是什么大事,本来一辈子都没必要知道。但年号却是避不开的,最晚到转年,年号是要更改的。
老百姓至少有两个途径要接触到年号:
一是缴税时,所有完税证明上有年号,看到税单上换了年号,那自然就知道换皇帝的事,但土地所有者才有纳税的资格;
二是历书,俗称黄历,黄历上也有年号,这才是对广大群众而言的换皇帝通知。皇帝在这一点上没有犯官僚主义错误,他很清楚黄历的巨大意义,所以所有朝代历书的刊刻颁布都是国家大事。
从秦汉到宋元,历书的编订都由太史负责,明清则转为钦天监负责。
最早唐代开始有官刻的历书
以清代为例,封面格式是这样的:“大清乾隆某年钦颁时宪书”
今年二月钦天监进呈明年的历书,由礼部审批通过后,在四月发向各省的布政使。各省的布政使分别刊刻历书,并且加盖“钦天监历日印”,每个布政使都有一颗。必须盖了这个印,才是合法的官刻历书。没有印的一律算私刻历书,刻印传播者,砍头。布政使刻好书、盖好印,存着。等到十月初一,皇上正式颁布历书,然后各省的历书才能卖。
常有“奉正朔”这个说法,正是正月,朔是初一,特指十月初一,说的就是这个十月初一的颁布历法。像周边奉中华正朔的属国,这天也是要赐予历书的,比如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国,十月初一颁布历书时也是要赐给他们若干复本的,北京颁布的历书差不多相当于古代亚洲的格林尼治黄历。
这个黄历,明代叫大统历,清代叫时宪历,乾隆以后为避弘历的讳,改叫“时宪书”,沿用到宣统。
但也有弊端:假如皇帝当年年底前死了,印好的明年历书就都浪费了。皇帝死得越晚,布政使改印历书就越是手忙脚乱。有时候物力不足,或是远远地区没收到通知,索性就不改,直接发下去了。
导致这些历史上不存在的年号年份出现,比如下面这个光绪三十五年
遇到这样的情况,老百姓要到两年后的黄历上才能看到换皇帝的变化。
历书发到州县衙门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最后一公里。
古代的邮驿制度很是完善,官方的信息传播速度是很快的。
但类似今天快递公司面临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古代也是一样,在发达地区,最后一公里的成本很低,在蛮荒地区最后一公里的成本很高。能否完成这最后一公里的传递,这取决于地方的行政效率。
和平年代,在内地州县邮驿畅通,但在边远地区,未经改土归流的土司辖区,官历的颁发肯定会有较长的延时,更何况少数民族还有自己民族的历法。
题主所说的边远山区大多是土司州县,与内地州县语言风俗完全不同,换皇帝真心是没关系,换土司才是大事。
以上所述,只是大一统的和平年代。战争,灾荒,割据,造反,都会很容易导致基层群众甚至地方政府不知道换了皇帝的情况。因为战争地方割据的缘故,历法不统一是很常见的事情。皇帝死后,在边远地区年号被沿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例子都有。
题主所说的桃花源当然是虚构的,但现实中存在类似的情况。当时中国北方已经沦陷,人民聚成许多坞壁自保,类似今天福建的土楼民居,但大得多,几万,甚至十几万人,自成一体。对住在坞壁的人来说,坞主的更替才是大事,皇帝的更换是无所谓的。
最后总结一下“偏远山区有人连皇帝换了都不知道”的原因:
1-即使正常的情况下,不很偏远的地区,黄历的滞后会导致老百姓要在一到两年后才能知道换皇帝。
2-偏远山区实行土司制度,官历和公文都发到土司为止,不会往下传达。
3-如果是内地州县所属山区,发生战乱导致邮驿不畅通,官历不能及时传达到州县,或者到了州县后无力向下传达。
4-中央过于混乱,本年没有公文或历书传达给地方,那肯定是短命朝廷,不知道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