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能和薏米红豆一起煮粥吗?每次多少克最合适,能长期食用吗?

可以一起煮粥,有补血祛湿作用,按自己的饭量煮,大米为主其它为辅,薏米茯苓放多了味道不好。

红豆作用是健脾止泻,利水消肿,薏米、茯苓作用都是健脾渗湿,利水消肿,三药配伍可以健脾祛湿,治疗的主要症状就是腹泻、小便不利等。如果是这三样再配合山药、莲子、扁豆各一点一起煮大米粥的话效果会更好,山药补肺脾肾,益气生津,莲子健脾补气补心安神,两者同用加强补脾胃,且对心肾有益。扁豆健脾化湿,防止滋补太过,滋生内湿

可以长期吃,如果感觉上火就停段时间,之后每周1~2次就可以了

什么泡水喝去湿气最快最好?

提到茯苓,它的功效太多了,中医认为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茯苓的吃法有很多,比如茯苓饼,茯苓粥,还可以用茯苓来煮鸡蛋吃,当然还可以用来泡水喝。总之,它是很平和的一种食材,适合各种人群来食用。

我们来看看茯苓和什么泡水喝好呢?

1.茯苓+薏米(美白祛湿)

这个茶适合又想祛湿 又想美白的姑娘们。

做法:茯苓10克(打成粉),薏米10克,再加入2片生姜

加入沸水浸泡或者用养生壶烧煮片刻即可。

2.茯苓+黄芪(帮助减肥)

茯苓和黄芪搭配特别适合那些气虚型的人,这些人往往表现为气虚,虚胖,看上去体积很大,但是浑身的肉都是松松散散的,特别是一些女性腿容易浮肿,一按一个坑。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又想来减肥,那么你想减肥 就不能靠节食,节食只会让你的身体越来越虚,你要做的是调理脾胃加上补气。

黄芪茯苓汤做法:黄芪30克+茯苓10克,要想发挥最好的效果,建议用煮的方法,把两种食材放入冷水中煮开关小火 煮30分钟,倒出来,然后再用剩下的茯苓和黄芪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煮2次,每次都把汁倒出来放在容器里,每天喝一点。(每次都煮一点,这样可以放冰箱喝几天)检查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慢慢的变瘦了,身材会轻盈不少。

3茯苓+枸杞(健脾益肾)

材料:取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

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益肾、利尿通淋。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4.茯苓+陈皮

健脾利湿、化痰祛脂

做法:4克的陈皮、10克的茯苓(打成粉),洗净后加入适量沸水浸泡即可。

5.茯苓+桂枝(瘦腹茶)

材料:茯苓10克,桂枝6克,甘草3克。

做法:三种食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煮,每天可以喝一次。还可以加入少量蜂蜜。

这道茶,适合非常适合腹部脂肪多的人来饮用,帮你瘦小腹,减少腹部脂肪。茯苓有渗湿利水的功效,桂枝能够让血脉畅通,甘草有补脾益气、调和的效果。

我是掌之事-手诊健康顾问海琳,专注健康养生,手诊识健康!希望上面的内容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给我点赞!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获得更多健康知识干货!

其实生活中很多食材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调养身体,私信回复“食疗”送你一份日常食材解决常见疾病饮食方案。

好的方法不要忘记转发给你的朋友,祝大家都拥有健康的身体!

茯苓汤的做法和配料?

蒲公英加茯苓治什么病?在回答之前,先应该了解蒲公英、茯苓有什么功效?

蒲公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野菜类,富含菊糖、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C 、钙、钾等,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比如蒲公英醇、蒲公英素、黄酮类等,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野菜类,但同时蒲公英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是一种清热类药,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清热、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消炎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热毒、痈肿、疮疡、目赤肿痛、黄疸、小便淋沥涩痛,比如急性腮腺炎、乳腺炎、淋巴腺炎、结膜炎、胃炎、肝炎、胆囊炎以及尿路感染等。

茯苓,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味药,茯苓是一种利水渗湿药,为多空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主要含多糖类、蛋白质、有几段、卵磷脂、胆碱以及麦角甾醇等。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调理脾胃、祛湿以及益肾补肺,益气补血、失眠等。

蒲公英+茯苓,在网上组合茶饮热销,那么看似不同性质和功效的两味药搭配起来,到底有什么功效 呢?

两者搭配起来,主要功效,健脾养胃,祛胃热。蒲公英可以清胃热,但不伤胃气,茯苓健脾开胃,渗水利湿,还可以抑制过多的胃酸分泌,两者搭配对改善胃实热,慢性胃炎、急性肠炎等有 好处。但是,服用前需要看中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宜于胃内湿热者,而气虚下陷者是不适合的。千万不要乱服用。

茯苓和薏米搭配,吃起来有什么功效吗?

茯苓 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其干燥的菌核供药用 ,茯苓性甘味淡,入心,肺,肾,脾胃经。功能利水渗湿 健脾安神。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脾虚湿困引起的食少脘闷,腹泻 ,心悸,失眠健忘等症。茯苓按其入药部分不同功用略异。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色白者为茯苓长于健脾渗湿,色赤者为赤苓长于清利湿热,抱松根为茯神长于宁心安神。

薏米为禾木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成熟的种仁供药用。薏米性甘,味淡,微寒。入脾,肾,肺经。其功能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用于治疗脾虚腹泻,水肿 ,脚气,肠痈肺痈等症。薏苡仁炒用健脾止泻力强 ,生用排脓力大。

以上两药均可健脾利湿。

茯苓,半夏,苡米,酸枣仁治失眠可以长吃吗?

土茯苓和茯苓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并不是一种药物。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干燥根茎,别名禹余粮、仙遗粮等。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干燥菌核。土茯苓为植物,茯苓为真菌,从生物分类上就有不同。

从药物功效来讲,两者也有所不同。

土茯苓出自《本草纲目》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健脾胃,强筋骨,利关节。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祛风止痛。

【应用】1.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炎等。土茯苓可祛风湿、利关节、强筋骨,可用于关节屈伸不利的病变。

2. 用于银屑病、湿疹、类丹毒、脂溢性皮炎、扁平疣等火毒痈疖、热淋尿赤涩痛之证。土茯苓有解毒和除湿热功效。治疮毒多与银花同用;治热淋可配伍木通、蒲公英、篇蓄等。

茯苓出自《本经》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 1.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证。茯苓利水而不伤气,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要药。凡水湿、停饮均适用。

2. 用于脾虚证。茯苓能健脾。脾虚体倦、食少便溏者,每与党参、白术、甘草等补脾药同用,即四君子汤。

3. 用于心悸、失眠。本品能宁心安神。常与朱砂、枣仁、远志等安神药同用。

总得来说土茯苓和茯苓都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土茯苓偏于关节之湿,茯苓偏于脏腑之湿。除了祛湿外,土茯苓还可凉血解毒,用于皮肤疮疡肿痛,茯苓可以宁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土茯苓还可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但如今临床上发现梅毒更多还是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比较恰当。

土茯苓和茯苓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生活中可以将他们加入餐桌中,在吃中养生。

土茯苓猪骨汤出自《民间方》,具有健脾解毒利湿,补骨髓益虚劳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内扰诸证。

【处方】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

【制法】猪脊骨加水适量熬成3碗。去骨及浮油,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即成。

【用法用量】分2次服完。每日1服。

茯苓糕出自《食鉴本草》,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处方】茯苓(末)

【制法】白茯苓,末,拌米粉蒸糕食。

【用法用量】可代替米饭当做主食。

文:中日友好医院硕士研究生 李钰昕