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显微镜下的大明》这部剧火了!

显微镜下的大明:程仁清悔悟时念的诗,出自王安石,也是全剧题眼-风君小屋帮我吧

这是一部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悬疑剧,原型是明朝万历年间,发生在徽州的一桩“民间税案骚乱”,因为与一项“人丁丝绢税”有关,又叫作“丝绢案”。

此案在《明实录》中只是一句冷冰冰的记录。

幸运的是,一位亲身经历此案的当事人,现身说法,在案件结束之初,搜集整理了有关此案几乎所有的资料,汇编成了一本《丝绢全书》。

显微镜下的大明:程仁清悔悟时念的诗,出自王安石,也是全剧题眼-风君小屋帮我吧

《丝绢全书》

作者原名叫程任卿,在电视剧改作程仁清

正因为他的详细记录,让百年之后的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真相,感受到淹没在时间洪流中的小人物,他们有血有肉,鲜活可爱。

然而,《丝绢全书》虽然记录翔实,但架不住年代久远,时过境迁之后,仍旧淹没于民间,不能广传于后世。

在百年之间,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过研究,做过许多补充,也发表过无数篇文章专著,但这也只停留在学术层面。

直到作家马伯庸,将它写成故事,发表在网络上,才被大众再次发现、熟知。

这几年,中国影视行业发展向好,需要更多逻辑严密、故事精彩的好剧本,在这样的背景下,《丝绢全书》成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剧本蓝本。

在结合马伯庸的改编之下,这才有了《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的大获成功。

02

言归正传,看过剧的小伙伴,或许对程仁清印象十分深刻。

显微镜下的大明:程仁清悔悟时念的诗,出自王安石,也是全剧题眼-风君小屋帮我吧

程仁清

在剧中,程仁清是一个“给多少钱,就争多少公道”的讼师,因为名声不好,又被叫作“讼棍”。

他经常手持一柄写着“浩然正气”四个字的纸扇,公然在县衙公堂上“油嘴滑舌,巧言令色,无事也能掀起三尺浪”。

早年间,他也曾是一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匡济天下,扫清时弊”的书院士子。

在一次考试中,遭受同窗马文才陷害,不仅顶替了他的名次,还污蔑他夹带小抄,让他再也无缘科场。

他重情重义,为了治好爱妻云娘的病,不得已当了讼师。

云娘死后,他自甘堕落,沉溺在讼师丰厚的酬劳中,无法自拔,又当起了乡绅范渊的走狗。

直到被做了大官的马文才再次羞辱,被范渊当作弃子当街殴打后,才幡然醒悟。

显微镜下的大明:程仁清悔悟时念的诗,出自王安石,也是全剧题眼-风君小屋帮我吧

在电视剧第十集中,他向帅家默倾吐往事,悔过自新,酌酒自宽之后,念出了四句诗:

英英白云浮在天,

下无根蒂旁无连。

时来不道能为雨,

直以无心最可怜。

这四句诗是他对自己半生经历的感慨。

他将自己比作一朵白云,白云漂浮在天,下面无根无蒂,左右互不相连。

他年轻时,就如一片浮云,虽然才学过人,但因为无钱无势,才遭受污蔑。

后来,他凭借帮坏人打官司,赚得了钱;又依靠乡绅范渊,借得了势。

当钱和势都有了之后,他便以为自己能够在这场“丝绢风波”中搅风搅雨,名利双收。

然后,“时来不道能为雨”的人并不是他,而是那个被人称作“算呆子”的帅家默。

02

我们再来看帅家默——

显微镜下的大明:程仁清悔悟时念的诗,出自王安石,也是全剧题眼-风君小屋帮我吧

帅家默

帅家默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心叵测,难以琢磨。但数性至朴、至诚,算学从来不骗人。

他原本就是为了纠正一个算学错误,却牵扯出一场民间骚乱,最终,他也靠算学,扳倒了污吏,整饬了乡绅敛财,“时来能为雨”,滋润了一方天地。

诗歌的末一句——“直以无心最可怜”,恰恰是程仁清对帅家谟的钦佩。

世上之事,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程仁清想要借钱借势成就自己,没有完成,帅家谟凭借一腔赤子之心做到了。

在马伯庸的原著《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中,并没有贬低程任卿。

而是把他放在了和主角帅嘉谟(原作中的真实姓名)同等的位置上。

显微镜下的大明:程仁清悔悟时念的诗,出自王安石,也是全剧题眼-风君小屋帮我吧

如果说帅嘉谟是一个理科学霸,那么,程任卿便是“丝绢案”中的文科学霸。

所谓“学霸必须死”,指的也是他们二人的命运。

电视剧中的改编也十分巧妙。

当程仁清在念诗悔悟时,帅家默也在推演父亲教给他的推步聚顶之术。

两者画面交相切换,将剧情推向一个小高潮。

03

再说回这四句诗。

程仁清所念的四句诗,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摘自宋代王安石的一首七律《白云》。

显微镜下的大明:程仁清悔悟时念的诗,出自王安石,也是全剧题眼-风君小屋帮我吧

王安石

原作如下: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

西风来吹欲消散,落日起望心悠然。

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当檐边。

时来不道能为雨,直以无心最可怜。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晚年,他当时因为变法失败,退隐钟山,寄情山水,乐于佛学。

一日,他闲坐庭院,观赏天空中的白云,写了这么一首描摹白云的诗,诗意大致如下:

一朵明亮的白云,无根无蒂,孤独漂浮。

西风吹来时,它就消散;落日降临时,它就被浸染。它也希望太阳能一直把光芒洒向它,使它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常常挂在屋檐之上。等时机已到,便为人间降下一场好雨。

那种无心而为的境界,才更值得人们喜爱。

虽然是一首“状物诗”,但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经历,也可以读出王安石的心境。

王安石变法之初,恰如一朵无根无蒂的白云。后来他凭借自己的才学,和多年在基层的工作经验,得到宋神宗的赏识。

先不论“王安石变法”的功过是非,但王安石其人的初衷,却是一片赤诚。

宋神宗为了推行新法,无条件信任王安石。但变法到一半时,民怨沸腾,宋神宗也就不得不抛弃了王安石。

“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当檐边”一句中的“羲和”,原本是古人对太阳的称呼,在这里也指宋神宗。

最后变法失败,王安石并不能“时来为雨”,但他的一片冰心,仍旧难能可贵。

《白云》是王安石的自白,也是世上所有的孤胆英雄,在末路之时的喟叹。

王安石算一个,帅嘉谟算一个,程任卿也算一个。

04

最后,交代一下历史上“丝绢案”的真实结局。

人丁丝绢税被均平,帅嘉谟被杖一百,发配三千里充军。

程任卿被判斩监候,却迟迟“侯”着没有被斩,他在监狱里待了20年,编写了《丝绢全书》。

20年后,他被发配到边疆充军,戍边时,居然立了大功,升为把总,荣归故里。

(完)

关注我,让子嗟与你共读《诗经》,深读诗书,邂逅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