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寒门贵子都是一个话题中心。从夏商周的世袭制度,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再到我们先如今的高考来看,似乎寒门越来越容易出贵子。那么为何会有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一说呢?
从出生来说,由于城乡差异,城里富裕人家的小孩就会对孩子进行胎教,而家境贫寒的母亲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在这方面有明显的不足。
到两三岁的时候富裕人家的小孩已经开始上幼儿园接触一些浅显的知识了,而家境贫寒的孩子也许还在自己家里跟着母亲牙牙学语。
五六岁的时候,富裕人家的孩子已经在接触各方面的训练了,比如舞蹈、乐器、美术等。这时候的农村孩子才刚上幼儿园,放学之后就满地里搓泥巴,心里完全没有学习的概念,我的童年就是这么度过的。
等到正式入学的时候,城里的孩子所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不懂的回家还有父母或者家教开开小灶。而农村孩子也没这么重视教育,不懂就不懂呗,按时放学就好了。
再大一点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距了。就拿英语来说,城里的孩子可以通过和外教交流,或者出国旅游来练习自己的口语,轻松学习英语,而农村的孩子只能从早到晚背单词,听力口语完全不够看。
高中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早已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课程游刃有余。而农村的孩子多数时间都在和书本死磕。换句话说,城里的孩子可以从家庭得到关于学习的帮助,而农村的孩子只有自己奋发进行学习。
再到后面的上大学和工作,城里的孩子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获得更多的资源,而农村的孩子只能靠自己从最底层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