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让小编为各位分析一下什么样的人不能喝蜂蜜水?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蜂蜜虽好,但也不能人人都喝吧,什么样的人不能喝蜂蜜水?

01

三类人别喝蜂蜜: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2.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02

高血糖的人群正常情况下不能喝蜂蜜水,蜂蜜水是高升糖食物,只有出现低血糖时,才可以喝蜂蜜水来升高血糖,预防低血糖性休克。

超重肥胖人群无论早上还是任何时间,都不应喝蜂蜜水来增加能量。

婴幼儿喝蜂蜜水容易引起肉毒杆菌感染,甚至导致死亡。并且蜂蜜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极低,不推荐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食用。

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蜂蜜水包括蜂蜜,蜂蜜能加重痛风症状。

其实,早上喝一杯白开水就有补充水分、润肠的作用,没有必要也无需喝营养价值极低的蜂蜜水。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和《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均建议健康饮食中食用添加糖每天少于25克,因为蜂蜜大部分是果糖和蔗糖,所以也应是添加糖,每天不要超过25克的食用量。

03

高血糖的人群正常情况下不能喝蜂蜜水,蜂蜜水是高升糖食物,只有出现低血糖时,才可以喝蜂蜜水来升高血糖,预防低血糖性休克。

超重肥胖人群无论早上还是任何时间,都不应喝蜂蜜水来增加能量。

婴幼儿喝蜂蜜水容易引起肉毒杆菌感染,甚至导致死亡。并且蜂蜜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极低,不推荐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食用。

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蜂蜜水包括蜂蜜,蜂蜜能加重痛风症状。

04

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2.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05 什么样的人不能喝蜂蜜水?-风君小屋帮我吧

蜂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食物,食用历史悠久,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以及其他的微量元素。能够快速的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蜂蜜并不是适合每个人都来食用。这三类人群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1岁以内的婴儿

婴儿的味觉就是一张白纸,完全是家长在这张白纸上涂鸦。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食欲,往往会在宝宝的辅食中添加蜂蜜,增加食物的味道。其实,一岁以内的宝宝,饮食中可以不用添加任何的调味品。经常给宝宝食用蜂蜜,会造成宝宝爱吃甜的习惯,不利于宝宝以后的饮食习惯培养。

糖尿病人群

蜂蜜中最主要的成分还是果糖和葡萄糖,这些糖其实都是属于单糖,进入人体后能够快速地升高血糖。升高血糖的作用非常明显,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糖尿病人饮食最好远离蜂蜜,尽量避免食用蜂蜜。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建议您看一下食品的配料表,是否含有蜂蜜。

正在服用感冒药的病人

感冒以后没有食欲,味蕾出现钝化,很多人会喝点蜂蜜水。其实,这个时候食用蜂蜜,对患有感冒的病人来说,不仅是难以缓解感冒症状,更会出现雪上加霜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经常服用的感冒药或者退烧药中,往往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种成分在遇到蜂蜜以后会形成一种复合物,能够影响我们身体对“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率,从而降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